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调饮食让母乳有“质”又有“量”
作者: 罗娜对于处在哺乳期的女性朋友来说,饮食安排是个“大问题”。新手宝妈既想给宝宝“最好的”,让自己的奶水量足、质好,又因为担心发胖,不愿意吃太多高热量食物和饮用浓汤。那么,怎样安排哺乳期饮食,才能够保证乳汁的分泌量和质量,而且不会导致热量过剩与发胖呢?
食量大、猛喝汤
不能保证“奶水好”
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哺乳期妇女应该“多吃”“多喝”,才能“下奶”。传统的催奶食物有鲫鱼汤、排骨汤、猪蹄汤等。人们坚信“以形补形”的理论,认为这些熬煮成浓白色的汤汁与母乳很像,可以帮助产妇催奶。
事实上,女性产后对水的需求量,的确高于平常水平。分娩导致的血液流失和哺乳,都会提高人体对水分的要求。但长时间熬煮的汤之所以呈现乳白色,是脂肪微粒乳化悬浮在水中的结果。大量饮用这种汤可能会造成乳腺管堵塞。同时,这类汤中还含有大量嘌呤。而嘌呤会通过乳母的乳汁进入婴儿体内,可能导致婴儿出现代谢紊乱。
另一方面,哺乳虽然会提高乳母的饮食热量需求,但并不等于要大幅增加食量,否则可能造成产后肥胖等问题。哺乳期女性如果不能保持健康体重,可能影响心血管健康、睡眠、骨骼健康和心理健康,会导致体能降低与心情低落,令产妇无法顺利地照顾婴儿。同时,如果饮食中的热量和脂肪过多,可能让乳汁中含有大量脂肪,影响婴儿的消化吸收。因此,哺乳期女性的日常饮食热量在孕前基础上,增加1 673千焦(400千卡)即可。此外,哺乳期女性也不可因为想要减肥而刻意节食。如果膳食能量摄入过低,可能影响乳汁的分泌。
食物多样、营养均衡
能够保证母乳的“质和量”
《哺乳期妇女膳食指南》建议,哺乳期女性的饮食应营养均衡,在参考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钙和碘的摄入量。同时,应减少或避免摄入高油、高糖食物,采用低盐低油的烹饪方式,以保证营养素供应,控制能量摄入。
1.充足补充优质蛋白质
研究发现,哺乳期女性摄入的蛋白质数量和质量,会影响乳汁的分泌。如果蛋白质摄入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会减少乳汁分泌量,降低其中的蛋白质含量。鱼、禽、蛋类、瘦肉、大豆及其制品都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哺乳期女性应每日保证从食物中摄入不少于80克的蛋白质。具体来说,哺乳期女性应在孕前摄入量的基础上,每日多吃80~100克的鱼、禽、蛋类或瘦肉,并适当补充大豆及其制品。
2.多补充维生素
乳汁中的维生素水平,如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B1、B2等受乳母膳食的影响。也就是说,如果日常膳食摄入的维生素过少,乳汁中的维生素含量也会相应减少。
建议宝妈在日常饮食中,适量食用动物肝脏、蛋黄、乳制品,多吃深绿色、橙黄色蔬菜,以补充维生素A。常见的各种柑橘类水果、猕猴桃和各种绿叶菜都富含维生素C。此外,全谷类、豆类、坚果和种子类食物富含维生素B1,动物肝脏、奶类等食物富含维生素B2。
3.多补充钙和碘
哺乳期女性对矿物质的需求量有所增加,如果不能足量补充,不仅影响母乳质量,还会影响哺乳期女性的身体健康。哺乳期女性每天通过乳汁分泌的钙大约为200毫克。如果哺乳期钙摄入量不足,母体要动员体内骨骼中的钙储存,进而影响宝妈自身的骨骼健康。同时,哺乳期女性的碘需求量比孕前增加1倍。
《哺乳期妇女膳食指南》建议,哺乳期女性应增加钙和碘的摄入量。具体来说,哺乳期女性每天应摄入1 000毫克钙,240微克碘。牛奶、豆制品、鱼虾贝类和坚果中含有丰富的钙。宝妈除了进行饮食补钙,还要多晒太阳,以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碘盐、海产品都是理想的补碘食物,哺乳期女性可适量食用海带、紫菜、海鱼、海虾等来补碘。但需注意,饮食中不必放过多盐。
4.充足饮水
乳汁的分泌量与饮水量密切相关。哺乳期女性的基础代谢增高,产后容易出汗,会加速水分流失,加上泌乳会消耗身体里的水分,因此“补水”格外重要。宝妈每天的饮水量应比普通人增加500~1 000毫升。除了多喝水,也可以通过饮用清淡的粥汤,多吃水果来补充水分。
上述饮食要求看似复杂,其实只要做到科学搭配肉、鱼、蛋、奶、粗粮、细粮、水果、蔬菜等食材,基本上就能保证充分摄入多种营养素,实现营养均衡。此外,哺乳期女性的日常饮食应该优先选择蒸、煮、炖、焖等烹饪方式,以减少油脂摄入,控制热量摄入,促进消化吸收。
乳房护理、心情调适
同样重要
母乳的分泌受饮食、乳房健康、心理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保证膳食营养均衡外,做好乳房护理、保持心情愉悦,也有利于保证母乳的“质”和“量”。
1.保证乳房清洁、舒适
哺乳期女性的乳头容易皲裂,如果护理不当可能导致乳腺炎。建议选择罩杯合适、柔软舒适的哺乳文胸,减少对乳房的挤压,避免发生乳腺管堵塞。不要频繁清洗乳头,采用正确的哺乳姿势,不要让宝宝长时间吸吮乳头,可以避免发生乳头皲裂。每次哺乳前要洗手。使用防溢乳胸垫的女性应定时对其更换,以免细菌滋生。
2.调整心态、消除不良情绪
产后女性因激素波动、育儿压力、睡眠不足等因素,可能产生焦虑、低落情绪。而良好乐观的心理状态能够促使催产素分泌,保证泌乳量。新手妈妈的家人应给予其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做好生活护理。新手妈妈则应给自己留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多向家人表达自己的需求,不要过于苛责自己,逐渐适应新身份。
3.亲自照顾宝宝,保证亲子互动时间
事实上,刺激母乳充足分泌最关键的“水龙头”是婴儿。部分家庭对于产妇照顾得很好,除家人外,还会聘请月嫂、育儿嫂来照顾婴儿。但和孩子接触时间不足,会影响催乳素和催产素等激素的分泌,可能导致泌乳不足。哺乳期女性应在保证睡眠质量的基础上,多抱抱孩子,多和孩子做亲子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