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北京市精神卫生社区服务

作者: 高越 徐会利

在当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环境中,精神疾病已不再是一个被忽视或边缘化的议题,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精神疾病并非仅仅是情绪上的短暂波动,而是可能对个体的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产生长期且深刻影响的健康问题。精神疾病,尤其是严重精神障碍,不仅会侵蚀患者的内心世界,还可能对其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交造成巨大的破坏,心理应激事件及社会安全风险事件时有发生。

严重精神障碍是指疾病症状严重,导致患者社会适应等功能严重损害、对自身健康状况或客观现实不能完整认识,或者不能处理自身事务的精神障碍,其病程特点为持续进展或者发作性进展,发作具有不稳定性。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病较重时则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存在做出伤害自身或者他人的危险或行为,所以有必要进行主动社区精神卫生管理和服务。

目前社区服务的严重精神障碍有哪些?

目前北京精神卫生社区服务人群包括明确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分裂情感障碍、偏执性精神病、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这六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以及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二项情形并经诊断、病情评估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不限于上述六种疾病的患者,以上患者均需依法进行报告,也是目前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主要人群。

● 什么是精神卫生社区服务?

精神卫生社区服务是指将精神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层面,使患者能够在熟悉的居家或社区环境中接受治疗和康复。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基本单元,具有贴近患者、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的优势,可为患者提供长期综合性的康复、照料及生活支持等服务。

国内外精神卫生社区服务内容大多旨在早期干预、社区治疗、家庭支持和康复治疗等方面,欧美的一些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会按地区划分设立精神卫生中心,下属有精神病的专科门诊、精神病康复所、过渡性照顾居住所、日间医院和护理之家等,也有很多私立的机构驻扎在社区进行一些诊疗和康复治疗。

我国2013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为精神障碍患者诊断、治疗、康复及社区照料等各项权利提供了很好的法律保障,2018年国家出台的《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为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和管理提供了专业的规范化要求。北京市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也是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建立了一套具有北京特色的精神卫生工作机制和流程。

● 目前北京市精神卫生社区服务具体流程是什么?

前面我们讲了那么多理论知识,在这里我们不妨用一个例子来让大家明白一下整个的服务流程。

北京市西城区某小区住着一名20岁患者小王,近半年,他始终觉得有人要毒害自己,时常还听见有人和自己说话,让自己去跳楼,因此小王每日寝食难安。其父母发现儿子不对劲,就带其到精神专科医院就诊,在医院就诊后明确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医生根据家属提供的信息填报门诊疾病上报卡。

小王居住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防人员看到这张报卡后和小王主动联系,确认小王住在本辖区后,就给小王建立了一份精神卫生社区服务档案,简要介绍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内容及相关救治救助政策并约定好了见面时间。经过见面评估,小王目前正在服用的精神科药物在北京市可门诊免费使用的药物目录中,经过申请审核手续后就可以免费领用了,小王的监护人,也可以申领监护人看护管理补贴。除此以外,精防人员还介绍了每年一次免费体检,血液浓度监测等相关政策。小王诊断是精神分裂症,也可以根据精神科医生的评估意见,适时申请门诊使用免费长效针剂治疗。小王和妈妈正在为刚诊断的精神疾病发愁时,没想到精防人员立即主动上门服务,还介绍了这么好的政策,顿感欣慰。小王和妈妈记住了精防人员的联系方式,并约定好了下次访视的时间。

浅谈北京市精神卫生社区服务0

北京市精神卫生社区服务团队包括哪些?

北京市精神卫生社区服务团队有三级,层级分明,各司其职,共同为精神障碍患者保驾护航。

第一层市级精神专科医疗机构中的精神科医生,承担着对全市精神障碍患者诊断、治疗、联络会诊、疑难案例转诊等诊疗服务,并将对符合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报告条件的患者进行信息上报。

第二层区级精神专科医疗机构中的精神科医生,提供的诊疗服务和市级专科医院相似,但可以更方便深入社区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第三层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精防人员,也是基层主要的防治力量,主要负责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登记,对登记在册患者进行随访评估、分类干预、健康体检等;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中的精防人员和属地民警、居(村)委会干部等组成个案管理小组,共同对社区患者提供综合性精神卫生服务,尤其是协助家属开展应急送诊就医等服务。

■ 患者及家属对精神卫生社区服务有哪些常见误解?

目前部分患者及家属认为如果社区登记建档,信息就会暴露,从而影响上学或是就业,实际上并不会。患者的就医和社区服务信息是不与任何学校或者单位关联的,也不会被上传到公开网络;反而,接受社区管理后,社区个案管理小组成员能及时掌握患者情况,在发生突发应急事件时,能协助家属快速送医。另外,有的患者在搬家后,家属不愿将原来的精神卫生社区服务档案迁到现居住地,甚至把社区服务档案视同户籍,错误地把迁档理解成迁户口,认为一旦迁走很难再迁回来。实际上,社区服务档案跟户口完全不同,社区服务档案随着患者居住信息走,患者居住在哪里就可以把档案迁到哪里,可以做到即走即迁,并且可以在北京市的任何一个区申请当地的免费服药等惠民政策。

■ 精神卫生社区服务未来的方向有哪些?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大众对心理健康的需求日趋走高,精神卫生服务模式也在不断发生转变。精神卫生社区服务工作将更加注重基于社区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的融合,更加注重多部门协同合作,更加注重数字科技助力,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回归社会。总之,精神卫生社区服务意义深远,不仅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了更贴近生活、更具人性化的关怀和支持环境,同时构建了一个更加包容、和谐的社会。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