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游戏中有效建构师幼互动的策略研究
作者: 钱钰21世纪以来,教育模式不断地更新,在这种变革的影响下,作为幼儿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幼儿园教育也出现更多的教学模式,其中区域游戏逐渐成为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区域游戏中,幼儿实现自主选择和探索,在实践中积累了经验,进一步地发展出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然而,区域游戏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师幼之间的互动。在互动过程中,教师能够观察幼儿的行为,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及时提供支持和指导;幼儿则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更好地理解游戏内容,获得更多学习机会。有研究表明,有效的师幼互动能够在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积极性的同时,在游戏中引导幼儿深入思考和学习。因此,如何在区域游戏中构建有效的师幼互动,成为幼儿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区域游戏与师幼互动的理论基础
区域游戏是一种幼儿园教学活动形式,其目的在于通过划分特定区域供幼儿自主选择和参与游戏,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通常而言,区域游戏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是自主性,幼儿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自由选择游戏内容和活动伙伴,这种自主性促进了幼儿的探索欲和学习动机,使其在游戏中体验到更大的自由和满足;二是多样性,区域游戏提供多种材料和活动内容,如角色扮演区、建构区、艺术区和科学探索区等,这些不同的环境可以满足幼儿不同的发展需求;三是灵活性,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水平,灵活调整游戏材料和活动设计,来支持不同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这些显著的特点让区域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认知发展:在探索和尝试下,幼儿将在区域游戏中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形成初步的思维模式和问题解决能力。(2)增强社交能力:幼儿在游戏中必然要与同伴进行互动,而这一过程会增强幼儿合作与沟通的能力,发展出必需的社交技能。(3)激发创造力:各区域中所含有的多样游戏材料和开放的游戏环境会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师幼互动能够为幼儿的未来教育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通过互动,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灵活性。有研究表明,积极的师幼互动能显著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数学能力,且良好的师幼互动有助于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增强幼儿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进而促进他们的情感健康发展。还有研究表明,与教师建立信任关系的幼儿,自信心更强,情绪更稳定。这也使师幼互动成为幼儿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师幼互动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经验主动建构理论。该理论认为,幼儿基于自身的感知、思考和行动,主动与环境互动,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皮亚杰强调,幼儿是主动学习者,他们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在不断的探索和尝试下,形成对世界的理解。另一个相关理论是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其强调社会互动在认知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维果斯基认为,基于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幼儿可以在“最近发展区”内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达到更高的认知水平。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所做出的引导和支持对这一目的的达成是至关重要的,关系到幼儿未来的发展。这些理论共同强调了师幼互动对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价值,指出教师要做的不应只是知识的传递者,更要作为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
二、当前区域游戏中师幼互动的现状与挑战
在当代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中,区域游戏已成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现实幼儿园的相关实践中,师幼互动的有效开展仍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许多教师认识到了师幼互动的重要性,积极地融入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并以观察和引导来提升幼儿的学习体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越来越重视个性化指导,努力根据每个幼儿的兴趣和发展水平提供量身定制的支持,使得区域游戏成为幼儿欢乐的源泉,也成为重要的学习平台。
然而,这些积极的发展并不能掩盖实际操作中所存在的部分问题。其中互动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参与方式,而这一点恰恰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部分教师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定位不够明确,导致互动质量参差不齐。有些教师因缺乏自信或经验,在过程中仅充当观察者,未能及时给予幼儿必要的指导和支持。这种参与不足常常使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感到迷茫,无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相对地,另一种极端现象则是过度干预。教师过多地介入和指导虽然出于善意的角度,却可能无意中限制了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幼儿园的幼儿一般会听从教师的话,这样的过度参与很容易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到受限,失去探索和创新的机会。因此,如何在不剥夺幼儿自主性的前提下有效引导,是教师亟须解决的问题。
