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依旧
作者: 康淑静2025年1月10日,正值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之际,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为现任执勤一大队三级高级警长冷静颁发了一枚“从警荣誉纪念三十周年”勋章。已经四十八岁的他,指尖轻轻抚过勋章上凹凸的纹路,此时,首都机场T3航站楼的玻璃幕墙外,一架客机正划破云层,上面载着来自五洲四海的旅客,也载着他的青春。
金牌厨师
1994年深冬,十七岁的冷静裹着棉大衣跨进了北京市公安局边防局新兵连。因为一手好厨艺,训练结束后他被分到了单位食堂。揉面时沾满面粉的手指,微微震颤的案板上笃笃作响的菜刀,掀开锅盖腾起的白雾,这些都成了他与“国门”最初的联结。
“小冷,把饭给候机楼执勤的兄弟们送去。”班长的这句话日日重复,一说就是三年。送饭时,冷静最喜欢听检查员们讲查偷渡的事儿,每当战友们眉飞色舞地“炫耀”又是如何抓到了偷渡客,他心中就有一股羡慕之情油然而生。他多么希望自己也能神气地拿着对讲机在登机口巡逻站哨,多么希望自己也能端坐在“三尺”检查台喜迎八方来客,而不是一天到晚只能围着灶台和锅碗瓢盆打交道。
他不经意间显露出的低落情绪引起了班长的注意,于是有了一次促膝长谈。“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也是一线,保障力就是战斗力,炊事员服务检查员,灶台保障检查台!”班长的谈心如一盆火,暖了他的灶台,也点醒了他的执念。冷静由此明白,想要检查员查偷渡顶呱呱,就要保障检查员吃饭笑哈哈,想当一名合格的炊事员,必须要精通“十八般厨艺”。他开始利用午休时间学习营养搭配,跟着老厨师练颠勺,买来菜谱研究怎么把食堂“大锅菜”变成更丰富的“定制餐”,还报名考取了中级厨师证,渐渐地,他成为了单位里大名鼎鼎的金牌厨师。
会查偷渡的炊事员
1997年9月12日,党的十五大在京召开,北京市公安局边防局全体官兵都投入到了十五大安保工作中。登机口的巡逻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有时一位战士要负责多个登机口的巡查,往往到晚上七八点才能巡查完,检查台上的检查员们也只能见缝插针地简单吃一口饭。看到忙碌的战友们总饿着肚子工作,冷静很心疼,于是想出一个既不影响战友们工作、又能让大家在巡查间隙用三两分钟吃口热乎饭的办法。他开始每晚给战友们蒸不同馅儿的包子,然后用保温饭盒装好,一路小跑着送到每个登机口。闲暇之余,他除了询问战友们饭菜是否可口,更多的还是想打听大家查偷渡的故事。在战友们的耳濡目染下,冷静对层出不穷的偷渡花样早已耳熟能详。
有一天,他照例去给登机口送包子,此时战友小张正在查登机牌。由于这次航班是重点航班,小张查得格外认真,旅客们登机的速度也因此慢了下来。见状,冷静赶紧放下手中的饭盒,打起了下手。在帮忙递登机牌的过程中,冷静突然发现一张登机牌上的验讫章有异常,他马上向小张示意,就这样,两人携手查获了一起偷渡案。因为这次经历,冷静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战友们都称赞他说:“会查偷渡的炊事员才是称职的金牌厨师!”
从军到警
1998年1月1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北京等九城市实行边防检查职业化改革试点方案的批复》,在北京市公安局边防局基础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北京口岸出入境边防检查业务量大幅增长,口岸偷渡与反偷渡、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日益复杂和激烈。
在统一考试中,冷静凭借优异的成绩,成功从一名武警战士转为了一名边检警察,工作岗位也从炊事员转变为检查员。职业化改革给冷静查偷渡的梦想插上了翅膀,改制后,他终于可以神采飞扬地拿着对讲机穿梭在各个登机口之间,可以名正言顺地查获偷渡客了。
有一次,冷静刚巡查完分管的登机口,在去洗手间的路上发现了一名旅客正四处张望。两人目光接触时,他察觉到这位旅客眼神飘忽,表情也很不自然,心中暗想此人大概率有问题,于是他快步上前要求对方出示护照。接过护照后冷静心里一惊,这么假的护照,是谁把他放进来的?还不如我这炊事员出身的业务好呢!刚准备向领导报告,对讲机那边传来队长的声音:“801,801,现场旅客高峰,速回速回。”听到暗号命令,他立即意识到这人是队里故意放进来的,准备用他“钓大鱼”。为了防止打草惊蛇,他不慌不忙地把护照还给旅客,并指了指登机口的方向,然后迅速离开。果然不到一个小时,在同事的严密监控下,一个偷渡团伙被一网打尽。
