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看待孩子的“早恋”
作者: 孟水莲 黄大庆处在青春期的男生与女生之间形成单向的爱慕或是双向的恋爱关系,通常被简称为“早恋”。随着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青少年的个体发育越发早熟,“早恋”呈现出低龄化和普遍化的趋势。
“恋”之前冠以“早”字,顾名思义,还没到合适、应该谈恋爱的年龄。因为学校、家长担心青春期的孩子心智不够成熟、为时过早地建立恋爱关系,会对学业、成长产生负面和消极的影响。然而,正如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写道的:“哪个少年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
在情窦初开的年龄,很难逃脱怦然心动的感觉。相信很多人都看过电影《怦然心动》,被电影里面描绘的青春期男生与女生之间纯粹而又美好的关系所感染。青春期的怦然心动既然是必然的,那么作为父母,不必过度担心孩子的心动,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面对与处理孩子的怦然心动,合理引导孩子进行适当的异性交往。
首先,父母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来认知“早恋”,更客观地将其定义为特定人生阶段的一种情愫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早恋”其实是一件符合心理发展规律的行为事件,是普遍存在的正常现象,或迟或早、或明或暗都会在孩子身上出现。当进入青春期后,孩子会面临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议题,那就是在向成人转变的过渡中建立自我同一性。
产生“早恋”的想法,不仅是每个人在成长阶段大概率会碰上的事情,也是孩子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孩子拥有懵懂的心思与情感再正常不过,千万不要把“早恋”当成洪水猛兽,不加区分地对孩子横加干涉。青少年对异性的情感往往是不由自主产生的,也是无法加以禁止的。
电影《怦然心动》中父亲问朱莉和布莱斯是怎么一回事时,他并没有一棒子打死,而是对女儿说:“你要从整个风景着眼。”朱莉的父亲其实是在告诉她要学会从全面的、整个人生的角度来看待情感。其实作为父母,必须也应该学会用发展的、理性的视角来看待孩子“早恋”,正视孩子的成长规律和需求,用发展的眼光对待“早恋”,把“早恋”看成是正常的情感反应,采取包容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早恋”情感与行为。
其次,父母要尊重、理解和信任孩子,敞开亲子沟通的大门
彼此的尊重、理解与信任是亲子沟通的前提。许多时候正是父母对孩子的不尊重、不理解、不信任、不放心,以及父母没完没了的唠叨、批评、说教甚至打骂,才导致了亲子沟通的无效、沟通大门的关闭,最终导致父母对“早恋”的教育引导无功而返。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有着极强的自尊心,需要自己的隐私空间。当发现孩子“早恋”后,家长切不可一味地指责和辱骂,以免激怒孩子,让孩子反感,甚至充满敌意,使其更加逆反。“早恋”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状态,与其否定、排斥,不如适当地包容和接受。
家长要对孩子“早恋”这种现象表示理解,通过尊重和理解先建立起友好的亲子关系。采取理解、尊重、接纳的态度,了解孩子“早恋”背后的原因;采用平等对话、适时引导的方法,寻求应对孩子“早恋”的最佳方法。电影中,当朱莉情绪激动从学校跑回家,母亲问其原因时,朱莉直接和母亲坦白说布莱斯要吻她。母亲知道后,并没有大发雷霆、刨根问底,而是尊重朱莉,给予孩子空间与爱,不伤害女儿的自尊心和她内心那份宝贵的情感。
再次,父母要学会审视孩子“早恋”的背后原因,看到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更多的情感支持
很多“早恋”的孩子,是由于家庭缺少足够的温暖,或是亲子关系出现裂痕。如果孩子平时在家长面前很少得到肯定和表扬,情感的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就很容易在家庭以外的环境寻找满足和替代品,而这时异性的同龄人往往就成为情感寄托。因此,当孩子“早恋”了,家长应该反省自己在家中是不是疏于陪伴孩子,没有给予孩子及时的肯定与表扬,孩子没有在父母这里感受到爱,情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从而转向年龄相仿的异性。
电影中,朱莉的家庭成为她坚实的后盾,父母给予她足够的情感支持。当遇到难以解决的情感问题与情绪波动时,她可以随时找父母倾诉,帮助他们平复心情,以减少恋爱带来的情绪波动。当孩子出现“早恋”情况时,父母要知道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看到孩子内心的情感需求,像朱莉的父母那样拥有一颗宽容的心,理解孩子的心动。
最后,父母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建立理性的交往距离,避免受到伤害
“早恋”既然是一种无法完全避免的现象,那么堵、打压都不是最有效的方式。面对“早恋”,父母不要过度着急,切记不要发火,切忌说一些难听的话来刺激孩子,那样会适得其反。面对孩子的“早恋”,父母需要和孩子平和、顺畅地沟通,与其一起探讨什么是爱。
爱情与友情的区别是什么?两性之间的适度交往行为与距离是什么?约定一些交往原则和底线,并达成共识。朱莉因施工队砍伐了梧桐树而悲伤沉默时,父亲画了一棵梧桐树送给女儿,并对女儿说:“我希望你永远不要忘记在上面的感觉。”朱莉感动得热泪盈眶,紧紧地抱住了爸爸。当朱莉看到画中的梧桐树不再哭泣时,她开始第一次反思:我对布莱斯的感觉还和以前一样吗?朱莉的父母对孩子的感情没有急功近利地否定、说教与灌输,而是包容与引导,让孩子自己从中思考并成长。
作为家长,不要刻意地去“说教”,而应该引导、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以一种平和的态度帮助孩子去客观理解情感、去理性分析行为、去理智对待他人。
如何进行正常的异性交往,就要把握好异性之间交往的度。父母应告诫孩子异性交往的程度和方式要恰到好处,应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既不交往过密,又没必要过分回避,只要做到心中无愧,言行要留有余地,不能毫无顾忌。如果谈话中涉及两性之间的一些敏感话题时要回避,交往中的身体接触要有分寸,不能过于轻浮,也不要过于拘谨。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怦然心动的时刻,正如《怦然心动》中的台词:“有人住高楼,有人住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有知。”对于青少年内心美好的情感,与其压抑,不如正视,因势利导,让他们从小就对爱情有一个美好的认识和期待,对未来幸福生活有美好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