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教材文言文主题重探
作者: 陈梦毅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963(2025)05-0034-03
《卖油翁》选自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著的《归田录(卷一)》,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故事。故事篇幅短小,作者通过简洁的人物对话和动作描写,刻画了两个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引人深思。历来教师分析《卖油翁》一文的主题大多停留在熟能生巧或戒骄戒躁的层面,讲授这篇课文时,需要引领学生感悟文章中蕴含的哲理
一、质疑:主题片面,理据不足
(一)“熟能生巧”论
“熟能生巧”是《卖油翁》一文公认的主旨,这种观点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值得商榷
熟能生巧的依据。首先文中用了较长的篇幅详细描写卖油翁倒油的整个过程,选取了“取”“置”“覆”“酌”等一系列动词,动作连贯,把整个舀油、放壶、倒油的过程表现得流畅自如,而且倒完油之后,盖在葫芦上的铜钱可以保证不被油打湿。众所周知,葫芦的口已经很小了,再把铜钱放置在葫芦口上,从葫芦上方往葫芦里倒油,可见难度非同一般。卖油翁如此一套娴熟的操作,着实令人咋舌,不可谓不巧。其次,卖油翁的两句话需要去关注,第一句是陈尧咨质问卖油翁“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面对质问,卖油翁回答道:“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对于陈尧咨的射术得出的结论仅是“但手熟尔”。卖油翁认为陈尧咨的射箭水平仅仅是熟练罢了。随后,卖油翁在一系列娴熟的倒油展示之后,同样说“惟手熟尔”,卖油翁对自己的倒油的技术也持有同样的观点,反复练习,才能达到如此超群的倒油水平。
熟能生巧的片面性。从表面来看,熟能生巧的主题确实有一定的依据,但仔细分析却发现这种结论无法站稳脚跟。首先,射箭和倒油是完全不同的两项工作,倒油的难度和射箭的难度不能相提并论,二者不具备可比性。射箭需要复杂的动作配合,包含了站立、举弓、开弓、撒放和收势等一系列动作,需要身体具备高超的一致性、稳定性和协调性,这是倒油所无法相比的。箭靶的距离通常为数十米到上百米不等,箭会受风向、风速等一系列外界不可控因素制约,这远远比倒油困难得多。其次,北宋历来有重文轻武的传统,高超的射术无法引起他人的称赞,甚至连卖油翁之类的贩夫走卒也对陈尧咨高超的射术不以为意,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卖油翁轻视陈尧咨的射术也就不足为奇了。另外,所有事情只要反复练习就能成功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不是任何事情只要勤奋就能成功的,一个人的天资、悟性甚至是身体条件等这些因素也同样重要。所以说“熟”并不一定能够生巧,简单重复不能成功,只有建立在不断反思或者创造的基础上的反复训练才有可能真正地成功。
由此可见,如此浅显的道理,作者欧阳修一定明白,显然卖油翁的观点并不是作者欧阳修想要表达的观点。
(二)“戒骄戒躁”论
“戒骄戒躁"的表面依据。文章开篇便以“自矜”一词将陈尧咨进行了人物限定,“自矜”的意思是自夸,这个词本身有贬义的情感,可见作者欧阳修对陈尧咨持有的贬义态度显而易见。陈尧咨在园子里射箭时,面对卖油翁略显冷淡的反应,他便对卖油翁进行诘问:“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两句反问,语气比较重,表现出了陈尧咨面对别人对自己射箭水平没有大加赞赏时的不满。“汝”这个称呼更加凸显了陈尧咨的生气。一般情况下“汝”多用来称呼晚辈和后辈,陈尧咨面对作为长者的卖油翁使用“汝”来进行称呼,显然是不符合正常的礼仪规范的。作为文武双全的北宋官员,陈尧咨不可能不知道这些基本的礼仪规范,显然这是对卖油翁的轻视,更是对卖油翁表达不满。如果说这时陈尧咨还本着读书人和官员的身份,尽量保持克制的话,当听完卖油翁说“无他,但手熟尔。”陈尧咨已经无法克制,“忿然日”表现了陈尧咨已经彻底爆发,对卖油翁由诘问转为怒斥。陈尧咨对卖油翁斥责道“尔安敢轻吾射!”“尔”一般用于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的称呼,最开始的时候,陈尧咨还在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此刻的陈尧咨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无法得到别人的认可,就变得怒不可遏,甚至跟一个寂寂无名的卖油老翁都要大动肝火,陈尧咨的骄横傲慢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戒骄戒躁”的片面性。作者虽然刻画了陈尧咨骄横傲慢的形象,看似是对陈尧咨持否定态度,然而卖油翁的表现也谈不上谦逊。陈尧咨在园子里射箭,不能说百发百中,但至少射箭的水平还是比较高的,而卖油翁却“睨之久而不去。”“睨之”是指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显然卖油翁并没有被陈尧咨精湛的射术打动,反而觉得陈尧咨射箭能够十中八九没什么了不起,紧接着“但微颔之”更说明卖油翁认为陈尧咨的射箭水平虽然不错,但没有什么难度,只要像他倒油一样,次数多了便可以提高技术水平。特别是“微”这个字把卖油翁自负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显然,作者塑造的卖油翁也有自傲自负的特点,所谓“戒骄戒躁”的主题并不能完全成立。
二、建构:主题重探,定位本旨
(一)紧扣单元导语,探究单元主题
