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影归期
作者: 文香婵纵观古今,城市总是依水而建,人类文明总是依水而兴。河南省南阳市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这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河流众多。众多河流孕育了独特的楚风汉韵文化,也刻上了城市文明进步无法磨灭的印记,并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听闻唐河复航工程开工的消息,我就一直期待着能到现场看看,亲身感受新时代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铿锵脚步。
刚一到唐河复航工程现场——唐河县郭滩镇施工现场,我就被宏大的建设工程震撼到了。听工作人员说,唐河复航一期项目水台子枢纽工程泄水闸闸墩已封顶,郭滩枢纽船闸闸底板已完成施工,泄水闸已实现通水。目前,水台子和郭滩两大枢纽工程已基本完成主体建设,进入附属设施、航道整治和港口建设阶段。“什么时候能通航?”“项目计划2025年6月底前具备通航条件,年底力争试通航。”一问一答间,唐河通航后的前景在我眼前明朗起来。
要认识唐河恢复通航的当下意义,就有必要对历史上唐河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有所了解。
唐河古称沘水、比水等,清代时因河流纵贯古唐州地而得名。唐河位于南阳盆地东部,属于长江流域汉水水系,其上游赵河与潘河发源于伏牛山南麓方城县,两河在社旗县合流后称唐河。唐河穿行于社旗、唐河、新野等县之间,向下游至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时,与从南阳市奔流而下的白河交汇后称“唐白河”,再向南至张家湾后注入汉水。
唐河支流众多,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就有26条。因此,在陆地交通落后的过去,唐河一直是中原地区南北运输的重要通道,也是“南船北马、百货总集”的水陆转运码头。据载,秦汉时期,唐河已形成“西通武关、郧关,东南受汉、江、淮,推汉引唐白河,三方是通”的水陆并用的交通网。唐代时期,唐河为南北漕粮水运枢纽;明清时,又逐渐形成了以白河、唐河、湍河为主干的水路网和以“方城路”“三鸦路”“商洛路”等古道为主干的陆路网。过去,茶叶是南北货物交流的大宗商品,唐河水道是必经之路,也是集散地。由于担当起南北漕粮要道的作用,唐河更是显赫古今。清乾隆三年,河南巡抚尹会一曾说:“臣查河南素称产麦之区,遂有山西大商大贾挟其厚资,乘麦收价贱之时在于唐河各码头集镇广收麦石。”《源潭镇志》写道:“清和民国时期,(源潭)输出以小麦、大豆、芝麻油为大宗,以唐河航运为主,牛车、手推车、肩挑为辅。民国时期,源潭镇粮行众多,从业人百号。由于紧靠唐河,水运便利,粮食交易尤为兴盛。唐河境内帆船将境内粮食、棉花、油品及土副产品南运至老河口、襄樊、武汉,然后又将南方工业产品运抵境内或直上唐州、宛城、赊店、方城等地,盛时帆船达千只。”民国时期出版的《湖北实业月刊》卷二记载:“在唐河汉水交汇处张家湾,每年交易额为:黄豆二十万担,小麦、芝麻二十万担,其他杂粮约三百万担,棉花交易尤盛。”此时,张家湾已有商街十一巷,粮行二十四家,棉行十一家,可见当时唐白河下游的张家湾粮食贸易有多红火。那时候,唐河河里桅杆如林,河边号子声震天,码头商行货栈密集。唐河上游的赊店古镇处于水陆两路要地,南来的商人楫溯唐河到赊店,又通过陆路到开封、洛阳;北往的则可以顺唐河水而下直达汉水。因而,赊店古镇是当时南北物资的汇集处和交易地,也是万里茶道的重要物流节点,后逐步发展为豫西南的商贸重镇。
凭借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唐河,这条往昔重要的舟楫物流通道,兴盛繁荣了沿河的多个集镇,孕育催生了两岸的文化和经济发展。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唐河两岸定居。唐河县境内有多处仰韶、屈家岭文化遗址,《诗经》中亦有王者封邑于此的记载。数千年的社会发展,使唐河两岸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历史文化,泗洲古塔、山陕会馆、文笔峰塔等多处文物遗迹留存至今。只不过,几十年来,随着陆地交通的高速发展,快捷的陆路运输模式逐步替代了水运,唐河与许多内陆河流一样,从辉煌走向落寞,从黄金水道变为一条普通的河流。
站在郭滩镇简陋的老桥上看工地,已具雏形的新桥显得巍峨壮观。待新桥建成,老桥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抚摸着饱经沧桑的老桥,我一时间思绪万千。新老更替本身就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老桥曾经承载着两岸的交通往来和经济发展,而正在建设中的唐河复航工程,将让新桥去见证唐河在新时代通航的风采:唐河复航工程将恢复和提升唐河的航运能力,唐河也将重新成为连接河南、湖北两省的黄金水道。
在河南省内河航道与港口总体布局“一纵三横九支”规划中,唐河复航工程是重要的“一纵”。唐河复航工程项目建成接入汉江后,可通达长江干线航道,形成河南省又一“通江达海”新水道。这一航运水路将与南阳日益完善的公路、铁路网相连接,补齐豫西南立体交通短板,大幅降低进出口货物的物流成本,推动江汉平原、南阳盆地及方城、社旗、新野等沿县农工商产业带的发展,大力优化流域内的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
据介绍,此项工程全长128公里,途经新野、唐河、社旗等县及湖北省襄阳市,规划从襄阳崔家营水利枢纽开始,向上游修建5座梯级水利枢纽,回水181公里到社旗县城,形成渠化航道。工程标准为四级航道,可通500吨级船舶,适用于客货船和驳船运输。唐河复航工程的建成,将使南阳地区乃至整个中原地区依托汉江、长江实现“通江达海”,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旅游开发。
“通江达海”——唐河县,一个不沿江、不临海的小县城,却勾勒并逐步实现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复航工程,让我思之心潮澎湃,更何况此时此刻,我正目睹着唐河复航工程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通达则地盛,地盛则繁华。唐河复航带来的将不只是繁华的水道,更是唐河及整个南阳市的发展布局。
离开时,我们一边回望,一边憧憬着不久的将来唐河复航后百舸争流的繁忙景象。同行的人都说:下次再来郭滩,可要先从唐河县城坐船,顺流而下,两岸的自然风光必能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