经过这件事,冷静浮躁的心沉稳了下来。在登机口巡查的三年中,为提升业务能力,他收集、归纳并分析了北京边检总站数百件偷渡案例,并与同事配合查获了四十余起偷渡案,其中多起案件均被总站作为典型案例,他成了名副其实的反偷渡能手。
心中有国门
时间转眼到了2002年,冷静的岗位从登机口巡查调到了“三尺”检查台。曾经每天到处巡查的他早已习惯了日行数万步,习惯了在偌大的登机大厅与偷渡客们斗智斗勇,如今端坐在检查台上,属实让他有些不适应。验放一名旅客需要完成人证对照、查验护照、录入系统、核对资料等程序,刚上手的他总比别的检查员动作慢一些,排队候检的旅客偶尔会投诉他业务不熟练,这深深地刺痛了他。看着其他民警游刃有余地敲打键盘录入旅客资料,再看看自己粗糙的手指,他陷入了苦闷,那段时间他想的最多的就是如果能回登机口巡查就好了。
他的师父劝慰他,心中有国门,哪里都是奋斗的舞台,“三尺”检查台一样能建功立业。在师父的督导和鼓励下,每次离开检查台,他都会把自己办过的旅客出境卡片集中到一起进行模拟录入训练,通过数月的努力,他熟练掌握了五笔和盲打,终于,他的验放速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后来,他又开始提高人证对照的效率,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总结出了一套“人证人”对照法。在旅客走向检查台的五秒内先捕捉旅客的面貌特征,接过护照后,对比照片,然后再次抬头观察旅客,按照这样的观察顺序,如果旅客心中有鬼,就会露出紧张神色。为了准确无误地查验世界各国旅客的护照和签证真伪,他先是尽可能地搜集国外出入境政策和人文地理等专业知识进行学习了解,然后又研究了不同国家多个版本的护照、签证的防伪暗记,最终总结出“一看二摸三询问四核查”的伪假证件识别法。为了更好地办理国外旅客入、出境手续,他还下功夫学英语,通过了公共英语二级考试。看似简单而又机械的工作流程,其背后却是一份神圣的责任和无悔的担当;看似行云流水般的章起章落,却离不开深厚的业务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支撑。
经过不懈的努力,冷静终于拥有了自己的验讫章,慢慢地,他也成为了业务精、素质硬、能力强的验证能手,成为了一名全能型检查员,再后来,他当了师父,每年都会带徒弟。2008年,北京边检总站为做好北京奥运会的保障工作招录了不少新警,这一年冷静带了三位徒弟。后来,他的许多徒弟陆续成长为科级干部、处级干部,而他也从青年民警不知不觉地变成了中年民警。在“三尺”检查台,从二十五岁到四十五岁,冷静一干就是二十年。
一等功奖章有他的一半
2018年4月,国家移民管理局成立。10月,北京边检总站迎来第一批移民管理警察新警,冷静成为了新警钱俊的师父。经过三个月手把手的传授,钱俊拿到了属于自己的验讫章,可以单独验证了。一天,旅客如潮,钱俊信心满满地验放着旅客,一位女士走到检查台前,他按流程先进行了人证对照,然后开始核查护照内页、录入提交,正准备盖章放行,不知何时走到他身后的师父说:“再仔细看看。”
“看过了。”钱俊顺口回答道。
冷静接过护照,指着照片直视钱俊,压低声音严厉地问道:“这是她吗?”
钱俊再次核对,有些像又有些不像。
冷静提醒他:“看耳朵!”
这一对比,钱俊发现果然不是同一人。原来,这是师父特地找来的一对双胞胎姐妹,把两人的护照进行了调换,以此来考验他。下了检查台,师父狠狠地训了他一顿:“如果这是别有用心的违法犯罪分子,今天就从你这里顺利通关了。没有过硬的‘金刚钻’,怎么担得起守国门的重任!”从此,钱俊一头扎进了人像比对题库里,开始每天雷打不动地训练自己。
一年多过去,钱俊在工作中做到了零错录、零差错、零投诉,他不仅在检查台上能够独当一面,还成长为执勤队最年轻的执勤组长。
2020年初,新冠疫情袭来,执勤一大队马上组建了“战疫突击队”,冷静和钱俊都报了名,这对师徒已做好并肩战斗的准备。2020年1月中旬,正值春节回国高峰,首都机场T3入境现场突然接到预警,需立即为一名疑似病例旅客办理转运手续。这是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北京边检总站执勤现场第一次处理疑似病例旅客事件。虽然总站此前安排过相关培训,但面对感染风险,派谁去成为了摆在领导面前的一道难题。
“我年轻,身体底子好,没结婚,没有家庭负担,让我去吧!”此时,正在现场执勤的钱俊得知情况后,立刻请缨。
“我更有经验,业务熟,孩子大了不用照顾,让我去!”一旁的冷静边说边瞪了钱俊一眼,钱俊从这一眼中读出了师父的关爱和保护。最后,领导决定,钱俊年轻灵敏,负责与海关对接转运阳性旅客的任务;冷静验证经验丰富,在检查台内为这名旅客办理入境手续。
同事们帮他们穿戴好防护服和护目镜,两人感到一种压迫感和闷热感瞬间袭来,护目镜因为蒙上了一层水雾而变得有些模糊。
“感觉怎么样?”冷静扯着嗓子问。
“有点儿闷,能克服!”钱俊答道。