这些挑战虽然表明的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现状,但这些表现也体现出改善区域游戏中的师幼互动的必要性。师幼互动的质量直接影响幼儿的认知、情感和社交发展。只有在有效的互动下,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游戏内容,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而且面对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幼儿需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来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这其中涉及如何与幼儿互动,还包括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创造出有效的教育环境。因此,提高区域游戏中师幼互动的质量不仅是提升幼儿教育效果的关键,也是应对未来教育挑战的必要准备。只有有效地提高师幼互动的质量,才能够更好地支持幼儿的发展,实现教育目标。这种改善的目的在于提高幼儿园的整体教学水平,为幼儿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使他们在充满支持与挑战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三、区域游戏中的师幼互动策略提出
基于上文的分析探讨,在区域游戏中构建有效的师幼互动,关键点就在于创造一个支持幼儿自主探索和学习的环境。
(一)创设丰富多样的游戏环境与材料
在幼儿教育中,游戏环境与材料的设计和选择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一个多样化且灵活的游戏环境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并且还能满足其不同的发展需求。教师应从多方面着手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一个成功的游戏环境需要包括不同主题的游戏区域。这些区域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水平进行设计,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符合自己兴趣的活动空间。比如角色扮演区可以设置成家庭、医院或商店的场景,供幼儿通过扮演不同角色来体验和学习社会行为和规则;科学探索区则可以提供简单的实验材料,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理解自然现象和科学概念。在环境的基础上,材料的选择同样需要慎重考虑。教师应提供各种功能和用途的材料,涵盖积木、模型、绘画工具、拼图、自然物品等。这些材料的选取原则要适合幼儿的小手操作,并具有安全性和多样性,可以保证在安全的基础上激发出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根据不同材料的操作和组合,幼儿就可以在游戏中构建自己的经验,发展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为了保持新鲜感和吸引力,幼儿园要进行定期更新和更换这些游戏材料。教师要做的就是根据不同的主题和季节变化,提供相应的新材料。在秋季主题中,可以增加落叶、松果等自然材料,增强幼儿对季节变化的感知和理解。为了评估环境和材料的有效性,教师要随时观察幼儿在不同区域中的活动表现,收集反馈信息,并根据观察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基于此优化循环改进,教师将做到不断优化游戏环境,保证其对幼儿学习的促进作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jlt20251141.pd原版全文
(二)提供适当的挑战和问题
提供适当的挑战和问题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在区域游戏中,教师也要做出一定改变,可以考虑设计适度的挑战性任务,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成就感和发展新的技能。挑战的设置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发展水平进行适当调整,其标准在于既要让幼儿感到困难又要能够通过努力和思考解决。以建构为例,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搭建某种特定的结构,比如桥梁或者塔楼等建筑结构,但只允许其使用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积木,这样的任务就可以做到既锻炼了幼儿的空间认知能力,又提高了其解决问题的技巧。还有另一种方式就是设置开放性问题,这类问题没有固定答案,那就可以鼓励幼儿进行自主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可以提出问题,例如:“你认为这个建筑如何才能更稳固?”或“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让小球滚得更快吗?”基于这样的提问,教师就可以在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帮助他们练习推理和逻辑分析的能力。而为了支持幼儿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探索,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反馈。教师可以观察幼儿在遇到困难时的表现,及时提供提示或建议,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然后教师也要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合作,以团队讨论和共同努力解决挑战,从而增强其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积极的反馈与肯定
众所周知,积极的反馈和具体的赞扬能够有效增强幼儿自信心和学习动机,在游戏中,教师应要做到时刻关注幼儿的努力和进步,及时地给予正面反馈。增强幼儿的自我价值感,并激励他们进一步探索和尝试。反馈要做到及时且具体,能让幼儿立即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被认可,从而增加他们的积极情绪。当幼儿在拼图活动中成功地找到合适的拼图块时,教师可以说:“你很用心地找到了这个拼图块的位置,做得很好!”这种具体的反馈在指出了幼儿努力所在的同时,也帮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进步。而且反馈的目的不要仅仅关注结果,更要重视幼儿的努力过程。教师要做的就是肯定幼儿在游戏中所展示的坚持和创造性。当幼儿在建构活动中反复尝试不同的方法时,教师可以说:“我注意到你尝试了很多种搭建方法,这种坚持和创造性很棒!”这样的反馈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自我效能感,认为自己的努力是有价值的,并且激励他们继续探索。
