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策略与流程

作者: 韩安东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策略与流程0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963(2025)05-0003-03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大单元教学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多数语文教师认可并运用。作为单元教学的延续和补充的单元作业也应有效对接大单元教学的要求。在单元教学目标指引下,教师应确立单元作业目标,设计单元作业内容,实施单元持续性评价,从而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一、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现状

首先,设计目标呈现孤立化、碎片化。单元教学是推动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有力举措,单元目标是开展单元教学的指南。高中语文单元教学能否顺利形成闭环,发挥其提高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语文教师对单元作业的认知和重视程度。然而,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忽略了单元作业的定位,在作业环节过分注重课堂作业、单篇课文作业,把作业重点放在对单篇文章基础知识的训练巩固上,以此应对考试。忽略单元目标,缺乏作业设计单元目标意识,无视作业的单元整体性,将语文作业定位为一节课、单篇文章巩固知识的“附庸”,导致作业的设计目标呈现孤立化、碎片化的结果。

其次,作业形式呈现单一性、封闭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基础、学习需求、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带来了教学的个性化需求。新时代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应关注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体验,并据此为学生定制个性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后作业,使学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通道。然而,部分教师布置的作业仍是形式单一、封闭。单一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业形式多以配套教辅为主;二是多以书面作业为主。以市朝阳区为例,学生大多使用的是《目标与检测》,部分教师无视学生差异,不加选择、不会拓展。作业形式的封闭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完成作业的流程上。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单独批改—学生独自订正。单一性、封闭性带来的问题是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剥夺了学生的合作性学习机会。

第三,作业内容呈现机械性、重复性。部分语文教师将语文课异化成“背、抄、默”三位一体的“背多分”学科,作业形式仅为抄写、刷题、背诵,忽视了口语表达、情境应用等多种作业内容样式。结果是作业内容单调乏味,缺乏思维含量,降低了学生完成作业的欲望,淡化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这些问题导致了作业设计与核心素养下的大单元教学之间的脱节,使得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未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基于此,教师应对当前作业现状进行深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单元作业设计方案,以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二、高中语文单元作业的优势

首先,对接核心素养,提高核心素养。新课标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文化知识,关注语文能力提升,归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基于此,新的语文教学模式应以传授学生语文知识为起点,以语言为抓手,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审美鉴赏、文化素养等语文能力为进阶,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旨归。

语文单元作业的设计相比传统作业更具整体性、系统性、层级性。学生通过单元作业的训练体验,不仅能融会贯通本单元知识,实现单元知识体系的构建,还能借助语文单元作业的层级性和递进性,实现逻辑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同时,单元作业的多样性、丰富性及情境体验性,又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审美体验和深刻的文化浸染。可见,核心素养的培育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单元作业设计必然精准对接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期提高其核心素养。

其次,落实单元教学目标,补阙单元教学目标。作业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是落实单元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设置的单元教学目标和单元作业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即“教一学—评”流程目标一致,并且形成闭环。

理想状态的教学与作业状态应将单元教学目标细化为课时、单篇、多篇教学目标,相应的三个细化目标又通过课时、单篇、多篇作业目标来对应实现。课时、单篇、多篇作业目标整合,达成单元作业目标。最终,单元教学目标通过单元作业目标落实、检测,单元作业目标以单元教学目标为旨归。

在实际操作中,从单元教学目标到传统作业目标,只能保证较大程度上的传递与实现。因为部分单元教学目标很难在传统作业目标中实现,如参观访学、口语交际、读书演讲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单元作业中解决。更何况还有在传统作业目标中没有包含的课程目标、学段目标、学期目标等,也可根据学科要求,通过单元作业来体现。单元作业弥补了传统作业的空白和不足,是单元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与单元教学目标高度一致,又相互关联,形成互补,有机融合,共同达成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这是大单元教学理念下的作业观

第三,把握单元主题,注重知识构建。单元教学打破了题材限制,重构了主题单元,而单元主题恰是单元作业设计的中心。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完整的学习主题,教师在单元作业的整体设计时要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只有紧扣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单元作业才能统摄单元学习内容和单元学习任务,真正发挥语文单元作业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的功效,进而实现单元目标落地。

