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荷花有个约会
作者: 魏富华依依不舍地离开台儿庄古城,我们奔赴滕州微山湖湿地。一想到马上要观赏十万亩荷花,我伤感的心马上变得明朗起来,这可是我期待已久的重要约会!
其实很早以前,我对荷花一点儿也不感兴趣,虽然也熟读周敦颐的《爱莲说》,知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也欣赏“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的韵味和“莲叶何田田”的壮观,还有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的朦胧美。最近,我常听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喜欢其行云流水般的曲调。奈何咏莲颂荷的歌赋听多了,就觉得有种寻常的俗气在里面,反而不能领会其高雅所在。绣十字绣时,我认为这荷花只有与文字、诗歌配在一起方衬出其不凡。荷花或开放或含苞,看似简单的线条,竟需要数十种颜色的丝线,一层层勾勒出其深浅浓淡的婀娜之姿。这倒引起我的好奇来,现实中的荷花真的是这样耐人寻味吗?
一次,我路过山东理工大学,便跑到逸夫图书馆北边的荷池验证荷花。无奈荷花在水中央,看不太真切。再去时,我带了望远镜,这才发现同一种荷花确实巧妙融合了几种颜色,衬托出其高雅柔和的色调,流露出一种不同寻常的情致。于是,我不可遏制地爱上了这风姿绰约的小尤物。
闲暇时,我常常想,若是成千上万朵荷花聚集在一起,那又是一种什么景象呢?真的好期待这美好的相遇!
现在,我们终于到了微山湖湿地。下车后,我高兴地欢呼:“看荷花去喽!”引来旅伴们意味深长的笑,他们似乎也有同感吧!
我们进入水生植物园,欣赏了美女缨等宿根地被植物和水上花王一王莲,还有芡实、睡莲、花叶芦竹、扁竹等水上植物。
涉曲桥跨碧水,走过以《爱莲说》里的诗句命名的“不染亭”和“清涟亭”,我终于忍不住道出了心里的疑惑:“古人作诗多为咏莲,而我们有时叫莲花,有时又叫荷花,两者到底有何不同呢?”
这可算问对人了,导游很轻松地回答我:“事实上,莲花就是荷花,是同一种植物,但由于睡莲的关系,才使人们容易误解。从形状来看,睡莲的叶子是不完全封闭的圆形,呈V字形缺口,表面光滑;荷花的叶则是完全封闭的圆形,表面有绒毛。荷花的花和叶都高离水面,亭亭玉立;而睡莲的花叶多浮在水面上,娇柔妩媚。荷花一身都是宝,从花、茎、莲子、莲蓬、莲藕都可食用,但花期只限于夏天;睡莲只利用它的花朵制作睡莲花茶、香水,而且一年四季都开花!”
听完讲解,我豁然开朗。原来,莲花在佛教与印度教中,还是“神圣与不灭”的象征呢,我也好想做个“口吐莲花”的女子呢!
我们从码头登上船,来到二层甲板上,凭栏远眺,顿时有一种天高地远的感觉。一时心神都浸润在碧水红荷的浩渺广阔中,心情随着那层层叠叠绵延无尽的红荷变得欢快舒畅,身体随着那船儿在微风中轻盈摇曳。
远处荷花丛中不时地显露出一个由几棵树、一大片芦苇环绕的中心小岛。湖上有悠闲自在的麻鸭,还有一闪而过的燕鸥。作为“飞远冠军”,燕鸥可以不费力地从南极洲飞到遥远的北极洲,它们能不远万里飞到这里定居,定然是被微山湖的美景所吸引。不过真心希望船舷上会有几尾四鼻鲤鱼一跃而起,好来应合我们欣赏美景的心情。
行走在这和谐自然的水彩画里,我们的船和人儿都成了湖景的点缀。真正的主角是那面积达12万亩的“花中仙子”—荷花所构成的荷塘美景,只见这些荷花在湖面上迎风摇曳。这时候好想做一个采莲女,荡着小船,唱着歌儿,穿行在荷花丛中,去领悟“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荷韵禅心。可是我们的船离荷花还有远远的一段距离,只好怀着“不可亵玩”的敬慕之意远观了。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船上的美女导游清脆悠扬的歌声在湖面上飘扬开来。在歌声中,我们登上了盘龙岛。它是滕州红荷湿地景区湖上第一大岛群,岛上芦苇茂盛,花木扶疏,栈道蜿蜒回环,曲径通幽。在《铁道游击队》外景拍摄地一小李庄,我们参观了观岛亭、芦苇迷宫、好汉亭等景点,感觉这次红色之旅确实不虚此行。
盘龙岛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此驻晔并求诊而得名。为纪念此事,于问诊处建了御诊阁。阁高十二米,八柱八角,飞檐式架构,双层彩绘。循梯登楼,极目远眺,湖波浩渺,尽收眼底,是观赏荷花的绝佳之处。这美景让我不由自主地吟起《岳阳楼记》里的诗句来:“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各处风景也许类似,又确有各自的不同,重要的是观赏风景的心情和由此而引发的强烈共鸣。
山、岛、森林、湖面、渔船、芦苇荡,自然而又洒脱,美丽而又神秘。我伸出双手,好想融入这和谐而又统一的画面里。又低头冥想,闭目祈祷:让我来生做一株荷吧,不为遗世独立,只愿如凌波仙子般拂风踏浪,轻盈洒脱!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xji202513103.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