(四)尊重和倾听幼儿的想法
在区域游戏中,教师应在互动中更多关注幼儿的表达,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策,让幼儿感受到被重视和支持。教师可以随时询问和聆听,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在建构游戏中,教师可以问:“你打算用什么材料来建造这个房子?”或“还有什么想法可以让游戏更有趣?”这些开放性问题将激发幼儿的主动性,鼓励他们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尊重幼儿意见的前提下,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想法,结合他们的反馈信息调整游戏的设计和互动策略。这种互动方式能够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意见被重视,这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当幼儿被允许自主决定游戏规则或活动方式时,他们必然会更加投人并积极参与,增强对活动的控制感和自信心。最为重要的是,尊重和倾听幼儿的意见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决策能力和责任感。基于鼓励幼儿参与游戏规则的制订和修改,教师可以更精准且便捷地帮助他们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和合作的价值,提升幼儿的自主性,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到更多的责任感。
(五)灵活的教师角色
在区域游戏中,教师的角色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以更加灵活多变的角色适应幼儿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游戏情境的动态发展。教师要做的是知识的传递者、幼儿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在不同的游戏阶段,教师要及时灵活转换角色,以最大限度地支持幼儿的探索和成长。
1.作为观察者和支持者
在幼儿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扮演观察者和支持者的角色。作为观察者,教师应当保持一定的距离,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选择和表现。这种观察不是消极地旁观,而是积极地关注,利用观察识别幼儿的兴趣、难点和发展需求。作为支持者,教师需要提供适时的帮助和指导。当幼儿在建构游戏中遇到技术困难时,教师可以轻声询问或给予提示:“这个结构好像不太稳固,你觉得怎样可以让它更稳定呢?”这样的支持将能帮助幼儿克服当前的困难,引导他们进行反思和改进。
2.作为引导者和示范者
在某些情况下,幼儿可能需要更多的引导以继续前进。这时,教师应从其他角色转换为引导者和示范者的角色,以提问、建议和示范等非间接的方式帮助幼儿突破难点。教师可以通过设问来引导幼儿思考:“你想要尝试把这个积木放在上面吗?看看会发生什么。”利用这样的提问激发幼儿的思考,鼓励他们自主尝试和解决问题。而在此过程中,示范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这种策略尤其适用于幼儿需要具体操作指导时。教师可以示范某些技术或操作步骤,帮助幼儿获得新的技能和经验。
灵活转换角色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判断力。教师要做到能够根据幼儿的反应和游戏进展,迅速调整自己的角色和互动方式。这种灵活性要求教师对幼儿发展阶段和学习风格有深人的了解,能够识别出哪些情境需要更多支持,哪些情境需要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才能够为幼儿创造一个更具支持性和启发性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在游戏中获得发展和成长。
四、结论
区域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学习环境,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然而,游戏的教育潜力只有在有效的师幼互动中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本研究中所提出的以创设丰富多样的游戏环境与材料、提供适当的挑战和问题、积极地反馈与肯定、尊重和倾听幼儿的想法,以及灵活转换教师角色为主的多种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师幼互动的质量。这些策略一方面能够帮助教师提升专业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更深刻的学习体验。基于对幼儿自主探索和表达的鼓励,教师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责任感,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这些互动策略也有助于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增强幼儿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在未来的实践中,幼儿园教师应不断反思和改进互动方式,以更好地适应幼儿的发展需求,支持他们在充满挑战与乐趣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马子晴,郝梦冉.中班幼儿对区域游戏的选择偏好研究—以A幼儿园为例[J].教育进展,2024,14(4):1111-1119.
[2]浦静娴.深度学习视域下幼儿区域游戏的实践探究[J].早期教育(幼教·教育教学),2024(4):50-51.
[3]吴益波.探寻区域游戏新路径的三大法宝[J].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24(5):39-41.
[4]次仁曲珍.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幼儿自主性的培养分析[J].传奇故事,2024(1):13-14.
[5]梁婧.《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引领下的师幼互动指导策略[J].教育界,2024(14):125-127.
[6]蒋烨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角下幼儿园乡土游戏的特征与实践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3(6):97-100.
[7]张放.社会文化理论用于二语读写教学的新尝试—《第二语言读写教学法:社会文化理论视角》评介[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4,7(1):86-89.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jlt20251141.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