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少年”主题书单
编者按:当少年的逐梦脚步踏入科技的浩瀚宇宙,会绽放出怎样的光芒?当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理性智慧与“六一”国际儿童节的天真烂漫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引擎,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所在。本期“金台书苑”栏目特推出人民日报出版社“科技与少年”主题书单,致敬科研一线默默奉献、不懈探索的科技工作者,他们用智慧和汗水为少年们点亮了科技的明灯。愿少年们能以科技为翼追逐梦想,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记忆里的“两弹一星”》
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 编著 /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

“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不仅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更铸就了一种崇高的革命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为更好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让历史记住科技丰碑,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在同名情景宣讲课的基础上,经部分“两弹一星”事业亲历者指导,用讲故事的形式,以通俗易懂的行文风格,精心编写了《记忆里的“两弹一星”》。全书由40多个故事组成,如《钱学森的求救信》《“失踪”17年的王淦昌》《扎根马兰基地的传奇司令》《周光召与九次运算》等。翻开该书,可以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感受为国家荣誉、民族尊严而拼搏的英雄的豪情壮志。
《我为什么爱科学:院士讲给孩子的故事》
新京报社 编著 /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

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一系列思维方式、一套研究方法。它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无数未知之门,让我们得以深入了解自然的奥秘、拓展认知的边界。
这是一部面向青少年读者的科普读物,为院士系列丛书的第二部。内容分为“院士开讲”和“科学人生”两部分,“院士开讲”部分,院士从各自领域出发,采取图文、视频的方式,让广大青少年近距离接触前沿科技知识,内容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地球能源、交通等学科的重要主题;“科学人生”则记述了8位院士走上科研道路的点滴瞬间,展现先辈追求科学真理的心路历程,包括《金涌:要在青少年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刘嘉麒:以火一样的热情从事火山研究》《汪景:半个世纪“追太阳”》《卢春房:科技报国的铁路人》等篇目。此外,文末精选学生感悟随笔,以增强互动性。
《从好奇到思考:5分钟读懂科学家小史》
骑象编委会 编著 /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

这本书涵盖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医学、史学、工程学、计算机等多门学科知识,有助于综合提升孩子的科学素养,多角度拓宽孩子的知识结构,带给孩子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全书精选46位在不同领域对人类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古今中外名人,从探索世界和改变生活两个方面分成上下两册,以时间顺序展开故事线,讲述他们的成长过程、相关研究、科学成就,让读者5分钟就能了解一位科学家。创作团队精心绘制230幅手绘彩图,生动还原科学发现精彩瞬间。通过丰富的画面和有趣的表达方式,将硬核的科学知识软化,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相关科普知识。同时,以轻松有趣的笔触,将科学家们难能可贵的“科学精神”呈现给孩子,启发孩子从好奇到思考,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帮助他们找到人生偶像,树立少年志向。
《科技少年日记》
李翊 编著 /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

这套丛书是国内首部计算思维科普故事书,旨在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书中拆解了计算思维的五大核心思维(抽象思维、算法思维、分解思维、归纳思维、评估思维)和十种分析方法。该书作者为猿编程创始人李翊,他以独特的日记视角,通过10个引人入胜的校园故事和“计算思维知识”板块,引导孩子学会把计算思维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并能科学、高效、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全书没有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真实可感的校园生活与科技实践,让量子计算、机器人编程等前沿知识变得触手可及。书中既有实验室里的头脑风暴,也有田野间的科学发现,更藏着每个孩子都可能经历的科学顿悟时刻。当少年开始用科技的眼光观察世界,每一次提问都可能是改变未来的起点。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冲出蓝星》
逆光飞行 著 /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

这本书通过“兔子”这一独特视角,生动描绘了中国航天事业从艰难起步到广阔星辰大海的辉煌历程,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挑战与奇迹的科技世界,将教育与娱乐完美结合,引导青少年读者关注国防科技,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接受爱国情怀的熏陶。
书中不仅描绘了种花家在科技领域的辉煌成就,更揭示了逐梦之旅中的种种艰辛。每一处细节都充满智慧与创意,使读者在享受故事情节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科技力量的震撼与魅力。
作者笔下,科技兔们开启了艰苦卓绝的造梦蓝天之旅,大飞船有了,空间站有了,载人航天技术有了,空间对接技术也有了……这场造梦与圆梦之旅,有曲折和成功,更有满满的细节与秘密,一切都在书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