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者”的韧性生长
作者: 玄火(2020年—2025年)
时代背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增速下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飞速发展,推动产业变革与创新。国内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内外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受访人:张莉 《莫愁》订阅者
苏州闰博尔服饰有限公司创始人张莉站在2025年的节点上,回望大学毕业三十年的职业生涯,尤其感慨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五年间的剧变。“这是一段没有历史经验可循的挑战期。”她坦言。而这家从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走出的企业,正以纺织者般的坚韧,在时代浪潮中编织着属于自己的生存密码。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高度依赖外贸的闰博尔遭遇致命冲击——业绩同比下滑近60%,突破张莉设定的“50%生存警戒线”。在生死关头,她带领团队迅速调整策略:建议客户小批量下单以降低库存风险,同时敏锐捕捉“居家办公”趋势,开发出兼具舒适与得体的针织家居服。这一精准应对,让企业在2020年年底将业绩跌幅收窄至23%,惊险守住生存线。
2021年,疫情持续倒逼企业转型,闰博尔开启“双线作战”:通过国内展会探索内销市场,并在吴中区妇联牵线下拓展羊绒高定业务。“出不去国门,反而成了练内功的契机。”张莉带领团队邀请业内知名管理咨询公司,启动为期三年的管理提升项目,从战略意识、团队协作到执行效率全面革新。成效立竿见影,2022年,闰博尔的业绩同比增长20%,2023年延续涨势,2024年即便面临外部波动,抗风险能力已显著增强。
2023年,闰博尔响应国家“内外双循环”战略,将内销定为核心方向。然而,国内外市场在审美偏好、业务流程上的差异,让团队经历了漫长的磨合。直到2024年,内销业务占比才提升至20%。“2025年预计达40%。最终,我是希望实现国内外市场各占50%的均衡布局。”
这一年,闰博尔的突破不只是市场拓展,还包括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3D编织技术在行业内遥遥领先,同时拿下国际环保认证、社会责任认证、邓白氏认证等全体系资质,低调进入欧洲一线奢侈品供应链,在高端制造领域筑牢壁垒。
2025年年初,闰博尔迎来业务爆发,整体业绩同比增长89%,却突遭美国关税政策收紧冲击。“不能坐以待毙。”张莉的应对堪称商业教科书:4月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后,她13日即飞赴韩国考察;5月完成厂房租赁与设备购置;6月8日首批生产设备运抵韩国,15日技术团队与工人启程完成剩余流程——通过“韩国制造”规避关税的整套方案,从决策到落地仅用两个月,展现出企业应对危机的极致效率。
“创新是闰博尔的基因,而管理的精髓在于‘统一思想’。”张莉将企业战略逐级拆解为部门目标,再精准嵌入个人职业规划,形成“上下同欲”的执行体系。在她看来,面对不确定性,唯有将组织韧性与技术创新编织成网,才能在时代变局中锚定确定的生长轨迹——如同从临湖镇走出的纺织传统,在她手中化作了穿越周期的商业智慧。
从外贸代工到高端智造,从单一市场到双循环布局,闰博尔的故事不仅是一家企业的生存史,更是中国制造业在时代浪潮中以韧性编织未来的缩影。张莉与她的团队,正用一针一线的扎实步履,证明着真正的编织者,从不会被风浪打断经纬。
图片由本文主人公提供 编辑 马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