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跌倒后应该怎么扶
作者: 刘小霞李奶奶在家洗澡时,因为地面湿滑不小心跌倒了。家人听到呼救声后立刻将她扶起,并搀扶到沙发上休息。坐了一会儿后,李奶奶感到腰部剧痛、双腿麻木。经过紧急送医检查,李奶奶被诊断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而且造成了脊髓受压(脊髓因外部压迫导致功能障碍的病理状态)。医师告诉家属,家人将李奶奶快速扶起,可能加重了她的脊髓受损程度。
面对跌倒的老年人,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伸手去扶,但挪动不当很可能导致二次伤害。本文将为您介绍老年人跌倒后不可立即扶起来的具体原因,以及能够避免加重伤害的正确救治方法。
不建议第一时间匆忙扶起老人
老年人普遍存在骨质疏松问题,碰撞、跌倒等意外很可能导致骨折。直接拖拽或贸然移动跌倒的老年人,可能令骨折部位错位,使碎骨片嵌入软组织甚至刺伤血管,加重出血或感染风险。
而且,部分骨折类型,如脊椎压缩性骨折等患者的初期症状不明显。如果没有正确评估伤情,就盲目施救、不当搬运,很可能加重脊髓损伤。这样一来,原本只需要简单治疗的伤势,可能发展成严重损伤,甚至酿成永久性残疾的悲剧。
此外,老年人跌倒不一定是单纯的“意外”,很可能是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等疾病导致的。如果强行将其扶起,会加剧心脏、大脑等器官的缺血情况,加重病情。
老人跌倒后的科学处理四步法
为了避免加重伤情,应根据伤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不能立即将其扶起。
第一步:确保环境安全
意外跌倒的老年人如果处于道路、停车场、人行横道附近,救助者应第一时间制止来往车辆驶近,并联合其他路人帮忙保证周边安全。如果老年人跌倒在浴室、厨房等家中场所,救助者应及时清除伤者周围可能妨碍施救的散落物品。
第二步:评估伤者的神志是否清楚
救助者可轻声呼唤、询问跌倒的老年人:“您哪里不舒服?能说话吗?”切勿摇晃或用力拍打,避免加重伤情。如果伤者的意识清醒,可以询问他的感觉、能不能活动四肢、头晕不晕等问题,有助于判断损伤类型。
若伤者对呼唤、询问没有反应,呼吸困难、伤势严重,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果伤者心搏骤停,应为其进行心肺复苏。
拨打120急救电话时,应报告准确信息,包括可能的跌倒原因,伤者的意识是否清醒、呼吸是否正常、受伤部位的状况如何,已采取哪些急救措施等。打完电话后,救助人员应原地等待医护人员到来。
第三步:初步判断损伤类型
(1)软组织损伤
如果伤者意识清醒,没有头晕、恶心等症状;经检查四肢没有明显畸形、剧烈疼痛或麻木症状;仅部分关节活动受限;局部有红肿、压痛、出血等表现,很可能只是软组织损伤。
(2)骨折
如果伤者感到疼痛剧烈;受伤部位迅速肿胀;肢体出现异常弯曲、缩短、扭转等表现;完全无法站立或自行活动肢体;轻轻触碰受伤部位,有剧烈疼痛感,移动受伤部位时能听到“碎瓷片摩擦声”(骨擦音),可能是发生了骨折。
如果伤者是臀部着地,可能导致脊椎压缩性骨折。这种骨折不会有明显的畸形表现,症状主要是腰背部疼痛,活动时疼痛加重。
(3)心血管急症
如果伤者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甚至丧失,对呼唤、拍打等完全没有反应或反应极其微弱;呼吸停止、脉搏微弱;面色灰紫;肢体无力或瘫痪,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急症导致的跌倒和昏迷。
第四步:正确处理不同类型损伤
(1)对于软组织损伤者,可以扶
如果经过询问、观察,基本确定不存在骨折情况,可鼓励伤者尝试自行起身。建议伤者先用肘部支撑身体,由救助者协助缓慢侧身,然后转为跪姿,最后扶稳站起。伤者全程应避免腰部用力。将伤者安置好后,救助者可对其受伤部位进行止血、包扎、固定,然后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2)对于疑似骨折者,根据骨折部位搀扶
如果经检查仅为上肢骨折,救助者可以小心将伤者扶起。如果判断其可能为脊椎及下肢骨折,不能随意挪动,应让其待在原地等候急救人员进行专业救助。注意,救助者切忌搂抱老人、揉捏伤处,更不要将其直接背起,以免加重损伤。
(3)对于疑似心血管急症患者,不能扶
如果老年人疑似发生了心血管急症,不能随意将其扶起。可轻轻将其调整至仰卧位,解开衣领、皮带,让其顺畅呼吸。如果有呕吐症状,应将其头部轻轻偏向一侧,以防反流、窒息。注意不要给老年人喂食喂水,避免误吸或影响后续治疗。不要用掐人中的方式唤醒昏迷老年人。这样做不仅没有任何效果,还会造成新的外伤。
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实用建议
1.改造居家环境
有老年人的家庭,应对家中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降低意外风险。比如,在马桶旁、淋浴间内安装扶手、防滑垫。移除家中的地毯,地面上的电线等障碍物,保持地面平坦畅通。夜间保持走廊小夜灯常亮。有条件的家庭,可给老人购买智能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便于家人实时监测老人健康状况,及时收到异常预警。
2.做好健康管理
老年人群应定期检测骨密度,适当补充矿物质钙和维生素D,有助于增强骨骼强度,降低跌倒后发生骨折的风险。心血管疾病患者应按时用药,配合做好饮食管理,避免病情急性发作。服用镇静安眠药、降压药、降糖药等药物后可能引起嗜睡、低血压、低血糖等情况,老年人应遵医嘱合理用药。
3.勤锻炼、重防护
适当锻炼能够增强肢体协调性和肌肉力量,降低跌倒风险。老年人可以开展太极拳、八段锦等有氧运动,配合进行深蹲、哑铃训练等抗阻运动。平时腿脚不利索的老人,外出时不要逞强,可以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辅助器具,保障自身安全。
救助者对老年人跌倒后的“第一反应”,可能会对他们余生的生活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如果您遇到老人意外跌倒的情况,请记住:不盲目扶起、不随意移动、不忽视疼痛,正确急救,避免造成二次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