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做完手术为啥会变“迷糊”
作者: 姜建华“大夫,不好了,我老伴糊涂了!连自己叫什么都不记得了!”听到家属的呼喊,值班护师立即来到了病房。张大爷今年80岁,昨天刚做完全身麻醉的疝气手术。值班护师在病床前问:“您知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现在在哪?”面对询问,张大爷要么沉默不言,要么胡言乱语。这可把一旁的家属急坏了——明明手术前挺正常的一个人,怎么做完手术就变“糊涂”了呢?
做完手术变糊涂?
可能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一种老年患者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患者会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障碍、社会活动能力减退等症状,主要表现为:
1.记忆力减退
患者可能遗忘自己熟悉的人、事或者物品名称,记不住近期发生的事,反复询问别人相同的问题。
2.情绪异常
患者有时候情感淡漠,对他人的问话没有反应;有时候过于警醒、易被激惹、烦躁不安、有攻击性,无理由地拒绝常规的医疗护理。
3.注意力障碍
患者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做某件事情时很容易被外界干扰打断,与人交谈时容易走神。
4.睡眠周期紊乱
患者的睡眠周期紊乱,白天和黑夜的作息规律发生颠倒,白天嗜睡,晚上睡不着。
5.执行功能减退
无法独立进行购物、理财、做饭等生活事项。
老年人更容易发生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具体包括:患者自身的年龄、文化程度、既往疾病史等;手术的具体术式、持续时间、麻醉方式和药物、术中失血量等;术后疼痛、贫血、合并感染以及尿潴留、高碳酸血症等术后并发症。
研究发现,以下人群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显著高于其他患者:高龄患者;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既往罹患神经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贫血、低蛋白血症等疾病的患者。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有所下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衰退,加上多数老年人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因此,高龄是导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确定性因素。临床数据显示,年龄超过75岁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是65~75岁患者的3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能治好吗?
一般情况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暂时的,多数患者经过治疗都能恢复正常认知水平,家属不必过于担心。目前,临床治疗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方法是:如果患者<65岁、认知功能障碍的症状较轻,优先选择非药物治疗。对于65岁以上,认知功能障碍症状较重的高龄患者,则要使用药物治疗。
1.康复训练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及时开展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比如,针对记忆力下降问题,可要求患者在规定时间内记忆特定信息,然后回答康复治疗师提出的问题。针对执行功能减退的问题,可模拟日常生活场景,让患者完成买菜等任务。不同患者的年龄、手术类型、具体病情等存在差异,因此必须经过医师的综合评估,确定个性化的术后康复方案。
2.药物治疗
治疗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常用药物有以下3类:
(1)右美托咪定
该药具有镇静、抗焦虑、镇痛、抗心律失常等作用,通常用于手术前后的麻醉诱导和维持。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服用右美托咪定,能够减轻术后疼痛,改善睡眠质量。而且,有研究发现,该药具有神经保护和抗炎作用,有助于减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症状。
(2)氟哌啶醇
氟哌啶醇是一种抗精神病药物,具有抗幻觉妄想、抗兴奋躁动以及镇静等作用,适用于与酒精或苯二氮卓类药物戒断无关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罹患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脑卒中高风险人群和肝肾功能不全者,使用该药需谨慎。
(3)奥氮平
奥氮平也是一种抗精神病药物,具有镇静催眠、抗躁狂、抗幻觉妄想的作用。该药物常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中重度的狂躁症,对治疗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也有一定效果。
3.家属妥善护理
家属耐心、细致的护理有助于稳定患者情绪,促进手术创口恢复,加快认知功能的恢复进程。家属要尽量保持耐心,多陪伴患者,多与患者交流,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让患者有安全感。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适当运动有助于改善大脑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逐渐建立规律的睡眠周期。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保证充足均衡的营养摄入。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的预防建议
为尽可能降低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生风险,医师会采取充分的保护和预防措施。接受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及其家属要积极配合,以保障自身健康。
1.术前准备
在正式开展手术前,医师要全面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如既往病史、手术史、身体状况等;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以降低潜在的风险。
研究发现,手术时间也会对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产生影响。在夜间接受手术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术后睡眠障碍,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更高。因此,医师会充分考虑这一风险,尽量在上午实施手术,避免打乱患者的睡眠节律。
2.术中麻醉与监护
在麻醉方式上,如果条件允许,医师会优先考虑局部麻醉,并严格控制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会随时关注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调整麻醉药物用量,确保患者安全。
3.术后镇痛与护理
手术结束后,随着麻醉药效逐渐消退,创口疼痛会让患者产生应激反应,更容易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因此,如果术后患者感觉疼痛难忍,可及时和医师沟通,采取适当的镇痛措施。护师会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等生理指标,观察手术创口的愈合情况,避免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等并发症。
4.重视心理护理
有研究发现,精神过度紧张和焦虑,可加剧全身炎症反应和术后疼痛,增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因此,即将接受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在手术前应尽量解除心理顾虑,放松心情,以平静坦然的心态接受手术。家属不妨为患者打打气,多聊聊天,让患者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