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换不来成功时,该不该放弃?

作者: 龚珺

努力换不来成功时,该不该放弃?0

亲戚家的儿子这几年一直在考研也一直在失败,亲戚劝孩子放弃,但孩子却不愿意。

亲戚跟我发牢骚:“努力了很久却换不来成功,就应该放弃才对,何必如此执着?”随后亲戚说,孩子现在听不进父母的话,想让我去帮忙劝劝。

聊天中,孩子对我说:“我相信努力一定会有回报,汗水一定能换来成功,所以我是绝对不会放弃的!”见他如此笃定,我不好意思再劝下去了。

跟亲戚告辞时,孩子已经打开书本继续学习了,望着他努力的背影,我也不禁开始思考:努力了很久却没有成功,该不该放弃呢?

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拆解为两个小问题:“努力是否一定能成功?”和“一直努力一直失败,要怎么办?”

努力一定能成功吗?

许多人在小时候都被灌输过一种观念: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但是,当我们长大以后就会发现,现实往往是复杂且残酷的—— 不是每次的努力都能换来相应的回报,也不是每次的辛勤付出都能换来期待中的结果。

于是我们形成了新的观念:努力不一定能成功。

虽然听起来不太“正能量”,但事实的确如此,大家都自有体会。

那么,努力为什么不一定能成功呢?

从现实层面来看,努力固然很重要,但它并不是决定成败的唯一因素,外部环境、时机、资源、个人经验等因素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即使我们做了充分的努力和投入,也可能会因为环境不好、时机不当、资源不足或经验缺乏而遭遇失败。

拿考研来说,不是光靠努力学习就能成功上岸的,报考院校、报考人数、考试难度、考生整体水平、自身能力及临场发挥等因素都很关键,不是努力了就一定能考上。

再比如,一个运动员光靠努力训练就能成为冠军吗?绝不是。想成为冠军,不仅需要运动员自己刻苦,还需要专业的训练场地、高水平的教练员、足够的经济支撑,以及一点运气的加持。

如果一个人过分执着于“努力就一定能成功”,总是强调“一定”这两个字,其实是过分夸大了努力的作用,疏漏了其他影响成败的重要条件。

如果他最后成功了,就可能会过分抬高自己,把一切都归功于自己的努力,就可能会瞧不起那些失败的人,就会忽视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如果他最后失败了,就可能会陷入极大的抱怨,会觉得不公平、不平衡,会质疑自己一直以来的努力和付出。

一直努力一直失败,要放弃吗?

坦白讲,努力和成功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努力之后失败了,我们也难免感到失望、沮丧,那我们应该放弃吗?

我认为,放弃不失为一种智慧,这说明你能够客观评判努力与成功之间的关系,能够接纳过去的失败经历。不过在放弃之前,有三个问题你需要认真考虑:

● 努力的方向正确吗?

努力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态度,但它需要一个正确的方向。方向不对,就好比你一直在爬一架反方向的梯子,不论爬得多高、多快,都是在和成功背道而驰。

那要怎么去判断努力的方向正不正确呢?

判断兴趣与方向是否相符

以考研为例,如果你的兴趣是专业A,却非要去考专业B,那你能坚持下来吗?兴趣是最强大的内驱力,当你选择的方向与自己的兴趣相符时,就更有动力去努力,你的努力也更容易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

判断目标是否具体

很多人都把“考研成功”当成目标,但这个目标是很笼统的,因为你只知道你要考研成功,却不知道你考研是为了什么。提高学历、实现科研追求、增强就业竞争力,这些才是明确的目标。不同的目标会引领你走向不同的考研方向,但不论是什么目标,它都必须具体,这样才能确保它与你的实际需求相符合。

判断自我认知是否准确

有了准确的自我认知,你才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不会盲目自信或妄自菲薄,在选择院校专业时才不会做出与自己能力严重不匹配的选择。一个准确的自我认知,也有助于你制订学习计划,让你知道自己在什么阶段应该达成一个什么学习目标,帮你提升效率,减少迷茫和焦虑。

● 努力的效率高吗?

你肯定会好奇:“我方向没有错,而且我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失败?”这可能是因为你努力的效率太低。

低效率的努力有多种表现:把努力等同于简单的重复,比如持续不断地摘抄笔记;把努力等同于时间投入,比如一天在图书馆待多少个小时,但从不去深究在这几个小时里的效率怎么样;把努力理解为累,认为不累就是没努力,所以不惜毁掉自己的作息与健康……

这些努力往往都是表面功夫,是一种看起来很努力却无法产生实际价值的行为模式。真正有效率的努力并不在于看起来有多忙、多累,而在于你实际完成了什么,以及你的完成质量。

想使自己的努力更有效率,首先要避免简单的重复,多对需要提高的那些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其次是合理规划时间,确定你每天学习任务的完成量。过短或过长的时间都需要微调,因为过于短暂或冗长的时间都会让你难以掌控自己的进度。

再者是要避免习惯性失败。在离开亲戚家之后,我回忆和孩子的交流,我觉得他可能有这个问题。他不能接受自己的失败,所以对失败视而不见,而这种视而不见导致了他不注重总结教训,不注重反思和调整,因此他不断的努力只能换来失败的重复。

所以我想,失败其实不要紧,要紧的是能否接受失败、承认不足,然后去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方法与策略。

● 努力之外的其他成功因素,寻觅了吗?

想获得成功,不能只是埋头努力,还应去寻觅其他能促进成功的因素。

比如,寻找一个能推动你的成长和成功的社群团体,团体中的人有着相似的目标和方向,都在为同一件事情努力。你加入这样的团体,能够给你带来有益的经验,还可以为你提供学术方面的资源、信息和机会。

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也很重要,当你疲惫和气馁时,可以从中获得心理和情绪方面的支持。

此外,不要忘记积极的心态也是促进成功的重要内在条件。积极心态与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一个拥有积极心态的人能够勇敢面对困难,不会轻言放弃,往往也更有活力和精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压力。

虽然努力并不是成功的唯一钥匙,但不努力,我们连成功的机会都没有。希望大家都能肯定努力的价值,同时也要学会聪明地、有策略地去努力,而不是仅仅依赖理想化的期望和单纯的勤奋。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