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
作者: 黄超 文佳冠心病严重威胁现代人的身体健康和预期寿命。合理运动是控制冠心病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预防急性发作和患者死亡的重要措施。但需要注意的是,病情稳定的冠心病患者必须进行运动耐量测试,在医师指导下,根据“运动处方”进行科学运动。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运动康复来维持病情稳定,提高躯体功能水平,避免运动伤害。
“处方”益处:
冠心病患者“动起来”可促进康复
各国相关研究和指南都认为,运动康复是心脏康复的核心。适度运动可以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和心肺功能。有氧运动可提升心肌收缩能力,增强心肌泵血功能,诱导冠状动脉侧支血管生成,促进冠状动脉血液循环,改善缺血区域的血液灌注,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抗阻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肌肉质量。柔韧性运动能够减少肌肉紧张度,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
此外,不同形式的运动均可消耗机体的多余热量,控制体重,降低人体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帮助控制冠心病病情。数据显示,科学运动联合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善,可以大大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助其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处方”内容:
运动处方都包括哪些要素?
冠心病患者“带病”运动,目的是促进病情恢复,因此绝不可以随意运动,必须遵医嘱即“运动处方”进行运动康复。一般情况下,人们熟知的药物处方指医师开具的药物治疗方案,患者需要经过检查来明确病情,再由医师开具处方,包括用药品名、用法、用量、疗程等。运动“处方”则需要医师、康复师为患者先进行评估,再为其制定科学化、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处方”内容包含运动类型、强度、时间、频率等要素,旨在提升健康或辅助疾病康复。
“处方”适用人群:
哪些患者可以“动”、哪些不能动?
国内外研究均建议,所有病情稳定的冠心病患者都应该通过适当的运动,促进心脏康复。患者的病情是否稳定,能参与哪种强度的运动,可通过心肺适能评估、6分钟步行试验等进行判断。比如,6分钟步行试验指冠心病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在6分钟之内进行行走。医护人员通过综合评估运动距离,患者行走后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对其心功能进行指标分级。
具有下列情况的冠心病患者不可开展运动:不稳定型心绞痛;未控制的高血压(安静状态下收缩压>18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110毫米汞柱);未控制的心率加快(130次/分);未控制的心力衰竭;存在新近形成的栓塞等。
“处方”原则:
冠心病患者应牢记以下运动原则
1.进行心率监测
所有冠心病患者开展运动时均应进行心率和血压监测。经过评估,病情低危的患者可以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即运动时心率为最大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龄)的50%~70%。以50岁患者为例,最大心率应为85~119次/分钟。病情中危和高危的患者应在医院,由专业人员监护进行低强度的运动,即运动时心率为最大心率的40%~55%。以50岁患者为例,最大心率应为68~93次/分钟。
2.循序渐进
患者开始运动后,第一周可每天运动5分钟,第二周可每天运动10分钟。以此类推,最终达到每天运动40分钟的水平。患者不可在严寒、高温天气运动,不可参与竞技性运动如打羽毛球、踢足球。运动中如出现心悸、胸痛现象,应立刻停止运动并就医。
3.规律运动
俗话说:“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冠心病患者要想通过运动得到健康益处,必须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即保证每周 5~7 天的运动频率,至少运动3个月。
4.定期复查
患者经医师开具运动处方后,应每3~6个月复查心肺功能等指标,以便了解运动效果,调整运动处方。
“处方”注意事项:
运动前、中、后的注意事项
为了避免在运动期间发生意外、加重病情,冠心病患者必须做好充分准备,降低运动风险。
1.运动前
冠心病患者应选择平坦、安全的场地,穿着舒适的衣服和运动鞋开展运动。不宜穿着过多、过厚的衣物,否则在运动过程中会影响机体正常散热,增加心肌耗氧量。
运动前要认真进行热身并适量饮食。运动前充分热身能够预防运动损伤,使心血管系统为运动做好准备。患者开展运动前1~2小时,可以食用一些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运动期间发生低血糖情况。同时应注意,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应避免在清晨做运动。
2.运动中
患者运动期间应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整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以身体发热、微微出汗为宜,切忌大汗淋漓。建议患者佩戴心率带、运动手表等设备,在运动过程中随时查看当前心率。如果发现心率超过标准要及时停下休息。
运动过程中应少量多次补充水分,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增加心脏负担。如果运动期间感到心前区不适,要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如果症状持续未缓解,应立即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
3.运动后
冠心病患者在运动结束后,应进行5~10分钟的慢走或拉伸动作,使心率逐渐恢复,避免突然停止运动导致血压骤降。运动后不要立刻洗澡,热水会导致血管进一步扩张,引起低血压。应等到身上汗液干透后再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或过低。
“处方”运动项目:
2种易学、好做的有氧运动推荐
冠心病患者开展运动康复首选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跳舞、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
1.散步
散步是最简单的运动,对场地、器材、时间等没有严格要求。早晨起床后、晚上吃饭后,在小区里、马路上,随时随地可以开展。冠心病患者的散步速度应控制在2~3千米/小时。
2.跳舞
跳舞除了能够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身体协调性以外,还能增进冠心病患者的人际交往,帮助患者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这对于稳定病情也有一定帮助。冠心病患者可以选择一些强度较低、动作难度低的舞蹈,比如节奏舒缓的广场舞。跳舞的强度和时长,可根据患者个人情况进行调整,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