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唤醒你的正能量

作者: 张佳琳

大学生,唤醒你的正能量0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竞争的“内卷化”,大学生的环境适应、学习、人际交往、恋爱以及求职,都可能会成为压力源,这些压力会使大学生的幸福感降低,甚至觉得人生没有意义。

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和压力管理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很多时候,我们都忽视了这与生俱来的内在的积极天性。

当我们唤醒出这种内在的正能量,就可以从消极悲观的感受中脱离出来,想象力、创造力会源源不断,会感到压力减轻,也更愿意与人交往,并且更具有行动力,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也比较主动积极。

大学生怎样才能唤醒出这种正能量呢?

培养自己的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简单来说,一个人幸福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主观感受,即主观上如何评价自己的生活。

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与疲劳、睡眠质量、安全感息息相关。

过度的疲劳会使人的幸福感降低,培养自身的主观幸福感,大学生首先要平衡好学习、娱乐、休息的时间,不让身体过度劳累。当身体发出疲劳的信号时,如“起床2小时后就又困又乏”“乘车时睡着坐过站”“对任何事都很快就感到厌烦”等,要警惕身体是否正处于疲劳之中。

其次,要保证睡眠质量。睡前不长时间玩手机,不喝刺激性饮料,不做剧烈运动。如果失眠严重,夜里醒来好几回,或对安眠药物产生了依赖和成瘾性,不建议自己处理失眠问题,应尽快就医。

最后,要提升自身的安全感。心理学者认为,安全感是个体对可能出现的威胁其身心健康等危险因素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事时的有力或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感。简言之,安全感就是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

具有安全感的人会感到被人喜欢、被人接受,对他人宽容、友好,为人开朗积极,勇于面对现实。缺乏安全感的人则往往感到孤独、没有归属感,对他人抱敌视态度,有悲观倾向,容易自卑。

安全来源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

从外部来说,一方面,大学生要把重心放在学业和将来的事业上,巩固知识和物质基础,获得学习和收入上的安全感;另一方面,要经营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发展稳定的人脉关系网络,获得情感与社会关系上的安全感。从内部来说,一方面要保证身体健康,获得身体上的安全感;另一方面要自我肯定和自我接纳,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同时要不断提升自己,变得更优秀、有竞争力,获取自己心理上的安全感。

提升人际关系中的参与感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持幸福感的关键,而判断人际关系是否良好的一个重要依据是,个体在这段关系中参与感的高低。参与感高,幸福感就高,参与感低,幸福感就低。大学是个体由学生转变为社会人的一个过渡时期,大学生尤其需要关注自身的人际关系,学习与人相处,提升参与感,从而获得幸福感。

1审视自己的人际关系网

大学期间的人际交往普遍要比中学时广泛,其中肯定不乏泛泛之交、点头之交。大学生在搭建自己的人际关系网时,要审视关系的质量,不要只关注数量。一旦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就很难深入发展一段关系,人际关系中的参与感必然会降低。

2多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关系中,有表达才有情感的交流,有情感的交流才能产生参与感。

人际关系中最常见的表达是语言表达,在语言表达中有两种人,一种是不主动说话,一种是主动说话。笔者不建议大学生做第一种人。只有勇敢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才能让对方了解你是什么样的人。了解之后,就能跟你一起互动,给你相对应的反馈。不要担心这个反馈是正向还是负向的,不论是什么样的反馈,都比没有反馈要好。

对于亲密的人,比如父母,大学生往往会忽略和他们之间的交流,尤其是离家到外地去上大学的,和父母不能经常见面,关系中的参与感会大大减少。大学生可以与父母约定,每周在一个固定时间进行通话,每次8~10分钟,分享最近发生的事情,抒发自己的情感。时间虽然不长,但也有助于调节我们的情绪,让心情变得更好,产生幸福的感受。

让自己不断获得成就感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认为,幸福的感受由几个相互交织的要素构成,其中之一就是“成就”。

大学生口中的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其实往往正是成就感缺乏而产生的焦虑,感觉自己没有出类拔萃,没有获得引以为傲的成绩而压力倍增,感觉时间一点点流逝而自己只能干着急。

笔者认为,并不一定只有做成一件大事才能算有成就感。大学生也没有必要强迫自己一定要干好一件大事,使自己一下子产生巨大的成就感。把学习和生活上的事情一点一滴地做好,不断从小事当中获得成就感,最后也能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变得更自信,更积极乐观。

大学生在设立目标时,可以把目前难以实现的长远目标分成一个个短期目标,甚至可以再分成每天具体的小目标,这样就找到了实现目标的抓手,每天完成小目标后及时记录,以后遇到困境时翻回来看看也能提供心理支撑。

比如说,你希望某一学科在期末获得95分以上的好成绩,那么你的第一个小目标就可以是在上课时尽可能积极与老师互动、尽可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如果你答对了老师的问题,并因此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你会感到喜悦,以后会更乐意回答问题,这样的互动多了,你自然会对这门课非常用心,期末获得好成绩的概率就会提高。由此你也会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自信心也就随之增强了。

假如现在你对大学生活不满意,悲观消极,希望积极心理学能够帮助你逐步走向乐观,拥有良好的心理能量。当有一天,你成为了一个有力量的人,你会展现出更多的宽容、包容和理解,进而创造并拥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拥有更幸福的人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