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牙不补会间接影响寿命

作者: 王旭红

牙齿不仅影响面部的美观度,还与寿命密切相关。一项基于全球1万名中老年人的跟踪调查研究显示:牙齿健全者的平均寿命比缺牙者长11.7年。由此可见,“缺牙一颗,减寿十年”这句俗语并非危言耸听。那么,老年人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的牙齿也“长寿、健康”呢?

缺牙不补确实可能间接影响寿命

很多老年人认为:补牙既需要一定费用,又有疼痛感。而自己年纪那么大了,缺少一两颗牙齿,也不影响吃饭、喝水,不必“花钱找罪受”。但事实上,如果牙齿掉落后不及时修补,会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并间接影响寿命。

1.影响心理健康

(1)影响语言功能,造成社交障碍

声带发出的声音,在没有经过“加工”的情况下不能成为语音。牙齿的功能之一就是负责“加工”声音,帮人发出“齿音”。汉语中常见的齿音有“zh”“ch”“sh”和“r”等。如果缺失牙齿,则很难清晰地发出这些齿音,表现为说话含糊不清。如果缺牙不补,语言功能长期受影响,可能阻碍患者进行正常社交,导致焦虑抑郁、认知功能下降等问题。

(2)影响面部美观,降低自信心

很多人认为,如果缺损的不是门牙,就不会对面部美观产生影响。实际上,缺失任何一颗牙都会影响容貌。特别是当缺牙较多时,人的面部失去支撑,会导致下面部变短、嘴唇和脸颊塌陷、皱纹加深、口角下垂,令面庞显得更加苍老。因此,有些缺牙的老年人明明才六十出头,看上去却像七八十岁一样。容貌的变化可能使患者丧失自信,产生负面情绪,影响心理健康。

2.引起多种生理疾病

(1)剩余牙齿更容易损坏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有28~32颗恒牙,它们整齐排列、相互依靠。如果其中一颗牙齿脱落,相邻的左右两颗牙齿会向空缺部位倾斜移位,破坏牙齿之间的紧密邻接关系,导致牙齿缝隙变大。这样一来,人在咀嚼食物时,更容易塞牙。同时,牙刷难以将牙齿缝隙内的食物残渣清理干净。长时间缺牙不补,剩余的牙齿便很容易发生龋坏。因此,掉过牙的老年朋友,若不及时补牙,往往用不了几年,缺牙相邻的牙齿也会松动、掉落。

(2)导致营养不良

牙齿的主要作用是咀嚼食物,食物被牙齿加工为食糜后,其营养成分更容易被我们的肠胃消化吸收。牙齿缺损后,患者的咀嚼功能会受很大影响,无法充分切割、研磨食物。这样既会增加肠胃的消化负担,又不利于膳食营养的吸收。长此以往,患者容易发生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更容易被疾病侵袭。

(3)诱发口角炎

口角炎即口角区发生的炎症,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烂嘴角”。一些老年人在缺牙较多的情况下,牙齿咬合高度降低,会导致脸颊下陷。再加上老年人的皮肤失去弹性,变得松弛下垂。因此,缺牙老人的口角区会形成较深的皮肤褶皱。这些皮肤褶皱里容易堆积唾液,皮肤长时间被唾液浸润,很容易发生炎症。

(4)增加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英国口腔健康基金会的一项研究表明:超过65岁的老年人,如果掉牙数量超过5颗,发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风险,要明显超出牙齿齐全的同龄人。此外,根据中国牙齿健康促进基金会发布的《牙缺失防治白皮书》:缺牙者罹患胃癌、肠癌的比例,比牙齿健全者高30%。

4个提醒帮您延长牙齿“寿命”

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65~74岁老年人群牙齿缺失率高达85%。但是,“老掉牙”并不是一种必然现象。导致成年人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是龋齿、牙周病等口腔问题。如果老年人能够增强爱牙、护牙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就能保证口腔健康,让一口坚固的好牙跟随自己一生。

1.坚持正确刷牙

有些老年人虽然坚持早晚刷牙,但还是出现了龋齿、牙结石等问题,这可能与刷牙方法不正确有关。

建议您选择软毛牙刷,使用“巴氏刷牙法”刷牙。刷上牙时,使牙刷刷毛朝上,与牙齿呈45°角。刷下牙时,使牙刷刷毛朝下,与牙齿呈45°角。每次刷2~3颗牙齿,让刷头做前后方向的短距离颤动,清洁牙齿缝隙中的食物残渣,直至刷完全口牙齿。这种刷牙方法可以将牙龈龈缘、龈沟以及牙齿表面的菌斑、食物残渣清理干净,达到预防口腔疾病的效果。

每次刷牙后,老年人还可以进行1分钟的牙龈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保护牙龈健康。洗手后,将食指指腹放在牙龈处,轻轻上下按摩或画圈按摩即可。注意按摩时不要太用力,以免对牙龈造成压迫性损伤。

2.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前期没有明显症状,不容易被发现。一旦病情发展到后期,很可能导致牙齿松动、脱落。因此,建议老年人养成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的习惯。老年朋友应选择正规医院的口腔科或者专业口腔医院,每年进行1次口腔检查。同时,建议每年洗1次牙,可以有效清除牙结石,预防牙周炎。

3.适当“锻炼”牙齿

有些老年人喜欢喝稀饭、吃面条,觉得这类食物好消化、好咀嚼。但是,长期吃质地柔软的食物会导致牙齿得不到锻炼,引起肌肉无力、牙龈萎缩、牙齿松动等问题。富含膳食纤维、相对较硬的食物,在咀嚼过程中能够清洁牙齿和牙龈,有利于口腔健康。

建议老年人在日常饮食中适当食用耐咀嚼的食物,如芹菜、苹果、肉块、粗粮等。在进食时要注意细嚼慢咽,充分咀嚼每一口食物。这样既能锻炼牙齿,又能保证食物被充分研磨,以免消化不良。不要用力拉扯、啃咬食物。过于用力容易导致牙齿缺损、移位。

4.出现症状及时治疗

如果刷牙时有牙痛、牙龈出血情况,或者有经常塞牙、牙齿松动等问题,应当尽快到正规医院或口腔医院检查、治疗。如果个别牙齿明显松动,经检查符合拔牙条件的,要尽早拔除,以免损伤相邻的牙齿。已经发生牙齿脱落的患者,要尽快补牙。目前,牙齿修补方式有活动义齿、固定义齿和种植义齿3种。老年朋友可在医师的帮助下,根据口腔情况、基础疾病、日常需求和个人经济条件等进行选择。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