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也会“发福”
作者: 陈吉林在女性的身体里面,有一个特殊的器官——子宫。当某些疾病影响时,子宫肌层增厚、子宫肥大,子宫也就“发福”了。38 岁的俞女士饱受痛经及月经量过多的折磨,被诊断为子宫腺肌病,一直采用药物保守治疗,但近年来药物效果却越来越差,尤其是日益加重的痛经,严重影响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长期月经量的增多使得俞女士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刚开始俞女士并未在意,直到一次体检发现子宫居然增大到好似怀孕3~4 个月,这才来到医院妇科就诊。
专家团队通过症状溯源、专科触诊联合超声检查等,最终揪出双重病因:子宫腺肌病与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这两种疾病正在同步“蚕食”着她的健康。专家团队为其制订了合理的治疗方案——子宫病灶切除术,在去除病灶的同时也满足了俞女士想保留子宫的意愿,术后患者病情稳定。
何为子宫腺肌病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子宫内部表面上皮)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并导致周围子宫肌层增厚、子宫肥大的一种妇科常见疾病。侵入子宫肌层的子宫内膜在雌激素的刺激下每经历一次月经周期,子宫肌层就逐渐增厚一层,而经期子宫想要将子宫腺肌症中的病变内膜与宫腔内的子宫内膜一同排出,便会出现子宫阵发性收缩,导致子宫经期出现阵发性疼痛。同时,由于子宫的进行性增大,子宫内膜面积也逐渐扩展,导致经期经量逐渐增多,易引起子宫大出血及继发性贫血。
大部分子宫腺肌病是良性的,不会带来生命威胁。但它又是难缠的,因为它带给女性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疼痛等反应,更是心理上的折磨。一般来说,子宫腺肌病有以下三大典型临床表现:
●月经量过多
40%~50% 的患者月经量超过80 毫升,严重时可导致贫血。
●痛经
部分患者会经历痛经,疼痛从经前一周开始,甚至在月经结束后还会延续几天。
●不孕隐患
约20% 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存在不孕隐患,即便怀孕后遭遇流产、早产等风险也会比健康人群更高一些。
哪些人群易患子宫腺肌病
子宫腺肌病偏爱三类高危人群:剖宫产、多次人流者,激素紊乱者,家族遗传体质者。
剖宫产、多次人流等宫腔手术可能会破坏子宫内膜与肌层之间的正常屏障,使得子宫内膜更容易通过受损的部位侵入到子宫肌层,引发子宫腺肌病;且多次人流或剖宫产后,子宫的正常收缩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在月经期间,子宫收缩有助于将子宫内膜排出体外,但若子宫收缩功能受到影响,就可能导致部分子宫内膜滞留在子宫肌层内,形成子宫腺肌病。
激素紊乱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异常是子宫腺肌病发病的重要因素。当雌激素水平过高,可能会刺激子宫内膜过度增长,并向子宫肌层侵入。长期服用避孕药或患有卵巢疾病的女性尤其需要警惕子宫腺肌病。
家族遗传体质。如果母亲或姐妹患有子宫腺肌病,那么个体患病的风险会增加。

如何治疗子宫腺肌病
治疗子宫腺肌病需要专业医生制订治疗方案。
●轻度患者
接近绝经期的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缓解痛经,等待绝经后子宫内膜自然萎缩。
●中度患者
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抑制血清中雌激素水平,达到绝经状态,使异位内膜萎缩,子宫腺肌病引起的症状能相应得到缓解。
●重症患者
无生育需求者可慎重考虑后进行子宫切除术,但代价是永久失去生育功能;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可以进行病灶切除术,切除多余的病灶,保留子宫,延缓子宫持续增大的状态,使患者痛经及月经量大的症状将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