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治疗,早日康复
作者: 李晓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残疾人格外关心,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作出“关心关爱精神障碍人员”等一系列重要指示。民众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问题,受到了空前关注与高度重视。
目前,常见精神疾病的急性期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等精神科药物对于控制、消除和改善临床症状的临床疗效确切,已成为各国指南推荐的首选治疗方案。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冲突矛盾增多,生活中变化和意外频发,因此对于精神疾病而言,单一药物治疗是远远不够的,非药物治疗在巩固疗效、预防复发中显得愈加重要。心理治疗凭借大量科学的循证证据支持,在众多非药物治疗中脱颖而出,成为精神疾病患者恢复社会功能的不二法宝。
因此,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体系中加入心理治疗,加强心理治疗相关专业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坚持防治与康复相结合治疗整体思路,是解决精神卫生康复体系短板的重要手段,是加快精神障碍康复服务发展、深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要求、推动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倡导、减少精神障碍患者残疾衰退和精神卫生疾病负担的重要举措,有着增加家庭和谐、提高生活质量和人民的幸福感、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心理治疗的概念和分类
心理治疗是一种以助人、治病为目的,由治疗师开展人际互动过程,在建立良好治疗关系的基础之上,运用精神医学及临床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由治疗师帮助无力摆脱痛苦或者无法发挥功能的人的过程,通过谈话、非言语沟通及特意安排的情境,对患者产生影响,激发患者的动机和潜能,达到消除患者心理问题和障碍,促进人格成熟、适应社会发展、促进全面康复的目的。
心理治疗的流派繁多,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发展、分化:
按照主流理论流派分类,包括①心理动力取向,主要以感悟、理解潜意识、动机及重塑人格等理论体系为主,以精神分析治疗为代表;②体验和关系取向:以存在主义治疗、个人中心治疗为代表;③认知和行为取向的(行动治疗法):以行为治疗、认知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沟通分析治疗等为代表。
按照治疗时间分类,分为长程心理治疗,短程心理治疗,以及限期心理治疗等。
按照治疗对象分类,分为个别心理治疗、集体心理治疗,家庭治疗、婚姻治疗等。
根据心理治疗运用的不同媒介进行分类,即表达性心理治疗,包括通过音乐、舞动、绘画、运动、园艺、戏剧等媒介进行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在精神疾病康复中的应用
1994年国外两位学者兰伯特和贝尔金对2000多篇论文进行了荟萃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心理治疗能够缓解症状,加速疾病的治愈过程,提供新的应对策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临床上常见精神疾病的康复过程,无论是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抑郁症等严重疾病,抑或焦虑、恐惧、强迫等常见精神心理障碍,心理治疗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精神分裂症是一类重性精神疾病,常用的心理疗法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和家庭干预,大量研究证明了其有效性。认知行为治疗可以在任何治疗环境和疾病阶段开始,即使在住院时也同样有效。然而需要注意,在治疗初期,症状缓解后才能达到最佳参与状态。家庭干预模型以认知行为治疗为基础,对预防疾病复发和减少再入院提供了支持,同时节省了医疗成本。此外,心理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也非常重要,有助于减轻焦虑,消除病耻感,改善药物依从性。其他治疗方法如认知矫正疗法、社交技能训练和舞蹈/运动疗法也对患者的康复有一定效果。最近,基于元认知理论开发的元认知反思和洞察力疗法也在改善精神分裂症症状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双相障碍是严重的情感性精神疾病,药物合并心理治疗的干预模式是双相情感障碍的最佳实践方式。研究显示,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双相障碍的复发并可以延长疾病缓解期。以家庭为中心的治疗侧重于患者与其家人或婚姻关系之间的沟通方式,通过改善关系功能,降低家庭的高情感表达,来保护和支持患者。人际和社会节律疗法、辩证行为疗法等心理疗法,对于提高双相障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升工作效率和能力,改善功能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抑郁症的治疗中,心理治疗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各国抑郁症防治指南都强调了心理治疗的重要性。对于轻中度抑郁症的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与抗抑郁药物的疗效相当,尤其是对于有创伤性事件的抑郁症患者,更被推荐为一线治疗方案。此外,在巩固和维持治疗阶段,结合以家庭为中心的治疗、人际和社会节律疗法、辩证行为疗法等心理疗法,有助于减轻抑郁症状,降低自杀风险和预防抑郁症复发。
相比起严重的精神疾病,焦虑症、强迫症等常见精神疾病,由于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心理治疗的治疗地位更加举足轻重。其中,认知行为疗法被推荐为一线心理治疗方法。近些年,基于互联网的认知行为疗法在治疗强迫症上取得不错效果。此外,接受—承诺疗法、元认知训练、以同情心为中心的疗法等治疗技术,在强迫症、焦虑症患者的康复训练中也取得了一定疗效。既往研究显示,森田治疗对于强迫症、广泛性焦虑症治疗有效,森田治疗尽管处于边缘干预方式,但临床实践显示其可能为各种神经症、心身疾病患者提供帮助。

在精神疾病的康复之路上,心理治疗是一种重要的康复手段,可以消除或减弱来自患者本身或者环境的消极因素,促进积极的情绪状态和行为状态的发生,缓解精神症状,促进患者自我功能的恢复、发展和成长,达到心身疗愈!当前,党和政府对精神疾病的防治空前重视,为心理治疗的蓬勃发展开创了光明的前景,也对心理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和期望。心理治疗可以贯穿于疾病治疗的全病程,对于精神疾病的康复,要根据患者特点,在不同阶段动态评估,给予个体化、专业化的心理治疗方法,促进患者全程康复改善功能、全面康复重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