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与健康2025年第7期

食品与健康

食品与健康2025年第7期

月刊 旅游美食

简介

《食品与健康》杂志是一本倡导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科普期刊。设有饮食文化栏目“天地人谈”、讨论

目录

本刊视点 | “天才”的烦恼

在20世纪80年代的排球场上,中国的郎平、美国的海曼、古巴的路易斯被誉为“世界三大扣球手”。然而,海曼却在31岁时意外倒在了球场上,英年早逝。经医学诊断,海曼可能死于“马方综合征”引起的心血管系统病变。那么,马方综合征是什么疾病?为什么会导...

本刊视点 | 实用建议帮高血压患者健康度夏

许多高血压患者有这种感受:进入夏季后,随着气温升高,血压有所降低,甚至“回落”到正常范围。此时,部分患者认为自己的病“好了”,不需要再继续用药。但事实上,夏季高血压“自愈”只是气温造成的假象。如果患者自行停药会导致血压波动,影响自身健康。 ...

本刊视点 | 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不开颅也能做手术

不少人认为,脑血管一旦“出了问题”,就必须做开颅手术。但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多种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是指在不开颅的前提下,医师通过造影技术的指引,将特殊治疗器械经患者的股动脉...

本刊视点 | 血压过低同样危害健康

高血压是全球第一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于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都具有重大危害。不过,可能多数人并不了解,血压过低同样也会给健康带来威胁。那么,血压“多低”可诊断为低血压?血压过低有什么危害?怎么做,才能“拉高”过低的血压呢? 血压是怎么形成的?...

本刊视点 | 写给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

冠心病严重威胁现代人的身体健康和预期寿命。合理运动是控制冠心病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预防急性发作和患者死亡的重要措施。但需要注意的是,病情稳定的冠心病患者必须进行运动耐量测试,在医师指导下,根据“运动处方”进行科学运动。只有这样,才能通过...

本刊视点 | 这样吃 心“不累”

心血管疾病堪称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者总数达3.3亿,2020年因心血管病死亡的人数为458万。 不良饮食习惯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合理膳食可降低疾病的发生风险。...

食有新意 | 善调饮食让母乳有“质”又有“量”

对于处在哺乳期的女性朋友来说,饮食安排是个“大问题”。新手宝妈既想给宝宝“最好的”,让自己的奶水量足、质好,又因为担心发胖,不愿意吃太多高热量食物和饮用浓汤。那么,怎样安排哺乳期饮食,才能够保证乳汁的分泌量和质量,而且不会导致热量过剩与发胖...

食有新意 | 盘点传说中的养胃食物

胃是消化食物的脏器,若想养胃安胃,避免脾胃不和、肠胃不适,必须从食物着手。部分食物可以通过保护胃黏膜,调节肠胃功能来养胃。本文为您盘点6种“传说”中有益胃部健康的食物,帮您去伪存真,吃出好胃口、吃出好身体。 八珍糕:养胃名方 但想养胃需对症...

食有新意 | 滋阴补肾话食疗

中医认为,肾脏是人体的“先天之本”,对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肾气充足,则人的精力充沛;肾气不足,则会腰膝酸软、体虚乏力。我国自古就有“药食同源”的养生理念。想保护好肾脏,除了适当运动、充足睡眠、定期检查外,还可以在日常饮食中...

食有新意 | 什么细菌会导致“拉肚子”

如果您认为拉肚子不算什么大事,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脱水、继发感染等并发症可能夺走患者的生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腹泻的致死率位列第四,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从病因来看,多数腹泻与细菌感染有关。其中,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副溶血性...

食有新意 | 长期吃素应警惕健康危害

很多素食爱好者认为“吃素能减肥”“吃素可以少生病”,甚至有人将素食当成“健康良药”和“养生秘诀”。但是,“只吃素”真的对健康有益吗?所有人都适合吃素吗?怎样调整饮食内容,才能做到健康吃素呢? 关于素食的两大认知误区 1.素食≠健康 将吃素与...

