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年
作者: 张俊忙忙碌碌中,猛地一惊,年已经这么近了。
带着余温的畅想还羞涩地藏在日历上,时光已如闪电一般掠过,从年头划破年尾的大门,迅疾得令人猝不及防。我一时茫然,不禁感叹又是一年了,在心里盘算着,哪些计划完成了,哪些又遗憾地停留在起点,有什么令人满意的收获,又有哪些在梦里都挥之不去的失落。我希望时间慢一点儿,再慢一点儿。天还是那片蓝天,大地依旧时刻敞开怀抱。然而,当皱纹悄悄爬上脸庞,容颜早已不再是当初的模样,真可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虽然有感慨,但“新”意味着一切的开始,意味着还有新的机会,新的路和新的希望。于是,又渴望在即将到来的“年”里,借着节日的温暖洗尽一年的风尘,重新修补被尘世磨损的心灵,再一次整装,踏上新年的新里程。新的渴望一旦滋生,盼着的急切就像无意被燃烧的小火苗,借着各种哪怕是轻轻的微风,逐渐升腾,越来越炽热。
是的,我盼着过年了。
女儿跟我商量,放假后能不能回老家,跟姥姥姥爷一起过年,我心动了。动了这个念头,人在千里之外,心早已飞越千山万水。我仿佛看到那条回家的路,虽然历经一年年的风霜雨雪,始终是旧时模样,即使回家时没有月色照亮,也不会在黑夜里迷失方向。家的方向,无须日夜不息的灯塔,灯塔自在心里,在父母的每一个等待,每一个期待团聚的长长的凝望里。
我知道父母也跟我一样盼着过年,虽然他们从未提及只言片语。他们的盼跟我不同,久行在外的游子唱着“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多多少少带着日暮“客愁”的,而父母就像朴素的大地,只待他们的女儿回家,回家的孩子就是他们心灵最温暖的慰藉,他们时刻准备着。
父母每年都会严格备齐所有过年的物品。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打扫卫生,包饺子,从这一天起,就奏响了年的序曲。紧接着,腊月二十四“送灶神”,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宰鸡赶大集”他们杀鸡宰鹅,买猪鱼牛羊肉,买各式素菜,以及水果、点心、糖果,还有门画和对联。出去的时候嘴上说着少买点儿,但到了集市上,手里大包小包,好像要把整条街背回来似的,口袋空了,心里的喜悦却满满地往外溢。等所有的年货备齐,腊月二十八发面,蒸枣花馍馍的同时,再把猪、牛、羊肉放在大锅里煮,加入调料,这时候的年味里,就弥漫着开花的枣花馍馍香,还有肉香。腊月二十九蒸馒头,过油,老家人说馒头蒸的好坏关系着一年的运势,过油取谐音“越过越有”。除夕一大早去坟地给不在的祖辈放鞭炮,告诉他们要过年了,意为请祖过年。回来后,贴门画对联,下午就早早地剁饺子馅,包饺子,准备年夜饭。天还没黑,一家人就开始等春晚,热热闹闹辞旧迎新。到了初一,又早早出去相互拜年了。他们严格按照祖辈流传下来的规矩,年年如此。
小时候,天天跟在父母身后,什么规矩呀,糊里糊涂,就想着能拿多少压岁钱,惦记着那些吃食。长大后,如脱缰了的野马,四处奔波,当日子一次次在发丝边擦过,抹去了无数青春的色彩,那些记忆就忽然不糊涂了,还越发美好得令人想直接扑过去。
父亲曾说,一年到头地忙碌就是图过个好年,所以过年一定要认真过好每个细节。年是父母时光年轮上的灯塔,慢慢地,也化作了我心中的灯塔,指引着我回家,再指引着我重新出发。
迎新年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xji20251356.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