冷静帮徒弟又仔细整理了一下防护服,拍拍他的脑袋,比画个摘口罩、戴口罩的动作,又指了指耳朵。钱俊知道这是师父在提醒自己,人证对照环节风险最大,要让旅客快速摘戴口罩,判断不准时就仔细看耳朵。带着师父的叮嘱,钱俊奔向了转运点。正因为师父一直以来的严格要求,钱俊早已练就了快、稳、准的识别力,在短短两秒钟内他就判断出了护照照片和旅客是同一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新冠病毒的传播风险。
转运工作仍需把旅客的护照带到执勤现场进行资料录入,为避免交叉感染,钱俊在检查台外举着护照,冷静隔着检查台玻璃录入旅客的护照信息,两人配合默契地完成了第一名疑似确诊旅客的转运手续。后来,随着疫情形势愈发严峻,有时一天有近百名需要转运的旅客,钱俊在队列旁负责确保无人漏检,冷静则弯着腰站在检查台内,把一条条旅客资料快速准确地录进系统内,师徒二人这样一举一录就是几个小时。
2020年9月,因疫情期间工作成绩突出,经公安部批准,钱俊荣记个人一等功。“感谢师父的严厉、鼓励和陪伴,这一等功有他的一半!”在执勤一大队组织的先进事迹报告会上,钱俊动情地说。
双奥先锋
冬奥会是一场冰雪运动的盛会,也是一次精神力量的勃发。
首都机场作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唯一的官方入境口岸,多重安保任务交织复杂,闭环管理时间长、节奏快,冷静第一时间主动请缨,连续三次入驻冬奥专区,奋战在涉奥通关服务保障和疫情防控的国门一线。
他主动牵头成立了支委+党小组长+党员的“双奥党员先锋队”,队员们都是经历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安保任务洗礼的转制老兵,实战锤炼使他们成长为重大安保活动中的“主力军”、“排头兵”。他作为支部委员,带领十二名先锋队队员将党旗举到冬奥专区,党旗所指,行之所向。“我请战,我将以‘战必用我、用我必胜’的信心,坚决打赢冬奥安保攻坚战!”他们在神圣的党旗前郑重请战、宣誓,和十四年前一样,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响彻T3-D入境大厅,久久回荡,振奋警心。
为发挥青年民警们的语言特长,冷静组建了多语种服务小组,通过编写制作涉奥人员多语种十问十答卡片的方式,实现在宣传移民管理政策法规的同时,为涉奥人员普及出入境常识,并告知他们顺畅通关所需的材料。在北京冬奥会期间,这个服务小组为一千余名教练员、运动员提供了现场咨询和引导服务。
“獴猎者”说
为坚决贯彻落实公安部决策部署,国家移民管理局接续开展深入打击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獴猎”行动。
冷静作为资深的反偷渡能手,主要负责在台前对候检旅客逐一预筛查,他先后查获了整版伪造海员证、伪假外国居留证、持假厨师证骗办签证等多起非法出入境案件。
一天早上七点,一名年轻旅客走进出境大厅,冷静上前询问旅客乘坐的具体航班和目的地,旅客回答是乘坐LH723航班经德国转机去牙买加。近年来,随着国际航班的增多,前往欧美国家留学、工作的旅客也日益增加,但是经德国转飞牙买加,冷静近期还是第一次遇到。
他继续追问:“去国外做什么?”
“厨师。”
冷静心中一乐,想着这是遇到同行了。
“你学的是什么菜系?”
“粤菜。”
说到粤菜,冷静想起当年自己干炊事员时,就有一批战友是广州籍,他们总想让他给做几道家乡菜,因此他还真花心思钻研了一阵,那道拿手的糖醋咕噜肉曾是战友们的最爱。
“会做糖醋咕噜肉吗?”
“会,平时做的不多。”
“你是怎么做的?”
年轻人支支吾吾,冷静发现了破绽。
“你在哪个城市当厨师?有厨师证吗?”
旅客磨磨蹭蹭地出示了电子版厨师证,冷静看过后,立即提出要做进一步审查。最终,这起持伪假证件骗办签证案被成功查获。
事后同事问他,怎么一眼就能认定旅客的厨师证有问题。冷静自豪地说:“当年我考过厨师证,知道报考不同级别都有严格的年龄要求,这小伙子才十八岁,却拿的高级证,更何况他连糖醋咕噜肉怎么做都说不上来。平时糊弄下外行就算了,今天竟敢班门弄斧,想骗我这金牌厨师,他还嫩点儿!”同事笑着给冷静比了个大拇指,冷静也笑了。
“昨日的成长都是印记,所有的成绩都值得被铭记……”这是冷静喜欢哼唱的那首《少年》里的歌词。其实,他也没想到,当年干炊事员的经历竟成了自己的“秘密武器”。他把灶台上的火候,变成了检查台上的精准;把送餐的脚步,变成了守国门的底气。
窗外的航班仍在起降,冷静又一次走向检查台——那里,有新的旅客等着通关,有新的故事等着书写。而他,还是那个怀揣梦想迈入军营、誓言守护国门的少年,初心依旧,未曾改变。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责任编辑刘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