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肌张力偏高的家庭护理建议
作者: 林娇有些婴儿可能会出现肌张力偏高问题。肌张力偏高会影响孩子的运动功能发育,如果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宝宝将来的体态,以及行走、写字等活动都会产生影响。对于肌张力偏高的患儿,除了积极治疗外,宝爸宝妈还要做好家庭护理,通过按摩和康复运动等方式,帮助宝宝减轻症状。
什么是肌张力偏高?
肌张力指肌肉在静息状态下的紧张度,它是人体进行正常活动的基础。正常的肌张力表现为肌肉柔软、灵活,可以保持自然的姿势。被动活动肢体时,肢体既不会僵硬抵抗,也不会像布娃娃一样松软无力。肌张力偏高,是指肌肉在静息状态下紧张度过高。
1.具体表现
小儿肌张力偏高的具体表现为:姿势异常,如仰卧时头向后背,肘关节、腕关节呈屈曲状,部分较大的患儿走路时会脚尖着地。患儿的肢体活动受限,拇指内收,双手握拳,成年人需要使用较大力气才能使其张开。牵拉患儿四肢时,可以感觉到明显的阻力。如果用力拉伸,宝宝会因为疼痛大哭。
2.治疗方法
先天性的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后天的脑炎等疾病,可能导致肌张力偏高。目前,临床针对肌张力偏高以药物和手术治疗为主。及时、科学的家庭护理也有助于改善症状。
家庭护理方法
1.保证适度的身体活动
家长帮助宝宝进行适度的身体活动,能起到放松肌肉、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肢体协调性的效果。建议根据宝宝的年龄与身体发育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
例如,对于6月龄以下的宝宝,家长可辅助其进行翻身训练;对于8月龄左右的宝宝,可引导其进行爬行;对于10月龄左右的宝宝,可尝试辅助其站立。但要注意控制活动量,避免患儿过度劳累。
2.做好姿势管理
主动纠正宝宝的异常姿势,有助于降低其肌张力,预防肌肉骨骼畸形的风险。
比如,当宝宝有头部向后仰的表现时,家长可用双手掌心扶住宝宝的头部两侧,将其颈部向上牵引,纠正后仰姿势。抱着宝宝时,家长可以用前臂托住宝宝的头颈,避免其头部悬空、后仰。如果宝宝的双手握拳,家长可以轻轻按揉孩子的大鱼际,慢慢把手指捋直。但是要注意,无论宝宝是坐姿、站姿还是睡姿,都不要让其长时间保持相同的姿势,以免肌肉过度紧张。
3.定期进行抚触按摩
抚触按摩可以让宝宝紧张的肌肉得到放松。家长可以定时给宝宝的手臂、腿部、背部等部位进行抚触。
抚触手臂时,家长可以从宝宝的肩部开始,缓慢而轻柔地推压至其小臂。抚触腿部时,一手握住宝宝的大腿,另一只手缓慢从大腿推按至其脚部。抚触背部时,可以顺着宝宝的脊柱两侧,从颈部向下推按至其臀部。
抚触前,应确保宝宝的情绪稳定、环境温暖舒适。过程中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孩子表现出不适,家长要立刻调整力度和频率。在抚触时播放舒缓的音乐,可以提高宝宝的配合度。
4.饮食营养充足
钙、镁、钾等矿物质,维生素B12、维生素D等维生素,对于修复宝宝的神经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食量和体重变化,监测其营养状况,在医师指导下合理喂养,适时添加辅食和营养补充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