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水肿别大意

作者: 武茜

孕期水肿别大意0
标题

孕育新生命是幸福与艰辛交织的历程。从生命萌芽的那一刻起,准妈妈的身体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尤其是步入孕晚期,许多准妈妈会惊觉自己仿佛一夜之间体态变得丰盈,原本合身的裤子变得紧绷,连舒适的鞋子也开始不合双脚。但这可能并非是单纯的体重增长,而是孕期水肿在悄然作祟。那么,究竟该如何精准区分孕期水肿与自然发胖?又该如何科学对待呢?

肥胖还是水肿 两者有何不同

可以根据发生部位、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处理方法等进行初步判断。

水肿多为短时间内出现局部增厚,肢体变粗,一般发生在孕妇眼睑、双下肢尤其是脚背、脚踝等处,用手按压局部会出现凹坑,且不会很快恢复。通过抬高患肢,减少饮水量,遵医嘱用药控制妊娠合并症等方法,可减轻水肿。

若孕妇腹部、大腿、臀部等部位均有增厚,多是因为脂肪堆积所致,与孕期进食量增多有关,在控制饮食之后体重就会得到一定改善。

为什么孕期会发生水肿

激素平衡的改变,怀孕后激素水平发生变化,机体会吸收更多的水分,导致孕妇体内水钠潴留引起浮肿。

子宫压迫静脉,随着孕龄的增加,子宫的体积不断增大,压迫到下腔静脉,使盆腔及下肢血管内的血液淤积,导致下肢的血液循环不畅,血液回流受阻,从而形成腿部浮肿。

静脉血借助肌肉收缩的力量返回心脏,妊娠期间由于种种原因身体活动量减少,小腿的肌肉收缩功能也随之减弱,代谢不畅,导致腿部组织积液出现浮肿。

血容量增加,对于孕妇来说,除了自身代谢以外,还要保证胎盘循环,满足胎儿的需求,所以孕妇的血容量增加,从而导致浮肿。

蛋白质摄入少。如果孕妇每天摄入的蛋白质相对较少,血浆胶体渗透压会降低,会导致血液中的水分从血管溢出到组织间隙,从而引发水肿。

以上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使孕妇体内液体在组织间隙过度积聚而引起的肿胀现象为生理性水肿。一般来说,生理性水肿不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和健康。

还有一部分水肿是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则为病理性水肿。比如孕妈妈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脏疾病,导致尿蛋白排泄增加,体内水分会渗入组织间隙,引发孕妇水肿。或合并心脏疾病,也会影响正常的体液循环,出现水肿。所以,当孕妈妈出现水肿时,首先要判断是生理性水肿还是病理性水肿,可通过专业的医疗评估,明确水肿的性质,排除潜在的病理性原因,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和控制原发疾病,避免对孕妈妈和胎儿造成影响。

孕期水肿别大意1
标题

调整生活习惯有效应对孕期水肿

严重的生理性水肿可通过以下方式来缓解。

●合理饮食

饮食上要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如蛋、奶等优质蛋白以维持血浆中的白蛋白水平,因为怀孕后血浆白蛋白会下降,白蛋白能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的平衡,也有利于减轻水肿。同时多吃新鲜蔬菜,如冬瓜等富含钾元素的食物,有助于改善水肿。适量饮水也很重要,它能帮助稀释血液,促进循环,但需注意不要过量,以免增加肾脏负担。饮食上不要吃太咸的食物。

●保证足够的休息

休息时尽量采取左侧卧位,这样可以减少对下腔静脉的压迫,血液循环恢复后从而减轻水肿情况。

不要久坐、久站。日常中,尽量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都应适时变换体位,促进血液循环,比如走动一下,有利于减轻水肿。因职业需要,上班需要久坐或久站的孕妇,可以在早晨起床没活动之前,先穿上弹力袜,回家以后再把弹力袜脱掉,这也是减轻水肿的一个方法。

●适当运动

孕期可进行瑜伽、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有利于肌肉收缩,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淋巴液回流,进而缓解水肿。运动还能增强体质,为顺利分娩打下良好基础。在进行运动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过度劳累,最好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休息时抬高下肢和自我按摩

把脚抬高一点,有利于下肢血液回流。空闲时,可以尝试一些简单的按摩动作,如用双手捏住左脚,沿着脚趾骨缝向下按摩,再换右脚进行。这种方法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水肿带来的不适感。

●穿合适的鞋袜和裤子

鞋袜太紧对脚产生束缚,影响血液循环,加重水肿。裤子要穿宽松棉质透气的,不能有勒痕。

此外还需要控制自身体重和胎儿体重,肥胖和胎儿过大也会增加水肿概率。

如果尝试以上多种方法后,水肿依然没有明显改善,或者出现血压升高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