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急危重症的院前急救措施
作者: 郭霂星面对儿童常见急危重症,家长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至关重要,能为专业医疗救助赢得宝贵时间,甚至可以挽救儿童生命。本文将介绍儿童常见急危重症的院前急救方法,帮助家长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正确措施。
呼吸道阻塞
儿童出现呼吸道阻塞时,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快速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确保救援者和患儿的安全,然后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告知医务人员患儿的情况,包括年龄、症状及采取的初步措施等信息。如果儿童能够哭泣或说话,表明气道部分开放,但仍需密切观察;若儿童无法发出声音、咳嗽微弱或者完全不能呼吸,则可能存在严重的气道阻塞。若可见口腔内异物,可尝试用手指钩出,但切勿盲目深入,以免将异物推得更深。
对于小于1岁的婴儿,家长应将婴儿面朝下放在其前臂上,头部低于躯干,用手掌根部快速轻拍婴儿两肩胛骨之间的部位5次;然后翻转婴儿,使其仰卧在另一只手臂上,用食指和中指在胸骨下半部快速按压5次。对于1岁以上的儿童,应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家长站在儿童背后,用一只手从前面环绕住腹部,握拳,拇指侧紧贴腹部中线略上方,另一手抓住此拳,快速向上内方连续施力冲击6~10次,从而将堵住呼吸道的异物排出。如果上述方法无效,且患儿失去意识,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在整个过程中,家长要持续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
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急症,多见于6个月至5岁儿童,通常发生在体温急剧升高时。家长要保持镇定,避免慌乱,将儿童放置于平坦、柔软的地面上,移除周围危险物品,防止儿童在抽搐过程中受伤。儿童应为侧卧位,以防将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家长不要试图通过强力固定或以其他方式来阻止抽搐,避免造成额外伤害。还要注意观察并记录抽搐的时间、表现及伴随症状等信息,这些信息对医生诊断非常重要。家长可以使用物理方法来帮助儿童降低体温,可用温水擦拭身体,但不要使用酒精擦浴或冷水擦拭。如果抽搐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或者儿童在抽搐停止后异常疲倦、反应迟钝,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严重脱水
儿童严重脱水,家长要快速评估儿童的意识状态、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判断是否出现休克等。通过观察皮肤弹性、口腔黏膜湿度、眼泪分泌量、尿量等情况来初步判断脱水的程度。对于轻至中度脱水且能喝水的儿童,可以给予儿童口服补液盐,按照说明书比例配制,并鼓励儿童少量多次饮用。如果儿童处于重度脱水状态或者无法耐受口服补液盐,需尽快就医。家长还要确保儿童的气道畅通,如有呕吐物应立即清理出口腔,监测并记录重要信息,包括儿童的心率、血压、体温等。在实施上述初步急救措施的同时,还要尽快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或将患儿送至最近的医院接受进一步诊治。

创伤出血
家长首先要确保自身和其他在场人员的安全,保持冷静,快速评估现场情况,然后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向医生提供详细的患儿信息和位置信息。检查患儿的呼吸道是否畅通,如果发现有异物阻塞气道,应采取适当的清除措施。观察患儿是否有自主呼吸,如果无呼吸或呼吸异常,应准备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对于严重出血,需要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可使用干净的布料直接压迫伤口止血。如果出血部位是四肢,可以考虑使用止血带,但需注意不要长时间使用,以免造成组织缺血性损伤。如果儿童有疑似骨折的情况,尽量避免移动受伤部位,可用硬纸板等物体适当固定,减少疼痛和进一步伤害的风险。创伤后容易失温,家长可使用毛毯等物品帮助患儿保暖,但注意不要过度覆盖导致过热。家长还要注意持续观察并记录患儿的意识状态、呼吸频率、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以便向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对于清醒的患儿,家长要给予儿童适当的心理安慰和支持,减少恐惧感,除非医生指示,否则不要尝试给患儿喂水或食物,以防影响后续治疗。
中毒
儿童中毒,家长首先要确保现场安全,避免二次伤害。如果中毒源仍然存在或有危险,应立即将患儿移到安全区域。快速评估患儿的意识水平,如呼喊、轻拍患儿,看是否有反应,如果患儿没有反应,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家长还要确保儿童呼吸道畅通,注意检查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并持续监测,必要时给予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还要尽可能收集有关中毒的信息,比如毒物种类、摄入量、中毒时间等。家长不要自行尝试给患儿催吐,因为这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伤害。如儿童误食某些化学物质会导致食管灼伤,强行催吐会加重损伤。如果儿童的皮肤或眼睛接触到有毒物质,应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如果可能,家长应保留毒物样本,方便医生更准确地判断并给出治疗方案。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过程中,最好有人陪伴在患儿身边,安慰他们,并随时观察病情变化。

溺水
当儿童突发溺水时,家长或施救者要使用长竿、救生圈等工具从岸边施救;或者穿着救生衣下水救援。将溺水儿童救出水面后,要立即将其平躺在地上,迅速检查并清除口腔和鼻腔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然后轻拍溺水儿童,并大声呼唤,观察是否有反应,同时检查儿童的胸部是否有起伏,判断是否还有自主呼吸。如果溺水儿童没有意识且没有呼吸或仅有喘息样呼吸,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在实施心肺复苏的同时,家长或施救者要注意给溺水儿童保暖,可以覆盖干毛巾或衣物以减少体温下降的风险。即使溺水儿童苏醒,也应继续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意识状态、呼吸状况等,直到得到专业医护人员的救治。
结束语
通过了解儿童急危重症的院前急救措施,家长能够更好地保护儿童,为他们构建一个更加安全的成长环境。任何情况下,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始终是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