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童年还给孩子

作者: 朱明瑜

作为一个母亲,我曾经有些“起跑线焦虑”。每日在孩子完成作业后,我还额外安排一些作业给她做;周末还会让孩子上辅导班。国家正式实施“双减”政策后,我慢慢意识到,“双减”政策是让教育回归初心,把童年还给孩子,把快乐还给童年,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快乐成长。作为家长,我们要紧紧跟上“双减”的步伐,真正做到“减负不减责”,努力提升家庭教育品质,当好孩子成长的领路人。

古语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回家后空余时间增多,家长应做好示范,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阅读习惯。生活中,我和孩子爸爸各司其职,把家庭打理得有条不紊,同时引导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打扫卫生,整理房间,学做家常菜等。我们还和孩子一起种绿植,并让她负责管理,培养责任意识。每天,只要有时间,我们就会和孩子一起共读经典,互相交流,培养她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时,我们也在孩子做作业时认真工作,让孩子看到爸爸妈妈是如何认真尽职尽责的。

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个性,教育孩子一定要发现、鼓励、尊重孩子。在和孩子沟通时,我们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理解孩子的感受,毕竟人生是孩子的,我们的意见仅仅是参考。一个被充分尊重的孩子,个性会充分发展,成长得更快乐。女儿兴趣广泛,热爱绘画、跳舞、打乒乓球、唱歌、书法等,希望每天都有充分的时间来发展爱好。当这些事情和学业冲突时,我们会帮她客观分析每个选择的利与弊,引导她处理好学业和兴趣之间的关系。

老师每天和孩子们朝夕相处,非常了解他们在校的学习生活和状态。我们常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校表现,也有利于老师从孩子的个性出发,寻找一种更适合的教育方法。“双减”之后,重复性的功课减少了,学习质量和效率更加重要。孩子升入中学后,学习新增的物理学科时感到有些困难,一向自信的她有了畏怯情绪。我与老师进行了沟通,在老师的建议下,亲子合作多做实验,慢慢培养起孩子对物理学习的兴趣。现在孩子每门功课均衡发展,更加自信,班干工作也更加出色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和爱人享受着与孩子走出去、看世界的美好过程。我们和孩子一起看纪录片,科技加持下的光影世界,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看遍微小尘埃和浩瀚宇宙;和孩子一起旅游,一家人在放松和愉悦中感知世界、增长见识。去年8月,我们带孩子走进河南博物院,品味中华文明的厚重,感受千年历史,增强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我们还带孩子做志愿者,培养孩子尊敬老人、关爱他人的品德;走进儿童福利院献爱心,孩子知晓了社会上还有和自己不一样的小朋友,看到了他们的生活与学习状态,增加了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同时对自己的成长也多了一份鞭策。

“双减”之后,我们由焦虑逐渐走向耐心,从过度关注成绩转向聚焦孩子身心健康,营造和谐愉快的家庭氛围,共同陪伴孩子成长,让教育回归本真,让成长充满温暖和力量。

编辑 东篱 623358414@qq.com

上一篇: 心心相通,共筑成长
下一篇: 陪伴三部曲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