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人的儿童口腔溃疡
作者: 李璐瑶儿童口腔也会得溃疡
口腔溃疡又叫阿弗他溃疡,作为儿童口腔黏膜常见的局限性炎症反应,最爱在舌头边缘、颊黏膜或唇内侧“安营扎寨”。它疼痛明显,孤立散在,为圆或椭圆形,呈火山口样,一般底呈白色或灰色,边缘为红色边界。其成因复杂多样:机械性损伤(如意外咬伤、牙刷摩擦)可直接破坏黏膜屏障;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可能引发局部炎性反应;维生素B族(B2、B12)、维生素C、锌或铁等营养素缺乏,则会削弱黏膜的修复能力,导致溃疡反复发作。疼得宝宝烦躁哭闹、拒食、口水横流、害怕吞咽,甚至因疼痛干扰睡眠。
多数情况下,这类溃疡具有自限性,若无继发感染,通常7~14 天内可自行愈合且不留瘢痕。但若溃疡直径超过10 毫米(重型阿弗他溃疡)或频繁复发,愈合时间可能延长至4~6 周。
局部用药有方法
局部药物治疗能迅速减轻疼痛感,加速口腔黏膜的愈合,帮助孩子尽早恢复灿烂笑容。
●局部涂药
局部涂抹药物在治疗儿童口腔溃疡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些药物通过直接作用于溃疡面,发挥促进愈合与缓解疼痛的双重功效。西瓜霜作为传统中药制剂,以其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特性而广受好评。使用时,家长需将适量药粉轻柔地涂抹于溃疡处,确保药物均匀覆盖,避免过度摩擦导致疼痛加剧。同样,口腔溃疡散也是一种高效的外用药物,其内含多种中药成分,具有收敛、消炎、止痛的综合作用。在使用此类药物时,应遵循医嘱,确保用药剂量与频率的准确性,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含漱液漱口
对于难以配合局部涂抹的小朋友,漱口水提供了一种更为便捷的治疗方式。替硝唑含漱液凭借其强大的抗菌能力,特别适用于由厌氧菌引起的口腔感染,能有效杀灭有害细菌,为溃疡愈合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使用替硝唑含漱液时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确保剂量与使用频率的精准控制,避免滥用导致口腔菌群失衡。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能够显著减少口腔内细菌数量,有效预防溃疡扩散与恶化,同时适用于牙龈炎、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辅助治疗。康复新液作为一种多功能口腔治疗药物,兼具消炎、止痛、促进愈合等多重功效,适用于口腔黏膜炎、牙龈炎等多种口腔疾病的治疗。在使用这些漱口水时,家长应仔细阅读说明书,根据医生建议合理调整用药剂量与频率,确保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局部止痛药
如果孩子的口腔溃疡疼得特别厉害,可以考虑用点局部止痛药,比如利多卡因凝胶或喷雾剂。这些药物就像是给神经按了个“暂停键”,能迅速减轻疼痛,让孩子舒服一点。对于经久不愈或疼痛明显的口腔溃疡,可以选择一些糖皮质激素作为溃疡黏膜下封闭注射。不过,这些局部治疗只是暂时的缓解手段,还需要结合前面提到的两种治疗方法,才能治愈口腔溃疡。若小朋友长期存在营养摄入不足或溃疡反复发作,建议就医检查是否需补充维生素或矿物质制剂,切勿自行用药。

家庭护理要周到
保持口腔清洁,让细菌无处藏身。保持口腔清洁是儿童口腔溃疡护理的首要步骤。家长需耐心指导儿童使用软毛牙刷,配合温水轻柔刷牙,避免牙刷过硬或刷牙力度过大,以免加重溃疡损伤。同时,应鼓励儿童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利用盐水有效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减轻溃疡疼痛并降低感染风险。盐水漱口的具体做法是将适量食盐溶解于温水中,让儿童含漱数秒后吐出,每日多次进行,以保持口腔环境的清洁与湿润。此外,鼓励儿童多喝水,不仅能维持口腔湿润,缓解溃疡带来的不适感,还能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加速溃疡愈合进程。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让口腔黏膜少受刺激。辛辣、酸性、粗糙或过热的食物均可能刺激溃疡部位,加剧疼痛,因此家长需引导儿童避免食用此类食物。相反,应选择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蒸蛋等,这些食物不仅能为儿童提供必要的能量,还能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促进溃疡愈合。同时,家长应教育儿童细嚼慢咽,避免咬伤口腔黏膜,防止溃疡进一步恶化。
饮食调整,营养均衡是关键。家长在为儿童准备饮食时,应确保食物种类的多样性,以满足儿童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类营养素。维生素B 族有助于维持口腔黏膜健康,促进溃疡愈合,可通过全麦面包、牛奶等食物补充;维生素C 能增强免疫力,推荐食用猕猴桃、煮软的西蓝花;锌对细胞修复至关重要,可适量添加瘦肉泥或南瓜籽粉至日常饮食中。家长应确保食物种类多样且适合儿童咀嚼,避免坚硬或致敏食材。因此,家长应合理安排儿童的饮食,确保蔬菜、水果、全谷物、乳制品及瘦肉等食物的摄入,避免营养不良或过度进补。营养不良会降低儿童的免疫力,影响溃疡的治疗效果;而过度进补则可能加重儿童消化系统的负担,不利于溃疡的愈合。
需特别注意的是,普通口腔溃疡多为孤立性病变,通常不伴随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若溃疡持续两周未愈、面积扩大,或合并发热、皮疹、手足部水疱、牙龈红肿等异常表现,需警惕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龈口炎等系统性疾病的可能,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确保儿童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