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年时思双亲

作者: 张龙

道是年年春节至,少时父母陪伴嬉戏,欢愉不知愁。中年时节,双亲纷纷离去。再逢节日之时,倍加怀念双亲。

母亲

就像歌曲《天堂一定很美》唱的那样:“妈妈是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在我迷失的黑夜,指引我前行。”失去了母亲这颗星星,每当回忆之时,心一直是痛的。

2022年11月25日下午,姐姐带着哭音电话告知我:“妈妈突发心脏病,可能这次挺不过去了。”我一阵茫然失措,然后就慌慌张张地收拾衣物。因为没有即时直达飞机,只好订天津中转的机票。到了天津却发现中转机票要次日,焦急如焚的我立即赶往高铁站。在高铁站等待的四个多小时中,我的内心不断地念叨着:“妈妈,你一定会好的!一定要等我!我不能没有你!”

次日上午,我收到姐姐的信息,得知母亲的手术结果不错,关键是要看手术后三天安全期能否度过。尽管还有担忧,但心情也略略安稳一些。人生总是不能如意,伤痛的离别还是在第三天到达了。母亲术后症状恶化,我们兄妹三人只能在医院外面同昏迷的母亲做了视频告别,我们那种痛苦的心情无法形容!“子欲养而亲不待”,其后的两天,我和哥哥姐姐送别了母亲。

送别的日子里,回忆起母亲对我深沉的爱,常常令我时时难以自抑。母亲是江苏常州人,后来嫁到大庆,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她对待我这个中年生育的小儿子总是有些额外的照顾,甚至偏心得让姐姐都有些“不满”。我中年后离家在外漂泊,母亲在我回去很晚的时候总是坚持等待。见面总是看个不停,慈祥的目光抚慰着我。父亲离世后,母亲的悲伤让我们心痛。父亲走后两年的同一天,母亲也离去了。我这才意识到,自己陪伴母亲的日子远远不够。

又一年了,希望母亲在另一个世界里过得更好!

来生我们还做母子!

父亲

2020年11月29日,送走了父亲,我也拟撰一篇告慰我的父亲。

父亲走时,已86虚岁,也算高龄。父亲是安徽肥西人。爷爷在父亲八岁时就过世了。奶奶的眼睛受伤,无法劳作。作为长子的父亲就成了家庭的支柱。他一边照顾着年幼的弟弟,一边还要给人放牛,并干农活儿。因为穷困,家乡很多人看不起他,报名当兵也被人嘲讽。穷困的生活养成了父亲节俭的习惯,即使后来生活条件好了,子女给他买的新衣服往往也舍不得穿。他感恩一路上帮过他的人,经常念叨在嘴边。一些老乡赚了他的便宜,他也不计较,原因就是人家在公务条件下曾帮助过他。他自尊心极强,从来不愿意因为自己和子女的事情去求人。同时,他也非常在意身边人对他的看法。以前,我很不理解父亲,曾经一度埋怨父亲不如别人父亲的优秀。随着年岁的增长,又理解了他。相比别人的父亲,他这辈子前半生遭受的苦很多,我又有什么资格要求他带给我更好的生活呢!相对比家乡的堂亲们,父亲毕竟给了子女一个更新的起点。

送别父亲的时候,我多次流泪。漂泊在外多年,我自问对他的照顾有缺,面对悲痛的母亲更是伤心。虽然母亲在父亲护理父亲的时光里经常因为辛苦而抱怨,但父亲的离去还是给了她极大的冲击。在共同生活中,父母虽有拌嘴,更多的却是宽容和理解。父亲离去的那些天,几个得到消息的姨赶来陪伴母亲,一定程度缓解了她的伤痛。

父亲留给母亲的记忆太强烈,母亲在两年后同一天离世的昏迷中,说的是父亲来找她了,她要过去看他了。也许,冥冥中有一种力量,让父母以这样一种方式再次团聚。

一切都过去了,希望父亲能在另一个世界里,过上幸福的日子。父亲,您一路走好!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xji20251355.pd原版全文
上一篇: 小院
下一篇: 迎新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