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侠踪
作者: 朱成山《横山猎》讲述了发生在南京市江宁区这片土地上的红色故事。作者土牛是江宁人,自小听着抗战英雄的故事长大,又搜集整理历史资料多年,保存了不少党史档案与资料。这部小说融江宁的历史、人文、社会、地理等为一体,展现了江宁当地英雄儿女的气概,也体现了土牛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土牛说:“《横山猎》讲述的抗日故事,都是真实发生在这片红色沃土上的真人真事,只是小说中的人物几乎采用了化名,对故事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加工、再提炼。”
横山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和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交界处,为江南丘陵的组成部分,独特的地理区位使得它成为抗日游击根据地之一。当地具有悠久的历史与脱俗的美景,却在战火纷飞中惨遭摧残,各个阶层的本地人也在历史的洪流中被“裹挟”向前。当国家遭遇厄运,个人亦不能独善其身。因此,是为了苟活而向侵略者奴颜婢膝,还是为了尊严愤然反抗?是为了私利而调转枪口,还是为了大义而不惜此身?这部小说展示了一幅幅众生图像,国民政府的官员、帮会成员、富商大户、知识分子、中医、街头摊贩、留日翻译官、绥靖大队成员、猎人……他们都在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旋涡里,作出了属于自己的选择,合奏了一曲属于江宁、属于横山的抗战之歌。值得关注的是,这部小说从头至尾贯彻了一条暗线,或者叫作精神线,那就是听党话、跟党走,始终得到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和关心支持。
如果说,群像的塑造具有“白洋淀派”小说的风格,朴素生动,浪漫冲淡,清新美丽的自然环境与主角群像交相辉映,那么,核心主人公王天雷的塑造,更让我们看到一种在当下已经隐逸的武侠精神。王天雷是侠客,几次出手,都解救众人于危难;他武艺高强,让人恍若看到一个“小李飞刀式”的高手。此书上承中华传统武侠小说的内核,成就了王天雷这一理想化的中国式英雄。他把个人的利益置于他人之下。他快意恩仇,最后为了给兄弟报仇献出了生命。他本不属于尘世,无父无母,孤身一人住在驻驾山水库畔的木屋里,是猎人们崇拜追寻的对象。最后,他回归自然,生于横山,死于横山。他用生命与鲜血,书写和见证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江宁无疑是美的。美与丑在这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引发了灵魂的碰撞。古道、寺庙、山脉、水流、古镇等构成了小说的文化空间,剧情就在这样的文化景观中展开。而“小鬼子”“二狗子”则是丑陋罪恶的。侵略者与汉奸践踏了这里美好的家园,老百姓平静的生活遭到了重创和颠覆,人间成了地狱。只有那天空、太阳、深山、水流、绿意等还保持着千百年来的美丽。优美自然环境中,美丽与丑恶的对垒,让人触目惊心。人性中美与丑的交锋,更是让人扼腕叹息。《横山猎》让我们的思绪回到了八十年前的峥嵘岁月。在历史的涤荡中,美者越美,恶者遭谴,正义者则永恒。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乡土文化不断被挖掘,地方性叙事不断被凸显的今天,这部小说的出版有着重要意义,因为它是属于江宁人自己的故事。此书不仅能够弘扬红色文化,还能够厚培江宁文脉,将这段交织着血与泪的历史与红色旅游相结合。烈士虽然已逝,但其保家卫国的精神,将与美丽的江宁山水永存。
编辑 吴元梓 11594923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