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周刊2025年第11期

人民周刊

人民周刊2025年第11期

半月刊 时政综合

简介

人民周刊杂志(双周刊)于2001年创刊,曾用刊名:人民文摘.本刊从全国最具权威力和公信力的

目录

学习路上 | 新闻日历

·习近平复信中国丹麦商会负责人 据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中国丹麦商会负责人,勉励中国丹麦商会及会员企业为增进中丹、中欧友好和深化互利合作作出新贡献。 习近平指出,从来信中,感受到你对中国的深厚感情和丹麦...

学习路上 | 习近平致信祝贺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

标题 新华社北京5月26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26日致信祝贺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向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 《人民日报》2025年5月27日第1版 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120年来,复旦大学...

学习路上 | “争当爱党爱国、勤奋好学、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少年儿童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未来生力军,少先队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大学校。新征程上,少先队要高举队旗跟党走,聚焦培育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教育引领广大少先队员争当爱党爱国、勤奋好学、...

学习路上 | 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

标题 “今天做祖国的好儿童,明天做祖国的建设者,美好的生活属于你们,美丽的中国梦属于你们。”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最温暖的牵挂。 眼里有光、心中有梦、脚下有路,如今,新时代少年儿童...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同心笃行 携手共赢 共同讲好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故事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温暖的五月,缤纷多彩的初夏盛景激励人们探寻如诗的远方。今天,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中亚峰会上提出“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人民财经 | 章读懂中国经济的成长壮大之道

20多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科学阐释“地瓜经济”理论,深刻指出“必须跳出浙江发展浙江,在大力引进各种要素的同时打到省外去、国外去,利用外部资源、外部市场实现更大的发展”。 这一创新理论,不仅指引浙江不断突破瓶颈,实现“省域的浙江...

人民财经 | 新时代民营经济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深入分析了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形势机遇,作出“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

人民财经 | 张彦:破壁者的光影人生

编者按: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长久之...

特别策划 | 理解和推进“第二个结合”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论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 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结合”进行了深刻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

特别策划 | 读懂天下为公

标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为公是古代先贤基于对圣王之世的美好憧憬而提出的政治目标,其中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价值旨归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余年征程中,为实现天下为公、天下大...

特别策划 | 读懂民为邦本

标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

特别策划 | 读懂为政以德

标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

特别策划 | 读懂革故鼎新

标题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的骄傲。传统文化事关一个民族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伴随这种认同感和归属感而来的文化自尊感,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揆诸世界文明史,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绵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

精神谱系研究与传播 | 弘扬科学家精神 矢志创新发展

5月30日,2025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在京举行。活动围绕讲述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藏品背后的故事,展现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践行科学家精神的鲜活形象。活动现场举行了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藏品捐赠入藏仪式,为钱七虎等科学家代表、李四光外孙女...

精神谱系研究与传播 | 程开甲:科学大家与他创建的“小科学院”

标题 每每想起在核试验场区的岁月,程开甲总是充满感情。因为在那里,有他付出的心血和激情,有他事业的辉煌和挥之不去的眷念。核试验研究所成立之初,程开甲根据专业需求,在上级支持下,从全国各地研究所、高校抽调了一批专家和技术骨干。对于他们,程开甲...

精神谱系研究与传播 | 吴文俊:不言退休的“数学机械化之父”

吴文俊对于今天的中国老百姓来说,或许感到很陌生,但是,他对于中国发展,对于中国数学,对于中国科技,对于中国走向世界强国,却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2001年2月19日,是一个喜庆、值得回忆的日子。在灯光璀璨、鲜花烂漫、万人聚集的人民大会堂里,中...

专题报道 | 粤蒙手相牵 爱心暖童心

内蒙古自治区有103个县级行政区,广东省依法治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常务副主任、羊城晚报社原总编辑张宇航的足迹,已经到过85个。一串串足迹,串联起张宇航发起组织的广东草原爱心助学团队与数千名少数民族孩子之间,跨越山海的深厚情谊。 从1996...

专题报道 | 一生守初心 用爱筑童年

安慧霞和孩子们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她扎根幼儿教育,始终把孩子的微笑和教师的成长放在心头,如今已有34年。从手把手带孩子的年轻教师,到带领九所园区的集团总园长,她不断探索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创新构建老园带动新园、中心辐射周边的集团化治...

