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乡村的风筝人
作者: 詹仲贤晚餐过后,我都会带外甥女朵朵到婺源县文化广场徒步游玩。一天,朵朵跑累后停下休息,抬起头看向天空时惊奇地说道:“阿公,看!天上有一只好大的风筝,好漂亮啊!”
我们仰望天空,看到广场的上空飞翔着一只特大的风筝,特像一条巨龙。龙首闪闪发光,周身五彩斑斓,翱翔于蓝天之上,时而蜿蜒蠕动,时而昂首直冲云霄,时而俯冲翻腾,龙尾翩斑游动。恰好这时也有人在玩无人机,无人机闪着红光在“巨龙”四周游走盘旋,似要死皮赖脸地对“巨龙”俯首称臣,而“巨龙”始终昂首翱翔。
“朵朵,我们去找一下放风筝的人,好不好?他太厉害了!”
我在龙柱周围的高平台上发现了放风筝的人。他看上去五十多岁,戴一顶黑色的鹅舌帽,一米七左右。只见他正在操控这只风筝,时而聚精会神,时而悠闲自在。我们来到他身边,和他闲聊起来。
“大哥风筝放得真好!是哪个乡的人啊?大哥贵姓?”
大哥说:“免贵姓刘,我是南昌人,不是婺源人,在这里工作,就喜欢上了婺源。这是中国最美乡村,生态环境好。”“大哥放风筝几年了?”“近二十年了,没有其他的爱好,不打麻将,不参加其他活动,只爱好风筝,放风筝已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了,只要有风,我就来放风筝。”“那您是高手了!放风筝益处多多。”“只是爱好,放风筝时,昂首仰望天空,心胸开阔,也不会得颈椎病。”他把“得”字的音拉得很长很长,又去把玩他的宝贝了…
一天晚上,我照样带朵朵来到文化广场游玩,但这天没有一丝风,广场上空没有一只风筝,我们却在龙柱边的台阶旁碰到刘大哥,他带好了各种装备,准备放风筝。
“今晚没有风,没法儿放风筝。”“这辆电动车好漂亮啊!”朵朵像发现了新大陆,惊奇地喊道。我顺着朵朵喊声看去,看到一辆特别的电动车,电动车上装饰了各种各样的饰品,从车头到车尾,贴满了各种小风车、小动物、小水果,可爱极了,车头一面小国旗特别显眼。这些饰品只要有风就会发光,可以想象电动车开动时,是何等风光靓丽,夺人眼球!
“刘大哥,这电动车是您的吗?”我好奇地问。“是我买给女儿的,我本想让她也来婺源工作,所以把电动车装扮一新,但她执意要回南昌,电动车就我骑了。”“您这辆电动车太精致了!晚上骑在街上肯定很拉风吧!”“今晚没有风,放不了风筝,刘大哥就给我们讲讲放风筝的感受吧!”刘大哥说,他家里风筝有几十种,转盘有三四十个,堆满了房间的一角,各式各样的风筝都有,大的有三十多米长,还有的晚上能发光。开始是网上买的,现在都是自己做,主要材料就是竹片和锡箔,做起来很容易。他说,放风筝最主要的是操控力度,就像开汽车,新手开车时遇到紧急情况就会手忙脚乱,而高手开车时,能够精准地控制车速、方向、挡位,人和车已经融为一体,和谐稳定。
放风筝,牵得过死,就限制了风筝的自由;放得过长,风筝又容易一头栽下来。怎么做到既“牵而不死”,又“放而不乱”呢?这就要把握好度,这个“度”就是刘大哥所说的操控力度,刘大哥有时同时放飞三到五个风筝也游刃有余。我想,凡事皆有度,凡事都须把握度。教师和家长教育孩子时要把握好度,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搞经济建设更要把握好度,不能一哄而起盲目过度投资;青年学生也要注意把握好度,做到劳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
风筝悠悠,思绪也随之飘荡。在这广袤天地间,人们放飞的不只是风筝,是心底的希望,更是习近平总书记2025年新年贺词说的:“这些朴实的愿望,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让它带着美好期许,越飞越高,向着远方,与风共舞,同白云嬉戏,融入这无边的蓝天,融入我们这和谐的社会。
在蓝天,在风中,刘大哥的风筝将越飞越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xji202513119.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