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之友2025年第5期

语文教学之友

语文教学之友2025年第5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本刊1981年1月创刊,河北省教育厅主管,廊坊师范学院主办,本刊服务于中等以上学校的语文教学,始终严格遵循贴近教学,为师生提供教学参考的办学宗旨,努力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

目录

观察思考 |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策略与流程

摘要: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单元作业设计与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相结合。大单元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语文作业设计有效解决了传统语文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在单元作业设计过程中应注重针对性、适应性、系统性、创新性、实践性等原则,采用“五步曲”,解构单元教学...

观察思考 | OBE视域下师范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育人模式探究

摘要:OBE教育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的责任感、使命感,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的“和合...

教学视点 | 初中语文跨学科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

摘要:新课标强调初中语文跨学科融合学习。以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教学为例,以语文学科为基础,探讨如何跨越多个学科进行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旨在引导学生在跨学科活动课的实践中,有效联结课堂内外、拓宽能力培养和知识运用;在真实情境中开展创造...

教学视点 | 品语悟理 以情感人

摘要:在“立德树人”理念全面深化的背景下,语文教学应突出育人价值,让德育落到实处。诗言志,文陈情,聚焦学生对优秀作品的感知,促使学生体验其中不同的人生追求,感受作者传达的人生哲理,在品语悟理中逐步升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并将正确的观念内化于...

教研之页 | 高中语文教材典型女性形象的价值表达与教学路径

摘要:利用Nvivo软件进行量化分析,以统编版高中语文课本中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根据词频检索分析,发现教材注重将女性形象的家庭化与社会性相结合,用象征手法和主动语态建构女性形象。分析教材选文的育人价值:以时代精神打破女性人物刻板印象,以女性...

教研之页 | 大语文”理念下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路径研究

摘要:在“大语文”理念下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路径,主要从拓展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探讨,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效策略,以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教研之页 | 以问题驱动为导向的高中语文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多数语文教师“重”学生应试技巧的训练,“轻”学生深度学习的引导。结合教学实践,基于问题驱动法,从设计语文联想迁移式问题、细节比较式问题、情境投射式问题等方面探究高中语文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以期启发、引导学生开展深层...

阅读研究 | 想象,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质增效

摘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道德品质。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在头脑中建立鲜活的形象和场景,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通过分析想象在初中语文...

阅读研究 | 深耕细研,群文阅读教学组文之我见

摘要:群文阅读教学的悄然出现,有力推动了阅读教学的广泛化和深入化。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组文成群是关键。依托课文,树立群文阅读教学意识,构建大单元教学观;围绕不同议题进行自主选材,搭建群文阅读教学平台,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教材研讨 | 一字寓褒贬

摘要:《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说理文,采用传记的常见写法,从郭橐驼的名字由来、乡里职业、本领特长写起。其中“故乡人号之‘驼””中的“驼”与“亦自谓‘橐驼’云”中的“橐驼”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二者的形象意义与感情意义需要学生在文本细读中认真品味...

教材研讨 | 统编版语文教材文言文主题重探

摘要:长期以来教师讲授《卖油翁》一文的主题时大多停留在熟能生巧或戒骄戒躁的表层概括上,这样的处理具有片面性。《卖油翁》主题的分析应将文本置于单元教学中,探究更加全面、丰富的主题内涵。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编者的意图,分析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和动作,...

作文教学 | 提炼课文说理模式 助力“思辨性表达”写作

摘要:在《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一文中,作者遵循“针对具体现实提出观点——界定概念确立说理起点——虚拟论敌深化意义阐述——由表及里探究深层本质——读者意识扩大价值作用”的说理架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仿写活动,提升学生写作的逻辑性和规范性...

作文教学 | 指向“元文本”的高中作文情境化教学研究

摘要:教师于情境中引导学生模仿并创新元文本,能极大拓宽学生的写作视野与素材库。同时,深度解读元文本,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洞察力与思维敏锐度。教师巧妙勾连不同元文本,让学生在比较与联系中锤炼逻辑推演,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记叙文与议论文的写作水平。...

说词论句 | “欲饮琵琶马上催”语义辨析

摘要:唐代王翰的《凉州词》中“欲饮琵琶马上催”一句的解释在学界一直存有争议,其争议点主要集中在“催”字的用法上。通过考证琵琶在唐诗中的意象特点、《凉州词》一诗的表现手法以及王翰的人生经历、诗风等,对“催”字的含义作出判断,并对“欲饮琵琶马上...

说词论句 | 简析因“对”字而产生的歧义

摘要:小说《围城》里“范小姐对鸿渐的道谢冷淡得不应该”一句容易引发歧义。因为文中的“对”字会让人产生两种不同的解读。一种将其理解为“向”,表示范小姐给鸿渐道谢;另一种将其理解为“对待”,表示鸿渐给范小姐道谢。从现代汉语语法展开分析,可以明确...

说词论句 | “独惭康乐”,自谦耶,自傲耶?

摘要:将“吾人咏歌,独惭康乐”之“独”译为“唯独”“只有”,将“独惭康乐”译为“唯独我不能和谢康乐相比而感到羞愧”是不妥的,这不符合李白的性格。此时与堂弟进行家族宴饮的李白没有自谦的理由,将其理解为李白的自谦语与下文用语不协调。“吾人咏歌,...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