了解儿童面瘫

作者: 李仁心秀

一位妈妈带着12岁的小男孩到医院就诊,小男孩因面部受凉而出现撇嘴、皱眉。起初以为是儿童恶作剧,但之后这些症状持续加重,甚至眼睛也无法完全睁开。出现这种情况属于儿童面瘫,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可能遗留后遗症。

若儿童多次发生无法控制的撇嘴、歪头、眨眼、噘嘴、皱眉等,家长应该给予重视,观察儿童是否出现面瘫。本文主要介绍儿童面瘫的原因、治疗和家庭护理。

什么是面瘫

面瘫主要是指面神经发炎或者面神经受损而造成面部表情肌群功能障碍,患者会出现“吊线风”或者“歪嘴巴”等表现,中医学称为“口僻”。该疾病发病迅速,患者会出现突然丧失面部肌肉运动功能。任何年龄阶段均会发生。

面瘫的主要表现

突然发病,进展迅速:面瘫症状在数小时到7天内能达到高峰状态。

患侧面部无力或麻木:可能不能完成鼓腮、闭眼以及抬眉等表情。

口眼歪斜:患侧嘴角会往健侧位置牵拉,部分会出现眼睛无法完全闭合的情况。

伴随疼痛:部分患者会合并下颌角疼痛、耳内疼痛以及耳后疼痛等症状。

无法控制面部表情:在微笑时会出现流口水或者嘴角歪斜等表现。

为什么会发生面瘫

面瘫通常与面神经炎症或受凉有关。常见诱因包括:

面部受凉或吹冷风:在季节变换期间,一旦面部受到冷风的刺激会导致疾病发生的风险明显增加。

感染:感染带状疱疹病毒等会造成面神经炎。

免疫系统异常:在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易发生疾病。

其他诱因:如过度疲劳、压力大、创伤等。

面瘫能治好吗

大多数儿童面瘫在治疗之后能达到康复的效果,早期及时实施治疗的情况下能获得良好的预后。如果出现治疗延误的情况,少数儿童会出现眼睛闭合困难、面部肌肉无力、面部表情不对称等后遗症。因此,及时发现并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治疗面瘫

1.针灸治疗

针灸是治疗面瘫的常见且有效的传统中医治疗手段。

促进神经恢复:通过针灸对特定的穴位给予刺激,可加快面神经的恢复速度,促使因神经受损而造成的面部肌肉麻痹的改善。

缓解症状:通过针灸进行干预有助于促进面部肌肉活动,能使疼痛感明显减轻,还可改善面部肌肉的僵硬感。

早期治疗效果最佳:治疗的时机决定着面瘫治疗的效果,早期治疗获得的效果较为理想。一般在出现面瘫症状后的7天内开展治疗能促使治愈的效果明显提高。

常用的针灸穴位:在针灸期间一般会选择迎香、地仓、风池、百会等针灸穴位。这些穴位有助于面部肌肉功能的调节,能加快神经血液循环的速度,促使恢复速度明显加快。

2.药物治疗

可以选择一些药物开展治疗。例如:对于因感染病毒出现的面神经炎,可选择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开展治疗;可选择泼尼松等激素进行治疗,促使面神经炎症明显减轻,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可选择非甾体抗炎药物进行治疗,促使面部肌肉麻痹造成的疼痛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可选择B族维生素如甲钴胺、维生素B1等神经营养剂,促进神经髓鞘恢复。

3.局部治疗

面部按摩:选择轻柔的面部按摩方式可加快血液循环的速度,使面部肌肉得以放松,避免出现面部僵硬的情况。

理疗:利用超声波、温热疗法等方式可加快面部血液循环的速度,使得肌肉的不适感以及紧张感明显减轻。

面部肌肉锻炼:通过专业理疗师指导,积极地开展面部肌肉锻炼工作,使面部肌肉的功能逐渐恢复。

面瘫的家庭护理

在面瘫康复期间不仅需要开展专业的治疗,还需要重视家庭护理干预。家长的日常护理工作可加快儿童面部神经的恢复速度,避免疾病出现持续性加重的情况。

了解儿童面瘫0

1.避免面部受凉

面瘫的发生与面部受凉的关系较为密切,所以,家长应该避免儿童的面部直接着凉,特别是在寒冷的天气里。儿童注意不要用冷水洗脸,避免直接吹风。在气温较低时,家长可以为儿童佩戴围巾、口罩,防止冷风刺激面部神经。在夜间入睡期间应该通过热水袋或者暖手袋使患侧面部达到温暖的状态,这有助于加快血液循环的速度。

2.饮食清淡

面瘫恢复期间,应该选择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家长应为儿童提供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的食物,不但可加快神经的修复速度,还可增强免疫力。低脂肪、高蛋白饮食有助于体力的增强,能确保身体在修复期间所需要的营养得以满足。

3.避免用力咀嚼

在恢复期间,应避免让儿童进行过度的咀嚼或大力笑、说话等活动,减少面部肌肉负担,避免症状持续性的加重,以便及时恢复面神经功能。患儿进食时,食物很容易潴留在瘫痪侧的颊部,因此家长应指导患儿尽量将食物放在健侧舌后方,细嚼慢咽。同时,注意饭后及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4.避免情绪压力

由于面瘫会影响容貌,患者可能感到羞耻、避免社交等,甚至导致焦虑和抑郁,家长应对患儿进行疏导,稳定其情绪。情绪大幅度波动会影响面瘫的恢复速度,家长需要让儿童的心情处于愉快的状态,防止出现压力过大或者过度焦虑的情况。

5.眼部护理

眼睑不能闭合者应予以眼罩、眼镜遮挡及滴眼药等保护。急性期患儿应减少出门及户外活动,保持眼部清洁,尽量减少用眼。

家长需仔细观察儿童的行为,若儿童出现不自主或频繁的撇嘴、歪头、眨眼、噘嘴、皱眉等动作,应警惕儿童面瘫,及时就诊,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包括针灸治疗、药物治疗、局部治疗。同时,家长需要做好家庭护理,促进患儿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