关注 | 桂林:绘就漓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画卷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广西桂林漓江如诗如画,是全球最美的15条河流之一,也是国家重点保护的13条江河之一。 今年“五一”假日期间,桂林旅游市场持续火爆,共接待游客612.11万人次,同比增长26.90%;旅游总收入达63.66亿元,同...

论坛 | 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案例库建设的实践策略

数智化时代下,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202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强调了要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近年来,学界研究多围绕“人工智能+思政”进行,关于人工智能赋能思政...

论坛 | 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的探索及思考

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的重要历史见证,北大红楼承载着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使命。为深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立足北大红楼这一革命历史地标,创新组建“北大红楼新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该服务队通过系统借鉴国内外志愿...

烽火战旗扬 | 勇士血流尽 宁死志不屈

荣誉战旗名称:青口十八勇士 授旗时间:1941年3月 授旗时战斗序列:山东军区第115师教导2旅6团1营1连 授旗领导机关:山东军区 授旗前后主要战斗序列沿革:前身为1928年7月22日平江起义后成立的红5军13师4团1连;1928年9月,...

“长城之子”话长城 | 被历史湮没的中山长城

1985年3月22日,是个星期五,中午我们从大龙门堡到怀来县政府。上班后,办公室李同志说有解放军报的两位记者来等我们,等了一周就走了,说还有一个女同志带个小孩。我想肯定是我妻子带着女儿来了。我忙问在哪儿,李同志说,也走了,小孩有病,到北京去...

金台谈艺 | 中国画与中国精神

作者简介陈传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美术史论家、美术评论家、博士生导师、人文学者、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人民周刊》新时代美术高峰课题组、中国画“两创”课题组专家成员。中国画的发展不能失去民族艺术主体性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中国画创作中...

金台谈艺 | 书法,笔锋上的文明史诗

图为罗杨。 墨染千年事,笔书万古情。书法里蕴藉着东方的智慧与力量,承载着绵延不绝的中华文脉,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无愧中华文明之瑰宝。 西方文明用字符线性逻辑构建理性世界 东方智者以书法搭建起意象思维的殿堂 在殷墟龟甲兽骨的裂纹深处,在敦煌...

随笔 | 从关帝庙到周口港

图为河南周口中心港港口码头。 站在河南省周口市中心的关帝庙大门前,望着对岸滨河公园的花红柳绿,望着一拨拨悠然晨练的人群,望着公园旁隐约可见的大铁牛……我蓦地忆起当初陪父亲来关帝庙游览,途经那儿的情景,心里不禁感慨万端。 时间真快啊,转眼32...

随笔 | 《灶台物语》与《漫话成语》首发

今年是中国著名漫画家英韬先生诞辰100周年。5月21日,由《讽刺与幽默》报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委会、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人民日报出版社等单位支持的“纪念英韬先生百年诞辰英韬漫画展”在人民日报社神州书画院开幕。人民日报出版社总编辑丁丁,...

随笔 | 用漫画绘就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

在万物并秀的孟夏时节,我们相聚于人民日报社神州书画院,以“漫画展陈、新书首发、精神研讨”三重文化盛宴,共同致敬中国漫画界的杰出旗手——英韬先生。 英韬先生的一生,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一生。作为《讽刺与幽默》报的开创者,他以70年如一日的创作热...

随笔 | 人物散文的名家名篇

标题 我抚摸新寄来的《留恋的张望:副刊主编与文化名家》一书,望着装帧精美的封皮,内心感慨丛生。这是作家李培禹兄新出版的一部人物散文集。在书后的《想念一个人》(代后记)中,培禹兄提到,我们共同的良师益友赵庆培老师曾经鼓励他:“今后要多写人物散...

金台书苑 | “科技与少年”主题书单

编者按:当少年的逐梦脚步踏入科技的浩瀚宇宙,会绽放出怎样的光芒?当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理性智慧与“六一”国际儿童节的天真烂漫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引擎,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所在。本期“金台书苑”栏目特推出人民日报...

双语桥·邂逅中国 | 穿越时空的冼星海大街

标题 在我的家乡阿拉木图市,有一条以中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命名的街道——冼星海大街。在它不远处,还有一条以哈萨克斯坦音乐家巴赫德让·拜卡达莫夫命名的街道。两条平行的街道,记录着两位音乐家在战争年代结下的患难之谊。 让我们将目光投向2...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