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因调养护肺祛咳
作者: 宋连义 封继宏咳嗽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症状,常由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异物刺激等原因引起。作为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咳嗽具有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物质的作用,能提醒患者及时就医。对于咳嗽,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仔细辨别咳嗽的病因、类型,选择合适的中医调养方法,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病因不同、症状各异、
分型有别
“咳嗽”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中医根据病因,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类。外感咳嗽是由风、寒、湿等外邪侵袭所致,内伤咳嗽主要由饮食积滞、情志不遂等原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所引起。
1.外感咳嗽
如果患者有明确的外感诱因,且伴有恶寒、发热等症状,多为外感咳嗽。外感咳嗽又有寒、热、燥之分。(1)风寒咳嗽患者的症状为恶寒重、发热轻,咳痰稀白。(2)风热咳嗽患者发热重、恶寒轻,伴有咽痛、咳痰黄稠等症状。(3)如果患者咳嗽少痰、喉咙干痒、心烦口渴,多为风燥咳嗽。
2.内伤咳嗽
内伤咳嗽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常无明显外感诱因,起病较缓,病程较长,多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患者伴有脏腑失调的相关症状,具体可分为四种证型。(1)若患者咳嗽反复发作,痰多且色白、质黏,伴有胸闷脘痞、纳呆便溏等症状,多为痰湿蕴肺所致。(2)若患者咳嗽气息粗促,痰多且质稠色黄,咳吐不爽或痰有腥味,伴有胸胁胀满、面赤身热,多属痰热郁肺证。(3)肝火犯肺证患者的咳嗽症状常与情绪波动密切相关,咳时面赤、咽干口苦,痰少且质黏难咳,多伴有胸胁胀痛。(4)若患者出现干咳少痰、痰黏难咳、痰中带血,伴声音嘶哑、口干咽燥、午后潮热,多属肺阴亏虚证。
辨证调养、缓解咳嗽
1.外感咳嗽
(1)风寒咳嗽:此证型患者应解表散寒、宣肺止咳,除规范治疗外,可服用紫苏粥进行调养。先将粳米下锅熬煮,起锅前放入新鲜的紫苏叶熬煮片刻,加入适量红糖搅匀即可。这款粥口感绵软、易于消化,具有补中益气、解表散寒、健脾和胃的功效。
患者按揉风池穴、大椎穴,可振奋阳气、疏风散寒。每个穴位按摩2分钟。配合擦揉肺俞穴至局部发热,可增强温散风寒的效果。
(2)风热咳嗽:此证型患者应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金银花鸡蛋汤对于这类患者的咳嗽症状改善作用明显。取适量金银花加水煮沸,捞出其中的金银花,倒入打散旳鸡蛋液,稍煮片刻后关火即可。这道汤可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患者按压合谷穴、曲池穴,配合推揉膻中穴,能够清热解表、宽胸理气。每个穴位按压1~2分钟,
(3)风燥咳嗽:此证型患者应清热散风、宣肺止咳。患者适量服用冰糖炖雪梨有助于生津止渴、润肺止咳。将雪梨去皮、去核,放入碗中,加入适量冰糖,隔水炖至冰糖融化即可。
患者按揉列缺穴、鱼际穴,配合轻揉天突穴,有宣肺润燥之效。每个穴位按揉1分钟。
2.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此证型患者应健脾燥湿、化痰止咳。食疗方苏子茯苓薏苡仁粥十分适合这类患者服用。将苏子用干净的纱布包好,与茯苓、薏苡仁一同放入锅中,倒入适量清水熬煮,直至粥熟。这款粥能够清痰润肺、利水渗湿、健脾止泻。
患者可按揉丰隆穴、阴陵泉穴,每个穴位按揉3分钟,以中脘穴为中心顺时针按摩腹部5分钟。每天按摩2次,有助于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健脾祛湿。
(2)痰热郁肺:此证型患者应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患者将鲜白萝卜榨成汁,加适量蜂蜜调匀饮用,可清热化痰、下气止咳。
患者按揉曲池穴、尺泽穴,配合点按少商穴,可泄肺热、通肺络。每次按摩5分钟。
(3)肝火犯肺:此证型患者应清泄肝火、润肺止咳。日常可取适量杭白菊、枸杞泡茶饮用,以平肝滋阴,缓解咳嗽面赤、口苦咽干症状。
患者也可点按太冲穴、行间穴,配合推揉期门穴,具有疏泄肝郁、降气止咳的效果。每次按揉3分钟。
(4)肺阴亏虚:此证型患者应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患者食用沙参麦冬粥,有助于滋阴润肺、生津止咳。做法是取少量沙参、麦冬与玉竹煎水取汁,用药汁和粳米共同熬煮成粥。
患者轻揉太溪穴、三阴交穴,配合点按膏肓穴,可滋阴润燥、补虚益肺。每次按揉3分钟。
树立“治未病”理念
有效预防咳嗽
中医讲究“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还没发生时,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在日常生活中,您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增强个人体质,有效预防咳嗽的发生。
1.规律作息,坚持运动
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适当运动锻炼能够促进气血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升免疫力,对预防咳嗽很有帮助。
2.注意个人卫生
注意保持居室清洁,定期开窗通风,勤洗手,避免感染。流感流行季应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如果必须去,应佩戴口罩。外出回家后及时更换衣物,清洗双手。
3.善用中医外治法调理身体
中医外治法,如三伏贴、耳针、艾灸等疗法有助于促进气血循环,提高机体抵抗力,抵御外邪侵体。比如,部分人群阳气不足,冬季容易受寒邪侵袭,引起咳嗽。三伏贴基于中医“冬病夏治”理论,有助于温阳散寒,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有需要的人群不妨尝试。
及时就医很重要
咳嗽虽然是常见症状,但如果长久不愈,或伴随高热、呼吸困难、周身肌肉关节疼痛、咳痰量大(尤其是出现脓痰、痰中带血)等症状时,往往提示患者的病情十分严重。
比如,如果咳嗽伴有高热、全身酸痛,可能是流感的表现;如果伴有胃部灼痛感,严重的反酸、打嗝等症状,可能是严重反流性食管炎的表现。出现以上症状的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正确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