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肛周瘙痒警惕蛲虫感染

作者: 汪红姣

孩子肛周瘙痒警惕蛲虫感染0
标题

深夜里,3 岁的乐乐(化名)突然从睡梦中惊醒,一边哭闹一边用小手狠抓臀部。妈妈打开台灯,发现她肛门周围有几条白色细线状小虫在蠕动,见此情景,妈妈连忙将其送去医院。在高清显微镜下,医生找到了蛲虫成虫以及大量虫卵。原来,乐乐这是感染了蛲虫。经过一段时间的驱虫治疗后,乐乐终于可以安心睡个好觉了。

繁殖能力惊人的蛲虫

蛲虫,学名蠕形住肠线虫,是一种白色、细小如线头般的肠道寄生虫。它主要寄生在人体的肠道内,尤其是盲肠、结肠以及回肠下段。蛲虫的成虫寿命通常较短,一般为2~4 周。蛲虫的繁殖能力却相当惊人,当孩子入睡后,肛门括约肌会相对松弛,此时雌虫便会趁机爬出肛门,在肛周皮肤上产卵。这些虫卵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大约经过6 小时就能够发育成为具有感染性的虫卵。虫卵生命力顽强,可存活2~3 周,易造成反复感染。

蛲虫是如何传播的

蛲虫在肛周产卵的蠕动刺激会引起肛门周围有强烈的痛痒感,迫使孩子不自觉地去抓挠肛周皮肤,将虫卵带向各处,感染由此开始。

●自身感染

当儿童手部黏附了蛲虫卵,蛲虫卵可经过吃手、咬指甲或者不洁饮食习惯进入体内,即肛门— 手— 口方式形成自身感染。虫卵进入体内后,在肠道内孵化出幼虫,进而发育为成虫,完成整个感染过程。

●间接感染

蛲虫卵可以污染食物、水源,也可能会吸附在物品(衣物、被褥、玩具等)表面,如果家长没有及时清洗物品,虫卵会长期留存。当孩子再次接触这些被污染物时,虫卵就可通过手部污染进入消化道,引发感染。

●吸入感染

蛲虫卵非常细小,能够随着灰尘一起飞扬在空气中。孩子们很容易将这些带有虫卵的灰尘吸入呼吸道。虽然大部分虫卵会被呼吸道的防御机制清除,但仍有一小部分可能会通过吞咽进入消化道,从而导致感染。这种传播方式相对较少见,但也不容忽视。

感染蛲虫后宝宝会出现哪些症状

肛周瘙痒是小儿蛲虫病最为典型的症状,也是家长们最容易发现的症状之一。由于雌虫在肛周产卵时会刺激肛周皮肤,孩子会感到肛门周围奇痒无比。这种瘙痒感在夜间尤为明显。孩子常常会在睡梦中不自觉地搔抓肛门,导致肛周皮肤破损。有些孩子甚至会因为瘙痒而哭闹不止,严重影响睡眠质量。长期感染蛲虫病的孩子,可能会出现身高增长缓慢、体重不增、贫血等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

由于蛲虫在肠道内寄生,它们会刺激肠道黏膜,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孩子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孩子搔抓肛周皮肤,容易导致皮肤破损,细菌趁机侵入,引发肛周皮肤感染,如肛周脓肿、肛瘘等。此外,蛲虫还可能会异位寄生在其他器官,如女性的阴道、尿道等,引起阴道炎、 尿道炎等泌尿系统感染。

长期受到蛲虫病的困扰,孩子还可能会出现一些精神方面的症状。比如,由于夜间睡眠质量差,孩子白天会变得烦躁不安、容易发脾气。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夜惊、磨牙等症状。此外,蛲虫病还可能对孩子的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问题,对孩子的学习和智力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孩子肛周瘙痒警惕蛲虫感染1
标题

治疗蛲虫病有哪些药物

一旦孩子确诊患有蛲虫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常用的驱虫药物有阿苯达唑、甲苯咪唑等,这些药物能够有效地杀死蛲虫成虫和虫卵。在服药期间,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反应,如是否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每晚睡前和清晨起床后,用温水清洗孩子的肛门及周围皮肤,保持局部清洁干燥。肛周可涂抹驱蛲虫药膏,能够起到止痒、杀虫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防止虫卵污染,减少再次感染的机会。

如何预防儿童感染蛲虫

培养孩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儿童蛲虫病的关键。家长要教育孩子勤洗手。同时,要让孩子养成勤剪指甲的好习惯,以避免虫卵藏在指甲缝中。教育孩子不要吸吮手指、咬指甲,防止虫卵进入口腔。

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卫生。家长要定期清洗消毒孩子的衣物、床单、被罩、毛巾等生活用品,以清除可能存在的虫卵。孩子的玩具也要经常清洗和消毒,可以选择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或在阳光下暴晒。定期打扫房间,清除灰尘,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减少虫卵在空气中的传播。

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生活场所,要注意避免孩子之间交叉感染。老师要加强对孩子的卫生教育,让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要定期对教室、寝室、玩具等进行消毒,保持环境清洁。一旦发现有孩子感染了蛲虫病,要及时通知家长,并对患病孩子进行治疗,避免传染给其他孩子。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