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火”有不同牛黄家族药物面面观
作者: 张莎陵“上火”属于中医热症范畴。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失衡、五脏功能失调,会导致内火旺盛,引发咽喉和牙龈肿痛、口舌生疮以及便秘等“上火”症状。除调整饮食外,患者可根据病情使用药物“祛火”。
生活中,很多患者出现便秘等“上火”症状时,常不经诊治便自行服用牛黄解毒丸。事实上,在牛黄家族药物里,除了“大哥”牛黄解毒丸外,还有牛黄上清丸、牛黄清胃丸、牛黄降压丸、牛黄清心丸这“四兄弟”。牛黄类药物虽都具“祛火”功效,但其适应证却各有不同,并非都适合用来“祛火”通便。
牛黄解毒丸
此药由人工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和甘草组成,可清肺热、胃热,适用于火热内盛引起的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不适。许多有便秘问题的朋友常服用牛黄解毒丸或牛黄解毒片。
但需要注意的是:牛黄解毒丸的主要功效为“解毒”,对热毒引起的局部炎症如痤疮、咽喉炎的疗效显著,通便能力较弱。同时,该药只适合实火引起的便秘,不适合气虚、阴虚导致的便秘。
牛黄上清丸
此药的成分除人工牛黄、大黄外,主要为具有疏风散热功效的药材,如薄荷、菊花、白芷、川芎、栀子、黄连、黄柏、荆芥穗等。顾名思义,“上清丸”对于上焦(头面部)火盛引起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使用该药缓解头晕目眩等不适。便秘伴随目赤耳鸣、咽喉肿痛等症状的患者可以使用该药,但虚证便秘患者、习惯性便秘患者不适合服用牛黄上清丸通便。
牛黄清胃丸
此药的主要成分为人工牛黄、大黄、菊花、麦冬、薄荷、石膏、栀子、玄参、番泻叶、黄芩、甘草、桔梗、黄柏、连翘、牵牛子、枳实、冰片。牛黄清胃丸能够清胃泻火、润燥通便,对于伴随口臭、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症状的便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牛黄清胃丸可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使用。后者可调节肠道菌群、补充有益菌并抑制肠道内有害细菌生长。两者联用能调和肠胃,改善腹泻和便秘症状。
牛黄降压丸
此药的主要成分为人工牛黄、羚羊角、珍珠、冰片、水牛角、黄芩、黄芪、党参、白芍、川芎、决明子、甘松、薄荷、郁金。该药能够清心化痰、平肝安神,可清肝火。
牛黄降压丸可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能够缓解头晕目眩、头痛失眠、烦躁不安等症。此药不含泻下成分,不适合便秘患者服用。
牛黄清心丸
此药中的牛黄、雄黄、黄芩、朱砂、羚羊角具有豁痰解毒、清热泻火之功效,配合能够开窍醒脑的麝香、冰片;可以益气养血、健脾开胃的人参、茯苓、白术、干姜、大枣、阿胶等,具有清心开窍、豁痰定惊的作用。
“清心丸”顾名思义,主治心火和神经系统症状,适用于风痰阻窍所致的痰涎壅盛、神志混乱、谵语抽搐等症,可降血压、抗血栓。便秘伴随心悸、失眠等心火症状的患者,可以选用该药。
最后提醒您:牛黄类药物虽然都可“祛火”,但功能主治不同,并非都可通便。使用牛黄类药物通便需要辨证用药。同时,牛黄“家族”中的通便药物不可长期使用,否则可能导致肠道菌群紊乱,令人更加难以正常排便。此外,牛黄家族药物不适合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肝肾功能不全和脾胃虚弱的患者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