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进河里的两块月饼
作者: 陈柏清
白露过后,天气就一天比一天凉了,一年仲秋就这样来到。“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秋天使人怀念家人、怀念故乡。中秋节有吃月饼的习俗,月饼的甜腻或许能消解秋带来的悲苦情绪。我现在仍然觉得月饼是很高贵的食品,吃的时候总会带着珍重和崇敬。不仅因为它是节令食品,不常吃、价格偏高,还因为从小养成的心理定势。
我第一次吃月饼时已经七八岁了。因为那时我们家经济状况不好,对于需要在商店花钱、花粮票才能得到的食品不常见,更何况是昂贵的月饼,再加上当时发生了一件戏剧性的事情,所以我对第一次吃月饼的印象深刻。
父亲当时在很远的地方工作,常常要半年才回家一次。母亲也已习惯了,中秋节凭一己之力准备了节日饭菜。那天,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心得不得了,正准备享用美食时,听见有人在门外高声喊母亲:“嫂子,嫂子!”我们都噤了声,很奇怪这么晚了,是谁来访。母亲打开门走出去,我和姐姐趴在玻璃窗上向外看,只见一个人站在院子里,将手里提的东西往母亲手里递,母亲推让了一番,最后接下放在灶间窗台上,送那个人出门了。
母亲回来时,手里提着两摞黄草纸包着的东西,它们散发着香味,黄草纸被油沁出印痕,上面还贴着一张嫦娥奔月的小图片。母亲边解上面绑扎的绳子,边笑着说:“你爸爸托同事给咱们捎来的月饼,这个中秋节咱们也打打牙祭。”“那怎么一摞高,一摞矮?”大姐很好奇。“你李叔叔说过河的时候掉进河里了,有两块没捞到,我说这两块让他拿回家给孩子们尝尝,他又不肯,飞快地跑了。”“掉进河里?”3个哥哥姐姐几乎异口同声说道。“是啊!”母亲说着就开始动刀切月饼,因为我们7个孩子加上她,6块月饼不够分。如果没有掉进河里两块,就正好一人一块了。我心想,大概父亲就是按照一人一块买的吧。“怎么会掉进河里,河上明明有桥,又不用泅水。”二哥小声嘀咕。母亲把一块月饼往他嘴里塞。“快吃月饼,可真香。”她捡着案板上的月饼馅开心地说。大姐递给母亲一块,说:“妈,您也吃吧。”“你们吃,大人吃不吃都行,只有你们这些小孩子才馋这些东西。”我们开始吃起月饼来,一会儿就忘了掉进河里两块月饼的事情。
晚上睡觉时,听见做针线活的母亲和学习的大姐说起悄悄话。“妈,我觉得月饼掉进河里有点奇怪,那么宽的桥,怎么会掉?要掉也是一起掉,怎么掉两块?”“孩子,别揪着这件事不放,你要记着,李叔叔多跑六七里路,把月饼送来,咱们要感激他。要不是你爸爸有心,咱们今晚也吃不上月饼。你李叔叔家困难,他妻子常年生病,还得照顾两个孩子。一个大男人得有多为难,才能说这样不合逻辑的话。”大姐没接话,过了一会儿,她说:“妈,我记住了。”屋里静悄悄的,我偷偷把眼睛睁开一条缝,母亲低头忙着她的针线活,姐姐在读书。
这一幕的美好,我多年后想起来,鼻子还会发酸。
(编辑 耿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