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之后,女性的安全感缺失如何缓解?
作者: 苏日娜相信近来,女性对“暴力”一词都有点敏感。
从2022年6月的“唐山暴袭案”开始,有关性侵扰、家暴、男女关系暴力等事件层出不穷。
2022年7月19日,河南中牟一酒吧卫生间内的监控视频在网络流传,视频显示在7月16日晚11时40分许,一名女子挣脱一名白衣男子后,从卫生间隔间跑了出来。白衣男子紧跟其后,拽掉女子外衣后,又抓着头发将她拖进隔间内。民警赶至现场后,涉事男女在接受调查时,称两人是男女朋友关系。随后民警让两人离去。
8月,“演员王东家暴”冲上热搜,视频里,在发现妻子报警后,王东掐着妻子的脖子问:“你要干什么?”“一起死是吧?”“是不是大家一起死?”这一事件,又将“家暴”话题推至风口浪尖。
类似事件不止发生在中国。
2022年6月,美国纽约市一地铁站发生一起“随机袭击”事件。一名男子将一名52岁的女子推下站台,造成其锁骨骨折并有多处外伤。同年秋天,纽约地铁再现暴力案件,一位名叫伊丽莎白·戈梅斯的妇女在地铁中遭到袭击,施暴者是一名41岁的男性,名叫瓦希德·福斯特。监控记录了福斯特的施暴过程,他先是将戈梅斯推倒,在她头部和上身打了几拳后,用脚狠狠踢了她。一名穿橙色衣服的男子跑过来试图解救戈梅斯,但被福斯特赶跑,然后福斯特转身朝着戈梅斯的脸和头部继续狠踢。
同年9月30日,据意大利媒体报道,两名年龄为14岁和15岁的男孩因集体性暴力罪名被捕。据调查,他们曾在米兰24路有轨电车上对两名15岁的女孩实施了性暴力,不仅在女生的私处乱摸并要求合照,还强迫其中一名女孩与他们接吻。
恶性事件频发,女性有怎样的感受?
这些事件导致了女性群体安全感的日渐降低,其带来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朋友A曾是一位家暴受害者。去年年底,她结束了一段糟糕的婚姻。此前,她忍受了有暴力倾向的丈夫将尽十年。她说,这十年的婚姻生活里,充斥着无尽的破口大骂、推推搡搡。她的丈夫有着病态的占有欲和控制欲,逼迫她远离社会、家人、朋友,动不动就威胁她:“如果不让我满意,我就毁了你!”而A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觉得自己是个糟糕的妻子,不然丈夫何以至此?
如今,A终于离婚,重获自由,但她变得非常厌恶男性:抵触相亲;排斥与异性有任何接触;一旦公共场合里的男性过多,她就会感到不安。她说:“在家里,我爸和我妈说话大声一点,我都觉得害怕。”为了能正常生活,她不得不去做心理咨询。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表示,在新冠病毒流行期间,女性受到家庭暴力的风险显著增加,对女性的暴力正在成为一个全球公共卫生与妇女健康问题,在一些国家,家庭暴力求助热线电话拨打量增加了10%-50%。
除亲密关系暴力,发生在公共场所的针对女性的暴力事件也影响着女性群体的心理健康。在唐山事件发生后,我虽无法完全对受害者感同身受,但作为女性群体的一员,对于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我心里也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焦虑感——即便生活的城市一向治安良好,我也不敢再留在单位加班到深夜,害怕独自一人走夜路回家会遭到袭击;我在防盗门上安装了电子猫眼,可在手机上随时全方位、无死角地观察楼道里的情况;点外卖也不敢直接开门,要求外卖员放在门口,稍后我自取。
种种行为,都属于女性“安全感缺失”的体现。
女性的“安全感缺失”该如何缓解?
女性的“安全感缺失”难以缓解的原因在于,这种焦虑通常不是显性的,而是隐性的。大多数女性都可以带着这种焦虑继续学习、工作,它不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很明显的负面影响。
那么,焦虑去哪儿了?
它变成了一种隐疾,一旦身处不安全的环境,或再有暴力事件发生就会发作。我们知道“早点回家”“穿着朴素”“携带防身用具”都不能真正保证自己的安全,男女力量的绝对悬殊将导致女性的反抗成为徒劳。且暴力事件的发生充满了随机性——它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也可以没有任何理由。正如前文中讲到的纽约地铁暴力案,戈梅斯只是像平时一样坐地铁上班,她与福斯特素不相识,不知道福斯特为何要跟自己下车,并殴打自己。
戈梅斯在事后流着泪告诉《纽约邮报》,经历此次事件后,她缺乏安全感,甚至不敢离开自己的家。“我不想再坐地铁了。我很爱我的工作,但又不想去,因为我很害怕。我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一切都变了。”
那么,女性怎样做才能令内心的安全感回升?
1以法律震慑和惩处施暴者
如果遭受了暴力,或目睹了暴力,一定要报警。当我们看到警方、媒体和公众为了伸张正义同声共气、频繁互动,会有助于自身安全感的重塑。
2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我们要提升安全意识,规避一些潜在的风险。比如,天黑后尽量不要独自出行,如必须出行,避免走小路,不要低头玩手机,要保持警惕,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独居女性不要轻易给陌生人开门;打车时,将车牌号信息发给家人、朋友,并分享行程……
3及时止损
很多在亲密关系和婚姻当中遭受暴力的女性,起初都会抱着“他还爱我”的心理给对方找借口,当对方表现出悔意,做出一点弥补行为时,女性就会选择原谅。如果对方碰巧很懂PUA(指玩弄情感、控制精神的手段),女性反而会觉得自己有错、自己不好,从而越陷越深。有些女性则会为了父母、孩子选择隐忍。女性要记住,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这种行为一旦发生,我们都要勇敢一点,离开这段不健康的关系,不为父母,不为孩子,只为自己。
4寻求积极的社会支持
让时间来淡忘不良情绪的方法是女性最常采用的,表现为在面对伤害和暴力时妥协、忍让,以及事后的隐忍不发。但女性不仅仅要对暴力说“不”,同时也要主动地向家人、朋友、心理咨询师寻求社会支持,这些人会给予女性正向的关爱和支持,帮助女性抚慰伤口,被人关心和保护的感觉也有利于女性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