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细菌会导致“拉肚子”

作者: 贾旭颖

如果您认为拉肚子不算什么大事,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脱水、继发感染等并发症可能夺走患者的生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腹泻的致死率位列第四,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从病因来看,多数腹泻与细菌感染有关。其中,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是导致腹泻的3种常见细菌。

容易感染肉、蛋、奶的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属于肠杆菌科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种类繁多,其中比较常见的菌种有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等。沙门氏菌不仅分布广泛,而且环境适应能力极强,在冰箱的冷藏室中也可生存3~4个月。

我们平时吃的肉、蛋、奶等动物源性食物,以及水果、蔬菜等,都容易被沙门氏菌污染。其中,肉和肉制品、蛋和蛋制品、奶和奶制品等更容易被沙门氏菌污染。沙门氏菌感染可导致患者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并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粪便以黄绿色水样便为主。

1.沙门氏菌的传播途径

沙门氏菌的传播渠道以粪口传播为主。患者患病的主要原因是食用、饮用了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物和水源。

2.如何预防沙门氏菌感染

(1)将肉、蛋做熟煮透,不喝“鲜奶”,不食用“鲜奶制品”

沙门氏菌有一个明显弱点——怕高温,以55℃加热1小时或以60℃加热10~20分钟,即可将其灭活。因此,烹饪大块肉类时,要保证其中心温度不低于80℃。煮鸡蛋时,直接用水将其煮熟即可。不要清洗生鸡蛋外壳,以免水花四溅,散播沙门氏菌。摸完鸡蛋必须彻底清洁双手。不食用生鸡蛋或半熟蛋。对于农户自己挤出、未经消毒的牛奶,农户自制、未经消毒的奶制品如奶酪等,不购买、不食用。

(2)调低冷藏室温度

数据显示,当温度低于4℃时,沙门氏菌的代谢速度会大幅降低。建议您将冰箱冷藏室的温度调至4℃以下,以便有效抑制沙门氏菌繁殖。

亦敌亦友的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又被称为大肠埃希菌,是一种无芽孢、能运动的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均能生长)。多数大肠杆菌是无害的,甚至是对人体有益的。它们定植于人体肠道中,作为肠道菌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作用。但是,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肠侵袭性大肠杆菌等具有致病性,会引发胃肠道感染,导致腹痛、腹泻,令人“拉肚子”。

1.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传播途径

致病性大肠杆菌也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它们随着感染者或动物的粪便排出体外后,污染土壤、水源。如果在被污染的土壤中种植果蔬,或者用受污染的水浇灌果蔬,会导致蔬菜和水果表面沾染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用没有洗干净、没有煮熟的果蔬后,可能引起腹泻。

此外,直接接触也是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传播途径之一。比如,患者如厕后没有清洗双手,触摸家中物品,家人触摸这些物品后,没有充分清洁双手就用餐,便会导致“菌”从口入。

2.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的预防建议

(1)饭前便后要洗手

坚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使用“七步洗手法”洗手,以流动的自来水,配合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每次洗手至少20秒。

(2)注意饮食卫生

大肠杆菌不耐高温,以75℃加热1分钟以上即可将其杀灭。对于可以直接食用的水果蔬菜,必须将其清洗干净后再吃。对于肉类、蛋类等,必须将其煮熟以后再吃。生食和熟食分开存放,加工熟食和生食的砧板、菜刀等工具不可混用。避免饮用未经烧开的井水、溪水、河水、泉水。

藏身海鲜中的副溶血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属于弧菌科、弧菌属,为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具有嗜盐性。它们广泛存在于海水中,可感染多种水产动物。海鱼、海虾、海蟹、贝类都是副溶血性弧菌的主要传播载体。副溶血性弧菌的繁殖速度很快,在温度适宜、养分充足的情况下,只需要24小时即可形成巨大菌落。人食用未经烧熟煮透,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海产品或其他食物后,可出现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

1.副溶血性弧菌的感染特点

(1)沿海地区高发

沿海地区居民经常接触和食用海产品,因此,发生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病例较多。近年来,随着冷链物流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内地居民感染副溶血性弧菌的病例也有所增加。

(2)夏季高发

副溶血性弧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35~37℃。夏季气温较高,为副溶血性弧菌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2.预防感染,要做到“两莫两保持”

(1)莫吃来路不明、变质海鲜

应从超市、大型农贸市场等正规渠道购买海鲜,选择新鲜、无异味的产品,并尽快烹饪、食用。

(2)莫吃全生、半生海鲜

副溶血性弧菌不耐热,以56℃加热5分钟以上,或以90℃加热1分钟以上即可将其杀灭。因此,吃海鲜时,必须保证食材完全熟透,不吃全生、半生的海鲜产品。

(3)厨房卫生要保持

在处理海鲜产品后要彻底洗手。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准备一套专门处理海鲜产品的厨具,防止食品交叉污染。处理过生海鲜的容器、砧板和刀具必须及时清洗。可以先用洗洁精将其清洗干净,然后将其放入锅中,用水煮沸并浸泡20分钟。

(4)吃多少做多少、吃多少买多少的原则要保持

这样做既可以节约成本、避免浪费,又能防止食用隔夜海鲜食品引发副溶血性弧菌感染。

细菌感染导致腹泻该怎么办?

1.抗菌消炎

如果经医师诊断,腹泻是由细菌感染导致的,医师一般会根据致病菌的种类选择针对性抗生素。患者不能自行滥用抗生素。

2.补液治疗

严重腹泻会导致人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因此,腹泻患者要多喝水或补充口服补液盐。如果脱水严重或无法正常饮水,则要进行静脉补液。

3.止泻治疗和补充益生菌制剂

蒙脱石散等止泻药物可以减少腹泻次数。服用乳酸菌素片、金双歧(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整肠生(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益生菌制剂,可调节肠道菌群,对缓解腹泻症状有一定效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