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英语听说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作者: 黄作勋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5)11-0095-04
语言能力是英语新课标中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达成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四大核心素养的基础,其中便要求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听,即学生在实际交流的过程中可以清晰地明白他人所传递的内容,从而实现信息的有效摄人;说,即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可以准确地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而获得他人的认可等。这是英语学科工具性特点得以体现的关键。可见,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不仅仅是落实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更是切实地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内容,从而体现英语学科的实用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为此,教师需要探究提升学生听说能力的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重要性
(一)推动英语教学模式的优化
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受传统考核机制的影响,教师习惯于以基础性的知识教学为主,且关注学生在书面考核中是否可以取得理想的成绩,并未关注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学模式一直比较单一、陈旧。而当下随着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需要根据听说能力的培养目标来优化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案,同时,还需要开发对应的听说教学课程。这一系列活动的优化都能进一步地推动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优化,助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促进教师专业知识、技能的提升
在不同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对人才的定义和需求会发生变化,因此,教师的育人方法、育人目标也会发生变化。如各行各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英语口语能力,还需要具备扎实的文化底蕴,以及对其他学科、其他领域中的内容有所了解,并可以运用英语来进行表达。为此,教师在听说环节的教学过程中,应具备跨学科教学的意识,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学科思维,提升他们的综合表达能力。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发展,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同样得到了发展。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教学情境设计形式化
教学情境一直是教学中的重要构成元素,是知识依附的载体,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具体的语境,以在实际生活中可以进行语境的迁移,知道在什么样的语境下去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来进行交流和表达。然而,在教材中,以及教师重新设计的教学情境中,元素都是比较单一的,缺乏系统性,并不利于学生进行系统性的交流,导致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只能进行简短的交流,难以开展深入的讨论,这会影响他们自信心的建立。
如在有关旅游的文章教学中,可能只是简单地展示了风景照片,介绍其地理位置和具体的景象,但是并未涉及订票、旅游路线和住房预订等情境。这使得整体的教学情境形式化,不具有系统性。
(二)合作学习任务分配不科学
英语交流是需要学生之间进行合作的,通过实际交流和信息的交互,学生才能知道自己的听说能力处于什么样的水平,进而寻找改进的方法,同时,这也是学生思维品质得以发展和提升的重要路径。为此,在英语教学中,设计合作类的学习活动是不可或缺的。然而,由于学生的成长背景有所不同,他们在英语学习上可能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如英语知识储备、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学习兴趣等。而在一个学习小组中,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的部分学生会存在“搭便车”的情况,并未真实地参与到合作探究中,将影响教学活动的整体教学效果。为此,如何设计合作类探究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获得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三)缺乏实用性的校本课程
英语新课标中要求教学应体现其实践性和综合性,要将英语知识的学习同社会各个领域建立紧密的联系,从而让学生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这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为此,在听说能力的培养中,要增强语言交流的实用性,教师就需要设计贴合生活实际的内容,以让学生进行日常化的训练,从而逐步提升听说能力。然而当下的英语教材编写中,关于学生听说练习的内容比较少,且缺乏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内容,导致学生积累的实用性英语知识匮乏,且缺乏深度交流的语境。
(四)教学资源的陈旧、单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网络用语,以及新的行业兴起,这些内容都应成为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然而,教材的编写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并不能实时地反映社会的发展现状。此外,在以往的教学资源的汇编过程中,可能以纸质的资料为主,导致学生缺乏进行听说练习的多元化渠道,或者是这些资源比较陈旧、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为此,在数字化背景下,教师应探索构建教学资源库的新路径,以及为学生提供进行听说练习的新渠道。
(五)教学评价有待优化
英语新课标中要求当下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业质量和其他综合素养的发展情况,即教师在落实结果性评价的过程中,还需要有效落实形成性评价,以发现学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进而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学习方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也是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然而,受传统教育理念和考核机制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仍旧习惯于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并未对学生的整体学习表现进行评价,且在评价的过程中,以教师的评价为主,学生、学生家长以及其他社会群体并未参与进来,使得教学评价的内容不够客观、全面。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英语听说能力提升策略
(一)结合生活实际,设计系统的教学情境
语言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模仿的过程,模仿真实语境下人们的对话,通过模仿摄入基础的语言知识,后续再基于交流的需要来进行复杂的转化,从而不断地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为此,在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过程中,就需要为学生创设进行模仿的条件。教学情境的设计就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将学生不熟悉的生活场景搬运到课堂上,从而让学生进行模仿学习,以拓宽视野,加深他们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进而了解各个细节,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基于不同的环节来组织语言,从而更流畅地进行表达。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jlt20251126.pd原版全文
