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平内心的“小火山”

作者: 王美珠

抚平内心的“小火山”0

第一眼看上去,高二年级的晓冬(化名)是个文静的女孩,很难想象她是一座随时可能爆发的“小火山”。

班主任将她推荐到我的心理辅导室,并告诉我,晓冬一直是个刻苦的学生,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中,与同学的交往较少。然而,升入高二后,班级里开始有同学投诉她脾气暴躁、言语过激,频繁与人发生冲突。与此同时,她的作业完成情况变差,成绩也出现了下滑。

通过与晓冬的初步交谈,我了解到,她的父母对她寄予厚望,常常告诫她,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改变家庭的命运。高二的学习任务比高一繁重得多,晓冬感到力不从心,而父母却认为她是在偷懒,缺乏进取心。

她家庭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母亲一直无业在家,父亲是家中唯一的经济支柱。最近父亲失业了,骤然加剧的经济压力使父亲开始酗酒,酒后常常发脾气,在家摔摔打打,抱怨社会对其不公。晓冬不愿面对这样的家庭,回到家后便将自己锁在卧室里,但内心的烦躁无法平息,导致她无法专注于学习。

谈起与同学发生的冲突,晓冬显得有些愤怒,说:“他们议论我最近学习成绩下降,我不喜欢被人议论,想制止他们,他们觉得我凶、爱骂人,就告我的状。”

内心“火山”爆发,由多种原因引起

随后,通过更加细致和深入的交流,我将导致晓冬情绪问题的原因,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 学业负担

和高一相比,高二的学习节奏明显加快,课程容量变大,学习任务也变得更具挑战性,晓冬难以适应学习压力,陷入了疲惫、低效率的学习状态。在学业压力下,她的心情也受到影响,常感到烦躁、焦虑,情绪容易失控。

● 家庭氛围

晓冬的家庭氛围并不和谐。父母经常发生冲突,她和父母的亲密程度也比较低,时常感到孤独、不被理解和支持。

加之父母一向对晓冬的期望甚高,将未来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他们甚至认为晓冬只有考上好大学,未来才有出路,他们一家才能过上好日子。这种不健康的价值观和不合理的期望,加剧了她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影响了她的情绪。

● 同伴关系

晓冬的心思主要都用在学习上,无暇顾及与同学的交往,有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感觉,这导致她的人际交往能力被削弱了。

此外,她从家庭中习得了用发脾气和骂人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使得她在与同学发生小摩擦时,容易将矛盾激化,引发更大的情绪波动。

引导学生抚平内心的“小火山”

◆ 学会恰当释放情绪

当感到情绪波动时,我建议晓冬做一做深呼吸。深深吸气,保持几秒,然后慢慢呼气,重复几次就能及时把情绪释放掉一部分。平时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比如跑步,也可以有效释放负面情绪和压力。

我还向晓冬介绍了一种基于中医经络学的情绪释放疗法。通过轻拍身体的特定穴位(如眉心、眼侧、下巴、锁骨、腋下、头顶等),可以刺激大脑的边缘系统,从而调节情绪。具体步骤如下:

(1)情绪对焦。明确当前的情绪,例如“某件事让我感到愤怒”。

(2)评估情绪强度。用1~10分评估情绪的强度,晓冬的初始评分为7分。

(3)设定陈述。在敲击穴位时,重复肯定语句,如“尽管我感到愤怒,但我相信我可以重归平静。”

(4)轻拍穴位。一边重复陈述,一边轻拍穴位。

(5)再评估:完成一轮后,重新评估情绪强度。

经过5轮练习,晓冬的愤怒情绪明显减弱。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我建议她可以经常使用。

◆ 进行多方面的认知调整

首先,晓冬需要调整对学业的认知。学业任务加重后,感到力不从心是正常现象,不必心理负担过重。她需要理解,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偶尔的成绩波动并不意味着失败。她可以尝试将学习目标分解为更小、更易实现的步骤,减轻对成绩的焦虑。

其次,晓冬需要调整对自我价值的认知。晓冬将自我价值过度绑定在学业成绩上,一旦成绩下滑,她就感到自我价值受到威胁,进而产生焦虑和愤怒。她需要认识到,自我价值不仅取决于学业成绩,还包括她的性格、努力、内在品质和掌握的技能或能力。她可以尝试培养几个兴趣爱好,拓宽自我认同的维度,减少对成绩的过度依赖。

再者,晓冬需要调整对家庭期望的认知。父母对她寄予厚望,希望她能改变家庭命运,这种不合理的高期待使她感到沉重的压力。她需要明白,父母的情绪和行为并不是她能控制的,她更不必把改变家庭命运的责任都扛在自己肩上。同时,逃避与父母的沟通并不能缓解压力,我鼓励她尝试与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

此外,晓冬还需要调整对求助的认知。晓冬习惯独自承受压力,没有主动求助的意识。我告诉她,寻求帮助并不是软弱的表现,向班主任老师、心理老师倾诉,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 增加与同伴的交往与沟通

晓冬目前不太愿意与同学交往,但我建议她将一部分注意力转移到社交上,尝试与同学建立联系。

她可以先通过学习来与其他同学建立关系,比如一起做小组作业,拉近与同学的距离。之后她可以尝试在兴趣爱好、体育运动等方面找到同伴,互相支持鼓励,获得正面评价,从而增强社交时的自信心。增加和同学的互动,增进彼此的了解,也有助于晓冬打破对他人的负面假设,当听到有人议论自己时,不会第一时间就往不好的方向去揣测。

同时,她还需要改变沟通模式,不能再使用攻击性、伤害性的语言去谩骂别人,要保持对他人基本的尊重。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智,避免口不择言,伤人于无形。

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晓冬学会了情绪释放技巧,情绪有了明显改善。班主任也关注到她的学习情况,帮助她调整了学习方法,制订了更适合高二节奏的学习计划。通过这些调整,晓冬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业压力,情绪波动减少,逐渐恢复了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与此同时,晓冬与同学的关系也有所改善,她开始主动与同学交流,虽然次数不多,但体验是积极的。

此外,我与晓冬的父母也保持着密切联系,引导他们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避免过度施加压力。我也一直在帮助他们调整教养方式,以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我们双方的努力,令家校合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抚平内心的“小火山”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