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去除的担心
作者: 刘伟淦林某(以下简称林),男,18岁,高三重点班学生,独生子,家庭情况良好。其本人初中是班长,考高中时以仅落后几分的成绩未考中市重点高中,现就读于县重点高中重点班。
林自述自初中开始由于担任班长,经常要向班主任反映汇报工作情况,而班主任是位年轻的女教师,自己在汇报工作情况时显得拘束,心跳加快,脸也会变得通红。一次班上有两个学生打架,林向班主任反映情况,渐渐地担心自己也会犯同样的错误,甚至在向班主任反映情况的过程中担心向她非礼,当然他自己一有这种想法就马上自我克制,暗叫自己不要这样想。过后这种体验越来越频繁,而林都通过压抑想法试图摆脱,但并不成功。
到高中时,林怀着一种失落的感觉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学习成绩在重点班中处于中上水平。而这时他的各种担心更多且更频繁了,当看到或听到一些违法案件,甚至一听到学校的处分决定,竟莫名其妙地担心自己也可能会犯同样的错误。他曾请教过心理科医生,用橡皮筋绑在手上,一有该症状时就弹一下,一开始有一定效果,症状减轻时成绩也有进步。可是随着高考的临近,学习的紧张,他的症状有所加重,并且开始在担心症状出现时伴有头痛的感觉,而且越来越频繁。但到医院检查又没有发现生理上的疾病。林在考试时由于担心做错而反复检查同一道题,经常导致考试时间不够而失利。
强迫症的初步诊断
根据林的情况,初步可断定他有强迫症。所谓强迫症是指以强迫症状为特征的神经症。它具有三个缺一不可的特征:一是患者体验到思想或内在驱使是他自己的,是他主观活动的产物,但他有受强迫的体验;二是主观上感到必须加以意识的抵抗,这种反强迫与自我强迫是同时出现的;三是有症状自知力,即患者感到这是不正常的,甚至是病态的,至少患者希望能消除强迫症。
强迫症分为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林担心会犯错误,会做违法乱纪的事,这是强迫担心的具体表现。而后来他在考试时有反复检查同一道题的行为是强迫行为。
揭开强迫的面纱
林的强迫担心与他的早期经历有关。
初中阶段的林正处在青春发育阶段。处在青春期发育阶段的中学生,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极为不平衡,极容易造成矛盾,内心激荡又难以表露。如果这个时期处理不当,极容易出现压抑、焦虑和抑郁等情况。林在这个时期伴随着担心,渐渐地形成了强迫担心。到了高中,面对新的学习和竞争环境,林的症状有所加重。
针对他后来一有强迫担心就头痛,我问林:“你的头痛只是在产生种种担心时才出现吗?”
林:“是的。我还去医院做了检查,却没发现有疾病。”
我:“嗯。但我相信你的头痛是真的存在的。”
林的眼睛马上像会放光一样,急忙点点头表示赞同。
针对这种情况,我分析这与他在以前的一次出现较强的强迫担心时,碰巧其他原因引起头痛或心理压力过大有关。
林如释重负地“哦”了一声。听到
他的那一声“哦”,我知道林又向成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顺其自然
“老师,那我该怎样消除这种强迫担心和强迫动作呢?”林问,“弹橡皮筋的方法在以前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现在随着高考的临近,这种方法又不灵了。”
我在向林分析了弹橡皮筋针对不同程度强迫症的疗效差别后微笑着问他:“你知道什么是杞人忧天吗?”
林愣了一下说:“杞人忧天?应该是……不根据客观世界而凭空担心。”他慢慢地说,突然他又急切地说:“老师,你是说……”
我微笑地注视着他:“你觉得呢?”
林:“好像有点,嗯……”
我点了点头:“我也会有很多担心。”
他愣了。
“假如我脑子里突然出现你骂我或打我的想法,会真的发生吗?”我笑着问。
“老师,你真会开玩笑。怎么会呢?再说,你那么好,我和你无冤无仇……哎,老师……”
“嗯”,我点了点头说,“一个错误的事实,比如你所说的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它并不只是有这种想法就会发生,它还和人的本性、外界客观事物、实际行动等情况有关。”
林点点头:“嗯……”
“人的大脑每天都会接收、处理很多外界信息。对于只是基于大脑处理信息而产生的各种担心,在没有后期计划、行动的情况下,你的那些担心又能把你怎么样呢?”我说,“既然如此,不如对自己说,反正那些担心不能把我怎么样!根本不会造成什么后果。随它吧。”
林:“反正那些担心不能把我怎么样!根本不会造成什么后果。随它吧。反正那些担心不能把我怎么样!……”
“老师,那我的头痛怎么办?”林问。
“刚才我不是和你分析了头痛原因吗?”我说,“有点像条件反射。最开始只是你自己认为头痛是强迫症引起的,偶然的头痛被你当作必然的头痛了。久而久之一有强迫症就伴随头痛了。你去医院检查不也没有发现什么身体上的疾病吗?既然不是身体真正有什么疾病,你又何必在乎吗?”
林沉默。
“你不妨对自己说,既然不是身体真正有什么疾病,不管它。”
“嗯 ……既然不是……身体真正有什么疾病,不管它。”
林正在一步步走向成功。
为所当为
在第二次咨询中,我在引导林进一步把想法与行为分开对待的基础上,主要引导学会转移注意力,落实在行为方面。比如如何调整学习计划,把学习计划制订得细致一点,同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等等。因为有事可做、按部就班地做事可避免空想,达到转移注意力的目的。

我还教林一套呼吸放松训练方法,既可缓和紧张压力又可转移注意力,对他的强迫症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针对林的考试强迫检查行为,我与林一起探讨分析学习基础存在的不足,对存在的学习问题具体化并进行针对性的巩固,从而建立考试信心;在平时和考试时进行放松训练,减轻心理压力;进行积极自我心理暗示等。
在第三次咨询时,林反馈头痛已有所缓解,而出现强迫担心时也没以前那么紧张了。反复检查试卷的行为也有所减少,并感觉有信心面对。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共同探讨一些具体的巩固训练方法,比如挑选哪些音乐,深呼吸的环境选择、次数,考试结果的正面反馈等。
思考与总结
我在整个咨询过程中并没有给林服用“灵丹妙药”去消除强迫症,而是用认识领悟疗法和森田疗法,帮他分析引起强迫症的根源和性质,引导他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呼吸放松训练是为了让林缓解紧张压力,转移注意力,使林不会老是在担心“我该怎么办?” 体育训练和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也是为了使林避免无所事事而陷入各种担心中,起到转移他注意力的目的。
对于林以前用橡皮筋的行为治疗方法,我也没去重复,主要是考虑林的症状是经历了多年的“顽症”,而林正处在学校的集体环境中,他有可能担心招来其他同学的异样目光,治疗时躲躲闪闪的,从而会使治疗效果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