单元教学强调教学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深刻性,同时,注重对教材内容的整合和重构,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以更好地培育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单元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全方位多角度、以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参与课堂学习。在此背景下,教师依据围绕单元主题,统整单元篇章、设置单元情境,编制单元作业,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构建。

三、高中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策略与流程

(一)设计策略

从学科核心素养角度审视作业,就是立足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解构单元教学目标,细化落实为单元作业目标,把握单元作业特点,丰富作业形式,把作业这一学习活动全程贯穿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作业设计应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针对性、适应性、系统性、创新性、实践性等原则。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yszy20250501.pd原版全文

1.针对性原则。是指在目标上,坚持学科素养导向,精准对接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是制定单元作业目标的依据,教师要将教学的课程目标、单元目标与单元作业目标系统化。单元作业目标不是各个课时或者单篇文章作业目标的累加,而是单元教学目标的延伸与落实,应包括语文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的培养,体现审美意识与文化素养等。要准确把握作业目标素养维度,注重情境的真实性,精准对接单元教学目标,避免作业目标的重复与缺失。

2.适应性原则。要求作业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相匹配。任务难度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设置,确保不至于过易或过难,建议采用分层作业设计,分别设置基础、提升、拓展三类任务,能够覆盖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发展。在学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时,笔者设置了三个梯度的作业,具体如下:

基础类:案例分享,2023年、2024年反转新闻典型案例。要求讲述条理清楚,反转处分析明白。提升类:总结近两年反转新闻案例的共性特征,分析其危害。拓展类:挖掘虚假新闻大行其道背后的深层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

基础类作业主要考查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提升类作业在前者基础上,加入对概括与分析能力的考查。从作业完成情况看,有一半学生能总结出此类虚假新闻的共性无价值,占空间、占时间,影响我们判断等特点与危害。而拓展类题目只有 10% 的学生能深刻挖掘此类信息的本质共性:对弱者的同情、对恶行的痛恨、对正义的声援、对不仁者的敌意,而这些恰是人类的情感母题。

3.系统性原则。强调作业应该与整体课程目标相协调。每个单元的作业设计应明确其在知识体系、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作用,确保每项作业都能服务于核心素养的提升,做到内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作业类型应多样化,涵盖阅读理解、写作、口语表达及其他综合性任务,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4.创新性原则。体现在作业设计中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创新实践。设计较为开放的作业任务,让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选择表现形式,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例如,引入项目化学习,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跨学科的综合性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实践性原则。强调作业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将课堂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设计与社会、生活相关的作业,如调查研究、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学习的价值,强化其学习动机。

(二)设计流程

单元作业设计流程包括设计原则、实施步骤。模型的设计旨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将单元教学的目标细化落地(如图1)。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策略与流程1
图1单元作业设计流程图

上述模型以单元教学目标导向为出发点,采用“五步曲”,即明确单元教学目标、确定单元作业目标、设计单元作业内容、确定单元作业形式、收集批改作业数据。以课程标准、研读教材、关注学情为思维抓手,厘清单元教学与作业目标的关系,采用借鉴、改编、原创等多种方式,设计作业内容。在确定单元作业形式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通过收集批改作业数据关注教学中学生存在的共性、个性问题,进而在后期教学中针对性查漏补缺。

单元作业的设计与应用不仅关乎学生的课后知识巩固,而且关系到单元教学目标的落地生根。因此,它是核心素养在实际教学中的更深层次应用。因为学习的本质不是听过,不是学过,不是练过,学习的本质是经历与体验,是触动与共鸣,是好奇与思考。因此,层进式、系统性、情境化单元作业设计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落到实处,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对语文保持兴趣,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未知永葆好奇。

参考文献:

[1]黄玲.在单元作业设计中落实育人价值[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23(8):95-9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张宇菲.单元统整视角下高中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探究: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作业设计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3,24(12):24-26.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2022YB085]

作者简介:韩安东(1977一),男,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学语文核心素养下单元教学、情境化教学设计与实施。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yszy20250501.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