生活智慧 | 冬病夏治三伏贴增强疗效技巧多

中医自古以来就有“冬病夏治”的理念。冬季阴盛阳衰,虚寒性疾病如哮喘、慢性咳嗽、慢性咽炎等,容易在冬季发作或者加重。夏天,尤其是三伏天的气温高,人体阳气最充沛,虚寒性疾病患者的病情有所缓解。趁此有利时机进行治疗,可以激发体内阳气,减轻冬季病情...

生活智慧 | 甲流不能靠“抗” 治疗、预防全攻略

每年冬春交替时,甲型流感病毒(即甲流)的发病率较高。相较于普通感冒,甲流导致的症状更重,容易引起肺炎、中耳炎、肌炎、心肌炎、脑膜炎等多种并发症。有些人认为无论是“甲流”还是“乙流”,流感也属于感冒,只不过稍微严重一点,自己“抗一抗”也就过去...

生活智慧 | 久坐久躺腰臀疼?实用妙招助您康复

对于很多人来说,久坐久卧是生活的常态。长时间处于不良姿势,难免会导致腰臀部肌肉过度疲劳,引发疼痛等不适。症状严重的情况下,疼痛可能会延伸至大腿、小腿和足部,甚至会引发下肢麻木、行走无力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有这样的困扰,...

生活智慧 | 夏季湿热缠身中医应对有法

夏季天气炎热、空气湿度大,人体容易被湿热之邪侵袭。同时,很多人为了避暑长时间处于空调房里。人运动少、不出汗,湿气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也会导致湿气内生。 因此,不少人一进入夏季就会湿热侵体,出现面部起痘、头发油腻、小便赤短、舌苔黄腻、心烦懈怠等...

生活智慧 | 打呼噜并非睡得香尽早改善有利健康

不少人睡觉时会发出响亮的呼噜声。有些人认为打呼噜是睡得香的表现,但事实并非如此——打呼噜不仅会影响您和家人的睡眠质量,还可能对您的身体健康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人为什么会打呼噜? 入睡后,人的全身肌肉,包括舌头和咽喉等部位的肌肉都会放松下...

生活智慧 | 辨因调养护肺祛咳

咳嗽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症状,常由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异物刺激等原因引起。作为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咳嗽具有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物质的作用,能提醒患者及时就医。对于咳嗽,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仔细辨别咳嗽的病因、类型,选择合适的中医调养...

家人健康 | 影像检查技术“新星”

长期伏案工作导致肩部疼痛,每天敲击键盘导致手腕酸痛,运动中不小心崴了脚……当您因为以上不适到医院就诊时,医师可能会建议您开展“肌骨超声”检查。这项检查对于很多患者来说比较陌生。那么,肌骨超声能检查哪些部位,诊断什么疾病呢? 什么是肌骨超声检...

家人健康 | 小儿肌张力偏高的家庭护理建议

有些婴儿可能会出现肌张力偏高问题。肌张力偏高会影响孩子的运动功能发育,如果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宝宝将来的体态,以及行走、写字等活动都会产生影响。对于肌张力偏高的患儿,除了积极治疗外,宝爸宝妈还要做好家庭护理,通过按摩和康复运动等方式,帮助...

家人健康 | 关于左甲状腺素钠片的4问4答

左甲状腺素钠片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甲状腺素,其结构与人体自然分泌的甲状腺素相似。市售的左甲状腺素钠片有“优甲乐”“加衡”“雷替斯”等,主要用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替代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辅助治疗以及甲状腺肿、甲状腺癌术后的预防性治疗。很多患者...

家人健康 | 发现卵巢囊肿莫要慌了解这些轻松应对

很多女性朋友经体检发现自己有卵巢囊肿时,会感到紧张和担忧。全面了解卵巢囊肿是什么,对健康有哪些影响,能够帮助女性朋友冷静、理性地面对这一疾病。 大部分卵巢囊肿不会“癌变” 卵巢囊肿是指卵巢内形成的,其中充满液体或半固体物质的囊状结构。卵巢囊...

家人健康 | 尿液颜色改变可能是得了啥病

尿液是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的液体废物。虽为“废物”,但尿液对于人体健康却至关重要。尿液的颜色、气味、透明度等,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尿液是淡黄色的清澈液体。如果尿液颜色异常,说明泌尿系统或其他器官可能出现了问题。 正常尿液呈...

