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缓解产后不良情绪
作者: 许莹小美性格乐观开朗,夫妻恩爱,婚后顺利怀孕,于2022年年底顺产一子,全家人都沉浸在喜悦中。丈夫是一名程序员,工作繁忙,经常加班。家中由婆婆和月嫂负责照料小美和婴儿,婆媳关系和谐,家庭幸福和睦。
两周后,小美感觉身体疲惫,精力不足,便将婴儿交给月嫂带睡。过了一段时间,小美发现睡眠充足后,疲惫感还是无法缓解,而且心情压抑,整日闷闷不乐,甚至偶尔会无缘无故地哭泣。婆婆为了哄小美开心,给小美买了很多她喜欢看的书籍,小美也试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但是发现自己对以前热衷的活动完全失去兴趣。
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小美也无法获得幸福感,还时常质疑自己当母亲的选择是否正确。对待孩子也缺少耐心,经常发脾气,暴躁和内疚的情绪把小美折磨得快要崩溃了。
其实,产后是一个心理错综复杂的时期,既有迎接新生命的喜悦,也有家庭角色转换的适应,还有来自家庭重新分工的纷扰,这些都会对情绪带来一定的影响。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女性分娩后,都会遇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困扰,甚至出现睡眠问题、各种不明原因躯体问题等。
产后为什么容易出现情绪问题
● 生理变化影响。女性分娩之后,体内的激素水平出现急剧变化,同时,伴随伤口的疼痛、体能恢复的缓慢、产后脱发等现象,这些变化均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 角色适应不良。孩子出生后,对于新的家庭角色不适应或转换较慢都会对情绪产生影响。育儿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新的责任和挑战可能会导致新手妈妈的压力和焦虑加剧。
● 睡眠状况不佳。新手妈妈可能会出现睡眠不足的情况,毕竟新生儿需要夜夜哺乳和照顾,这将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导致身体疲惫和情绪不稳定。
● 缺乏家人关心。随着宝宝的到来,全家人都沉浸在迎接新生命的喜悦中,往往容易忽视产妇的感受,尤其是丈夫的忽视,是产妇产生不良情绪的重要原因。
认知行为疗法缓解产后不良情绪的调节策略
以下是一些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情绪调节策略,有情绪问题的产妇及家属可以参考。
1观察和记录负面思维模式
记录下自己常常出现的负面想法,比如“我做不好这个妈妈的角色”或“我没有能力应对这么多责任”。
注意负面思维模式在何种情况下出现,是否有特定的触发因素。
2挑战负面思维
质疑这些负面想法的合理性,并尝试寻找更客观、更合理的解释。例如,反驳“我做不好这个妈妈的角色”的想法,提醒自己过去取得的成就或积极的反馈。
将负面思维转变为积极的自我对话,例如告诉自己“我正在学习和成长,没有人是完美的”或“我可以给孩子带来爱和关怀”。
3培养积极的自我对话
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用积极、宽容和支持性的语言对待自己。例如,对自己说“我做得很好,我正在逐步适应新角色”或“每个妈妈都会面临相似的挑战,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提醒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并将焦点放在自己的努力和成长上。
4寻找证据
当负面思维出现时,反思是否有客观的事实依据支持这些负面想法,还是它们只是基于主观感受而产生的。
寻找与负面情绪相对立的证据,例如回顾自己的成功经历、积极的亲子互动,或他人的鼓励和赞扬。
5设定合理目标
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的可行步骤,以逐步实现。例如,设定每天给宝宝一段专注的时间,或每周安排一次自我关怀的活动。
确保目标是合理和可实现的,避免给自己过高的压力。逐渐取得小的成就会增加自信和积极情绪。
保障产妇生理需求,提供社会心理支持
除了上面提到的心理调节外,一些生理需求的保障和社会心理支持也必不可少,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保证充足睡眠。当孩子频繁夜醒时,作为新手妈妈很难保证足够的睡眠,日积月累,睡眠不足会严重影响产妇身心健康状况。这时需要根据婴幼儿睡眠状况,调整产妇作息安排,确保产妇有足够睡眠。
二是保持营养均衡。良好的饮食、均衡的营养对于情绪改善和哺乳有显著效果。可以选择多吃一些营养价值高的食物,特别是富含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蛋白质和铁的食物等,以保持身体健康和情绪稳定。
三是进行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减少身体压力和紧张感,对体力恢复和器官复位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尝试做一些简单的瑜伽、散步、产后体操等温和的运动。
在为产妇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方面,丈夫及其他家属应该在这个阶段表现出耐心和理解。丈夫应该倾听产妇的烦恼,并与她共同分享育儿责任,分担家庭事务的压力,营造一个相互合作、支持和理解的氛围。同时,亲朋好友也可以担当重要的角色,通过关心和询问,帮助产妇表达自己的感受,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此外,寻求专业帮助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产后康复专业人员或心理工作者可以提供更深入的倾诉和交流,帮助产妇厘清思绪、缓解不良情绪,并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参加产后支持小组或社区活动,与其他产后妈妈分享经验和感受,互相支持和帮助,也是一种有益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