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

作者: 陈春海

我来到小院居住已经整整二十三年了。

二十三年前,一家人没有属于自己的居住之所,寄居在县教师进修学校两间简陋的小青瓦房里,随时都有被单位通知搬出去的可能,我们就像漂浮在水中的无根浮萍。所以,我们一家人一咬牙,花尽所有积蓄,再向亲戚朋友借一些,决定买一栋属于自己的房子。经亲戚介绍,在买了一栋砖混结构的二手房。原房主因工作调到西昌,急需在西昌买房,也是忍痛割爱卖给我们的。由于原房主特别节俭,楼房只是进行了简单的装修,刚搬进来居住时,小院显得特别简朴。但是,每当想到我们一家人从此有了安身之处,我们便有了一种非常温暖的感觉。

小院建筑面积有一百九十六平方米,属于一楼一底的砖混结构小楼房。楼房前有一个一百多平方米的院坝,院坝最前方靠路边是一间六十多平方米的砖木结构的小青瓦厨房。住进小院后,一家人节衣缩食,将借款逐年还清后,便对小院进行着逐年改造。

刚搬进小院时,小院里栽植着一棵樱桃树,两棵梨树,以及一棵蜡梅,都是原房主栽植的。每当春季,樱桃花和梨花便次第开放,引来不少蜜蜂,在花间嗡嗡嗡地采着花蜜,给小院增添了不少生机。我们特别喜欢墙角边上的那棵蜡梅,每到水瘦山寒、草木枯萎的寒冬来临,金黄色的蜡梅花就开始盛开了,走到门外就能闻到浓浓的花香,沁人心脾。但总感觉树栽多了,小院显得有些拥挤,出于这种考虑,我们逐年将樱桃树和梨树砍掉,只留下了这棵蜡梅,并在小院墙边的花台里栽上葡萄、百香果、君子兰、牡丹等花草树木,这样小院变得宽敞多了。

经过一番侍弄,不到一年,花台里的花便长得非常葳蕤。春天,小院里的各种花竞相开放,小院成了争奇斗艳的小花园。家乡有吃牡丹花的习俗。据说,用牡丹花炖鸡汤喝,有明目的功效。所以,每到牡丹花盛开的时节,亲友都要到我家摘牡丹花,

用来炖鸡、泡酒。

趁着邻居改造土墙房,新建楼房时,经邻居同意,我和妻子把邻居推倒的土墙泥巴一背筧一背筧地背到楼顶,在楼顶覆盖一层厚厚的土墙泥,将其砸碎,做成一块平平整整的小菜地。每年,我和妻子都在小菜地里种上白菜、萝卜、辣椒、芫萎、葱子、番茄等蔬菜,经过我们一家人的精心管理,小菜地里的蔬菜长势很好,一家人平常吃的蔬菜,基本上能够自给自足。

几年过后,小院里的葡萄和百香果开始牵藤了。于是,我们在院子里给葡萄和百香果搭上架子,葡萄和百香果的藤蔓顺着架子生长。一到夏天,小院上空几乎被葡萄和百香果藤蔓上的叶子遮挡得严严实实,就像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闲暇时,在藤蔓下放一把椅子,喝喝茶,可以惬意地享受葡萄和百香果藤带来的夏季清凉。

百香果一年四季都是绿油油的,藤上挂着青枣似的百香果,每年都结好几茬,直到冬天,藤上都还挂着一个个青青的百香果。百香果的维生素含量特别高,待百香果成熟后,我们摘下百香果,将它加工成饮料来喝,喝起来非常爽口。每年秋天,那些挂在葡萄藤上的一串串葡萄就开始陆续成熟了,大颗成熟的红富士葡萄,露出红扑扑的脸蛋儿,让人嘴馋。

我的业余爱好是读书、写作,以及练习书法。于是,我和妻子商量,将楼顶菜地一分为二,三分之二作为菜地,三分之一搭建成彩钢房。这间简陋的彩钢房搭建好后,便成了我的书房。每当工作之余,我就会走进书房,沉浸在读书和书法之中,尽情地享受墨香与铅字交织的时光,将生活、工作中的烦恼忘得一干二净。

小院乾坤大,住着福乐多。我家的小院远离闹市,很少听见过往车辆和人流如潮的喧闹。我是个喜欢安静的人,每当劳碌一天后,回到小院,它就成了慰藉我心灵的温暖港湾。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xji20251354.pd原版全文
上一篇: 碗之于我
下一篇: 又是年时思双亲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