求真证伪 | “男”言之隐

“长痘”是个恼人的问题。“痘痘”可能出现在身体的任何地方,如脸上、背上、颈部甚至下体。对于男性朋友来说,下体长痘堪称“男”言之隐——惧怕是“性病”,担心影响自己的生殖健康、性功能等。不少患者因为尴尬不愿意去医院就诊。那么,男性下体长出的“痘...

求真证伪 | 为啥做了CT平扫还需要再做CT增强扫描

胡女士因为剧烈腹痛前往医院就诊。根据医师要求,她接受了腹部“CT平扫”检查。医师分析检查结果后,又安排她再做一个腹部“增强CT”。胡女士不由产生了疑问:不是已经做过CT检查了吗,怎么还要再做一个?医院是不是想多赚钱?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今天,...

长寿乐园 | 老年人做完手术为啥会变“迷糊”

“大夫,不好了,我老伴糊涂了!连自己叫什么都不记得了!”听到家属的呼喊,值班护师立即来到了病房。张大爷今年80岁,昨天刚做完全身麻醉的疝气手术。值班护师在病床前问:“您知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现在在哪?”面对询问,张大爷要么沉默不言,要么胡...

长寿乐园 | 高龄老人应谨防吸入性肺炎

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因为年纪增加、罹患多种疾病,会变得言语不利、行动迟缓,不少人吃饭、喝水容易被噎到、呛到,并咳嗽不止。对于这种情况,家人千万不能习以为常、掉以轻心。噎、呛老年人的食物、水及药品等,一旦被吸入肺部,会将致病细菌带入肺部并导...

长寿乐园 | 缺牙不补会间接影响寿命

牙齿不仅影响面部的美观度,还与寿命密切相关。一项基于全球1万名中老年人的跟踪调查研究显示:牙齿健全者的平均寿命比缺牙者长11.7年。由此可见,“缺牙一颗,减寿十年”这句俗语并非危言耸听。那么,老年人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的牙齿也“长寿、健康”呢?...

长寿乐园 | 老年人跌倒后应该怎么扶

李奶奶在家洗澡时,因为地面湿滑不小心跌倒了。家人听到呼救声后立刻将她扶起,并搀扶到沙发上休息。坐了一会儿后,李奶奶感到腰部剧痛、双腿麻木。经过紧急送医检查,李奶奶被诊断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而且造成了脊髓受压(脊髓因外部压迫导致功能障碍的病理...

新知见闻 | “放疗”八问: 揭秘治疗肿瘤的利器

人们口头俗称的“放疗”全称为肿瘤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法,也是临床常用的肿瘤治疗方法之一。本文将通过以下八问,带您走近这一治疗肿瘤的利器。 问题1.放射治疗能完全清除肿瘤吗? 放射治疗放疗是利用高能射线如X射线、γ射线...

新知见闻 | 磨人的牛皮癣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但它其实不是癣,而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坊间有句戏言:“老大夫专治牛皮癣。”可见该病治疗难度大、患者痛苦大。这种病虽然没有传染性,但是严重影响外貌,而且会反复发作,需要终身治疗,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与...

新知见闻 | 脚疼脚麻原来是这个“管”出了问题

小鹏是一名大学生,喜欢从事野外徒步探险活动。几个月前,他在一次登山探险后,右脚脚踝及脚底感觉疼痛,进而转变为脚底麻木。当时他并未在意,认为这只是普通的扭伤或挫伤,休息休息就好了。 但几个月过去了,小鹏的病情没有减轻。右脚的疼痛、麻木症状时轻...

新知见闻 | “祛火”有不同牛黄家族药物面面观

“上火”属于中医热症范畴。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失衡、五脏功能失调,会导致内火旺盛,引发咽喉和牙龈肿痛、口舌生疮以及便秘等“上火”症状。除调整饮食外,患者可根据病情使用药物“祛火”。 生活中,很多患者出现便秘等“上火”症状时,常不经诊治便自行服...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