《卖油翁》选编在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这一单元导语中指出:“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他们身上又常常具有优秀品格,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其实,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活得精彩,抵达某种人生的境界。”在作者欧阳修笔下,卖油翁并非十全十美,他有自傲的缺点,也有面对权贵不卑不亢的闪光点。卖油翁地位卑微,甚至没有人在意他确切的姓名,卖油翁为何敢对陈尧咨的射术指指点点,单纯靠勇气和胆量显然是不够的。陈尧咨历任翰林学士、武信军节度使等职,可谓文武兼备,人中俊杰,其人“性刚戾”,曾“用刑残急,数有杖死”,可见陈尧咨可不是能够轻易任人拿捏的。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术不以为意,更是激怒了陈尧咨,为何最后陈尧咨对卖油翁只是“笑而遣之”,卖油翁得以“虎口脱险”,其最重要的原因是陈尧咨为卖油翁高超的倒油技术所折服,这正表现了小人物的光辉。
(二)还原母本,挖掘作者意图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yszy20250512.pd原版全文
《卖油翁》在选入教材时,原文删掉了最后一句“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这句的意思是这与庄子所讲的“庖丁解牛”“轮扁斫轮”的故事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应该寻找“庖丁解牛”“轮扁斫轮”和“卖油翁”这三则故事的相同点。“庖丁解牛”讲的是厨师庖丁和梁惠王之间的故事。梁惠王看完庖丁娴熟的解牛操作之后,赞叹道“嘻,善哉!技盖至此乎?”最终被庖丁的解牛技术折服。“轮扁斫轮”讲的是轮扁和齐桓公之间的故事,面对轮扁对齐桓公读书的质疑,齐桓公则威胁轮扁“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这样的齐桓公是何等的骄横霸道,随后也不得不被轮扁说服。“卖油翁”讲的是卖油翁和陈康肃公之间的故事,纵然卖油翁表现出的不以为意让陈康肃公很生气,但最终看到卖油翁娴熟的倒油技术之后,将卖油翁打发走了。显而易见,三则故事的主角分别是厨子、木匠和卖油翁,身份卑微,是十足的小人物。他们面对权贵时表现得宠辱不惊,在各自的工作上有足够娴熟的技术,最后都让位尊权高者从心里叹服,这表现了小人物的精彩。对母文本还原之后,就能够揣摩到作者的写作意图了。
三、实践:落实语言,把握主旨
(一)从题目切入,关注编者意图
《卖油翁》选自欧阳修《归田录(卷一)》,在《归田录》自序中讲:“《归田录》者,朝廷之遗事,史官之所不记,与夫士大夫笑谈之馀而可录者,录之以备闲居之览也。”这篇文章并非独立的文本,没有题目,而是出自欧阳修的《归田录》的一个片段。叶圣陶、郭绍虞、周予同、覃必陶合编的《开明新编国文读本》收入这篇短文时,取名为《卖油翁》,题目是编者加上的。有学者依此分析《归田录》记录的主体是朝廷王公大臣的轶事,叙述重点应该是陈尧咨,显然这种分析忽略了编者意图,也与单元主题不甚相符。
(二)品读卖油翁之不变,感悟卖油翁之光辉
卖油翁从站在园子里观看陈尧咨射箭开始,就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状态。一般地位卑微的走卒贩夫怎么敢有如此表现,“睨”这个字更是活灵活现地表现出卖油翁的内心世界,陈尧咨的射术固然精湛,但在卖油翁看来没什么特别值得惊奇的地方。接着,面对陈尧咨的诘问,卖油翁依然表现出一种无所畏惧的态度,更是指出自己不以为意的原因是“无他”,卖油翁压根就觉得即便射术挺高,但没什么奥妙可言。陈尧咨被彻底激怒之后,卖油翁更是用一系列娴熟的倒油动作予以回击。并且悠闲自得地说没什么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罢了,这是一种让人语塞的回应。从头至尾,卖油翁表现得淡定、冷静、机智、从容,这些恰恰反映的是小人物的光辉。
(三)揣摩“笑而遣之”,挖掘“笑”的深层原因
面对卖油翁如此“反常”的行为举止,陈尧咨也是万万没有想到结果会是如此。如果卖油翁只是单纯地挑畔,那陈尧咨反倒是更好处理了,一顿辱骂甚至乱棍赶走都行,毕竟陈尧咨其人“性刚戾”。可这时的陈尧咨很可能觉得卖油翁讲得没什么道理,可偏偏一时间找不出漏洞,并且观看完卖油翁置葫芦倒油之后,被卖油翁高超的倒油技术震撼,有一种拳头打在棉花上的感觉。此处的“笑”既有对卖油翁无理之理的无奈,更有对卖油翁技术的佩服,只能一笑了之,把卖油翁打发走了。
综上所述,《卖油翁》一文的主题绝非单一的熟能生巧或是戒骄戒躁,应将单篇课文置于单元整体教学之中,文本的主题才能更丰富、更全面。小人物也能绽放大光彩,以及小人物如何才能绽放光辉,这才是需要传递给学生的内容,不卑不亢的态度、过硬的本领,这些才能让普通人活得精彩,活出自己的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1]张存平《卖油翁》主旨刍议[J].中学语文教学,2018(6):56-58.
[2]吴申道.从“卖油翁”的不平凡看《卖油翁》的真正主题[J].学语文,2019(4):36-38.
[3]郭跃辉《卖油翁》“笑而遣之”再解读[J].语文学习,2020(5):42-45.
[4]王秀华.陈尧咨果真傲慢无理了吗:《卖油翁》备课有感[J].语文教学之友,2024,43(3):40-4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山市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基于逆向设计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C2022121】
作者简介:陈梦毅(1990一),男,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文本解读、语文教学。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yszy20250512.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