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微篇小说)
作者: 孙逗黎芩溜达到小区门口,抬眼看见自家楼下那里聚集着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她本能地站住脚,想再去马路边上溜达一会儿。可还未转身,小区门打开了,门卫乔师傅从窗户里探出头,朝黎芩笑着打招呼:“黎老师,您回来了。”
门卫乔师傅老家在农村,种着好好的地,儿子上了大学,在市里安了家,有了孩子,他就被带到这里照顾孙子。孙子上了中学,不用他照顾了,老家的地也流转给别人了,他就在这里找了个门口值班的工作。
黎芩退休后在附近的郊区承包了一块庄稼地。她自小生长在城里,对种地一点儿都不懂,为把这块庄稼地侍弄好,就常向乔师傅请教。乔师傅很感动,见到黎芩,就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所以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看见黎芩出去、回来,不等黎芩自己刷脸识别,他就会急忙用遥控器把小区门给打开。
“回来了。谢谢乔师傅。”黎芩微笑着向乔师傅点点头。她走进了小区。
不出意外,走到自家楼下,又得和几个老人闲聊几句。应该说是回复他们几句。
“孩子过节也没回来?”一个老太太伸过头,用探询的目光望着她。
不等黎芩回答,另一个老太太同情地说:“你说说,这孩子出门工作离家太远了回来就是不方便,一万多里地呢,这光在路上就得耽误不少工夫。”
黎芩自然地微笑着,说:“远是远点儿,不过还行吧。儿媳生了二孩,刚出月子,说是要回来,我没让。过节在哪里不是过?儿子还要上班,就那几天假,来回折腾什么啊?”
“是啊。你家儿媳生二孩了啊,那你这当婆婆的怎么不去伺候?让老公公在那里,不大合适吧?”穿红衣服的老太太说完这几句话,撇撇嘴,摇摇头。
“就是啊,你这当婆婆的,怎么不去照顾儿媳月子啊?生的是孙子还是孙女?楼上楼下的住着,也没有听你提前说啊。”同楼住着的赵老太太说道。
“生的是孙女。儿媳坐月子,我那亲家两口子都去了,儿媳有他们照顾着,我也放心。我老伴负责照顾大孙子,他们也忙得过来了。我呢,喜欢清静,他们也都知道,人多了一闹腾,我心脏受不了。”黎芩说着,穿过她们中间,径直上楼了。她家在四楼,她想赶紧回家躺一会儿。
“好福气!小黎命真好!”
“是啊,小黎这不用费心费力的,孙子孙女都有了。”
“孙子孙女还是谁带的跟谁亲,常年连个面都不见,保不准孙子孙女都不认识她呢。”
“认识不认识的,血缘在那里摆着呢。我当年要是不帮着带我那俩孙子,也不会累得落下这一身病,还搭上养老钱。我要是像小黎这样就好了!”
黎芩都退休了,应该叫老黎了,可在这几个年纪比她大一些的人眼里,她还是小黎。
黎芩开了门,在玄关处换好了鞋和家居服,直接进了卧室。她拉上窗帘,躺到了床上,紧闭着眼,她的泪还是冲出眼皮,流了出来。她要是真的还是小黎该多好!小黎,小黎,那时,她是名副其实的小黎,儿子还没有长大,更没有娶妻生子,老伴还年轻。他们一家三口生活在一起,不是天天大鱼大肉,只是偶然饭桌上有肉,全家都能吃得香甜。
随着儿子的长大,黎芩终究成了老黎。尤其是在单位里,她成了名副其实的老黎。成了老黎的黎芩把儿子培养成了名牌大学生,儿子毕业后留在上大学的那座城市,娶了那里土生土长的媳妇,生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那时她还没有退休,老伴因辞职创业早就没有了工作,正好去儿子那里照看孙子。
那一年的春节,儿子开车,拉着父亲、媳妇和才会走路的孩子回这里跟黎芩过团圆年,车才开出一千多里地,在高速上就出了车祸。车上的四个人当场就没了性命。
黎芩独自去那里办理了一切后事。
回到这里,她屏蔽了那里曾经发生的一切。或者说,她用一块布把那曾经发生的一切,都小心地包裹起来,她更小心地把自己也藏了起来。她躲在家里,反锁着门,拉严家里所有的窗帘。她藏啊藏啊,把那一切都藏好了,抹净了脸上的泪,拉开了家里所有的窗帘,和先前一样走出家门。买菜、散步,和以往一样,重复着日子,重复着生活。
遇到相识的邻里问她“失踪”这些时日的过往,她微笑着说:“去儿子那里过节了。”
问她暴瘦的原因,她依然微笑,说:“水土不服。”
她在郊区承包的那块菜地,种玉米,种白菜,还种萝卜。她用铁锨一下又一下地翻着那块不大的土地,播种和收获着年年岁岁、日日夜夜、分分秒秒,只为抹淡失去亲人的忧伤。
这个世界,这座城,满眼皆是人,可再没有一个她熟悉的影子了。
【作者简介】孙逗,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现任河北省文联《民间故事选刊》杂志社副主编。
责任编辑 蓝雅萍
特邀编辑 张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