且在当下的教学环境中,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软件走进课堂,为教师引入真实的生活场景,或者是制作有趣的情境课件提供了技术保障。可以帮助教师基于教学内容来营造更加立体、真实的情境,从而有助于增加学生的体验感,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提升教学效果。为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突破教材的局限,为学生设计系统的学习情境,使其在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可以积累更多的语言知识。
以仁爱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2KeepingHealthy"的教学为例,本单元中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各种疾病的表达方式,以及知道如何询问他人的身体是否健康,并给出科学的建议。
这一生活情境应该延伸至医院,并具体到对应的挂号流程、看病流程等,以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感到身体不适时,可以基于学习的内容来进行咨询,从而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为此,在这一单元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各种媒介来展示现代化的医院看病流程是什么,并让学生知晓不同的疾病应该挂什么科。这样的情境将充分体现这一章节知识的实用性,从而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语言知识。同时,学生还需要拓展其他的内容,以不断地丰富表达的内容。如拨打120寻求救援时需要具体报备自己的姓名、居住地址、不舒服的身体部位等(Myname is ×× and I live in ×× Myheartisnotfeelingwell andIcan'twalknow.Ihaveno strength.)。在咨询室询问时:我应该挂什么科,看诊室要怎么走?(What department should I go to.How canIget to the consultation room?)这些内容更具有实用性。
(二)结合班级学生学情,合理设计合作活动
听、说都是信息交流过程中的具体行为,为此,要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师就需要为学生的实际交流创造条件,以突破传统的单一的以阅读资料为主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与更多的人进行实际交流。这是学生思维得到发展、语言能力得以提升的关键。尤其是在我国缺乏英语语境的大环境下,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口语练习十分重要。在真实的交流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执行能力和交流能力都将得到同步发展,从而促进他们综合素养的提升,为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也是当下教学中教师要落实的教育目标,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使其在脱离英语课堂后,也可以自发地进行英语学习和口语训练,从而实现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助力学生英语能力的不断提升。为此,教师要基于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来设计合作类的学习活动,并引导他们进行合理分工,以找到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的作用,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逐步建立说英语的自信。
如仁爱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2KeepingHealthy”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的活动。学生将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病人、家属、护士以及医生等角色。在前期,他们需要共同研究剧本,确定剧情大概,然后将内容翻译成英语文本,并进行对话训练。后续,他们需要在脱稿的情况下进行演绎。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可以发展听说能力,其表演能力也可以得到发展。通过这样的演示活动,教师可以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听说能力发展水平,从而为他们提供建议。
(三)挖掘生活资源,开发实用性的校本课程
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兴趣爱好的教学内容将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并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其自发地进行深度学习。且英语新课标中要求教学要体现时代特征,并将统一化教学和个性化教学进行有效统一,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关键,而编写校本课程、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料可以有效落实这一要求。为此,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师就需要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点,如学生的校园生活、学生群体中比较流行的文化等。将其进行整合,编写成对应的讨论话题,或者是听说资料,以供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而学生作为使用者,教师还应通过问卷调查和采访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在听说训练方面的问题,以在编写教材时,可以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训练指导。
以仁爱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7FoodFestival"的教学为例,核心教学目标向学生介绍不同的节日文化,包括其发展起源以及文化价值等。为此,学生应具备迁移知识和技能的意识,运用本单元中的内容去介绍更多的优秀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乞巧节以及国庆节等。为此,教师可以研究学校当地独特的节日风俗,将其汇编成英语资料,以供学生进行了解,并鼓励学生去探究更多独特的民俗文化,并在课堂中进行展示。此外,学校还会定期举行一些艺术活动等,教师同样可以将这样的生活素材编写成英语资料,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语言去介绍日常生活的能力。
(四)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数字化资源库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的资料形式更加地多元化。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渠道搜集优秀的教育资源,以弥补自身的不足,让学生接受更优越的教学。另一方面,英语的学习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不仅仅聚焦于英语课堂上,还应该拓展至课外的时空。只有保持连贯的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才可以得以稳步提升。为此,为了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教师就需要优化学习资料的形式,如数字化资源的挖掘和整合,学生通过智能设备就可以获取,从而进行学习,不用再携带纸质资料。数字化资源包括各种英语广播、英语学习网站、学习学习软件等,学生可以基于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进行学习。
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借助智慧学习平台、学习软件来进行听说训练,这些平台中具有智能检测的功能,可以基于学生的训练来给出对应的评价和打分,并为其推送针对性的训练资料。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平台还将定期更新资料,如当下的时事热点等,从而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而初中学生缺乏运用数字化技术来学习的意识,为此,教师务必要重视对学生的科学引导。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jlt20251126.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