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关于足球的哲学课
作者: 牛东平大学期间,我偶然听一位老师说起,体育教育里最缺体育哲学的课程,我非常认同。不是所有人都会成为职业运动员,大多数人只是为了从某项运动中收获乐趣和成长。在大学体育课上,如果从头到尾只讲授技术,在我看来,这就把一项运动限制在了身体的层面,忽视了它与生命的深度融合。尤其是像足球这样内涵丰富的运动。
所以,我一直在构想一堂关于足球的哲学课,这堂课能够面向所有人,不论他们是否接触过足球。这堂课首先会追问:关于足球,我们究竟知道多少?当我们谈论足球时,我们都在谈论些什么?我们真的认识足球吗?
放在货架上的足球,不是我们谈论的足球,那只是一个商品,不具备足球的本质。只有在被人踢,滚动起来的时候,它才真正成为足球——足球的本质与灵魂,来源于与人的互动。
我们常会关心足球场上的比分和输赢,小组是否出线、积分多少、有没有获得冠军等。严格意义上讲,这些也都不是足球,它们只是足球的“显相”,是二手的材料。就像大海之上升起的各种云雾,但云雾并不是大海本身。
真正的足球,无法被认识和观看,而只能被体验。也就是说,你得让它滚动起来,形成一条属于你的运动轨迹,你才算是接触到了足球本身。
那足球本身又意味着什么?
它首先是一种游戏,输赢是这个游戏的规则。这一点至关重要。人首先要全身心投入游戏,然后在游戏中争取胜利,而不是一开始就功利性地为了胜利,忽略了游戏精神。所有不是游戏的足球,都是被歪曲了的足球,它掩盖了足球的心性,甚至不是足球的“显相”,而是假象。
在足球这个游戏中,有四种关系很重要。
第一种是人与物的关系。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要接触足球这个外来物体,要对足球“迎来送往”。这需要一种身体的亲和与柔和,要与足球建立亲密关系。
第二种是人与大地的关系。人在奔跑、跳跃或者起脚的时候,支撑脚该如何放置,如何有力蹬地,如何保持身体平衡,这些都是人与大地的关系。建立这层关系需要身体扎根在大地上,要脚踏实地,不能飘忽,脚下无根。
第三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与队友配合,与对手对抗。队友之间,要利用足球进行有效的配合,要有眼神交流,要呐喊,要挥手,要跑位,要心有灵犀,这些都是足球中的人际关系,为的就是有效遏制游戏中的对手。
最后是人与自己的关系。你要去享受自己的野性与创造力,也要严于律己、遵守规则、合理地运用自己的身体与智慧。是拼搏、坚持还是放弃,是战斗还是投降?这都取决于人与自我的关系。
这四种关系每时每刻都融合在一起,共同组成了一场快乐的生命实践。在足球里,人可以充满激情地自由应用这四种关系,甚至把它们提升到艺术的高度。足球中的这四种关系,或许就是足球的哲学。
(樱 杰摘自微信公众号“澎湃新闻评论”,刘 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