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孟娜在当前教育领域,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语文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内在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阅读能力、人文素养等多个方面。这些核心素养不仅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深远影响,更是其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对其今后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深入开展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尤为重要。
然而,审视当下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状况,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互割裂,未能形成有机整体,导致学生难以将阅读中积累的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同时,部分教学方式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等。鉴于此,深入探究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旨在为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开辟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
一、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探究的理论支撑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依据新课标要求,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紧密相连、相辅相成。语言建构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能够准确、流畅地表达思想;思维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文化传承促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审美创造则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和创造美。这四个维度共同构成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机整体,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导向。
(二)读写结合的理论基础
叶圣陶先生提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的观点,深刻揭示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内在联系。阅读是知识输入的过程,通过广泛阅读,学生能够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学习多样的写作手法;而写作则是知识输出的环节,是对阅读成果的综合运用。二者协同发展,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充分说明了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围绕读写结合展开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诸多研究表明,有效的读写结合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综合素养。然而,现存问题也不容忽视,如部分教学设计呈现碎片化特征,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未能充分发挥读写结合的最大效能。
二、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以读促写,构建语言支架
通过对经典文本的精读,引导学生深度剖析文本中的描写手法,并进行仿写练习,从而构建起坚实的语言支架。以《草房子》片段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仔细研读文本中对人物形象、环境等方面的描写,提取其中的写作技巧,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环境烘托等手法。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仿写训练。某小学实验班采用“摘录—仿写—创作”三步法开展教学实践,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通过专业的评估工具和数据分析发现,学生作文的生动性提升了35%,充分证明了这一策略的有效性。
(二)以写带读,深化文本理解
设计“预测式写作”活动,通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而带动其阅读积极性,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如在教学《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前文内容,续写故事结局。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主动思考故事的发展逻辑、人物特点等因素。完成续写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比原文,分析原文中伏笔设置的技巧。这一过程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项目化学习整合读写能力
开展“班级月刊创作”项目,让学生分组完成从采访、撰稿到编辑的全流程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采访收集素材,可以锻炼信息获取和沟通能力;撰稿环节学生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创作,有助于提升写作能力;编辑工作则促使学生对文章进行修改和完善,有助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某校的实践数据显示,项目化学习使85%的学生主动增加了课外阅读量,表明该策略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现读写能力的有机整合。
三、读写结合教学的实施建议与反思
(一)教师角色转型
在读写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设计者。这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文本解读能力,深入挖掘教材文本中的读写结合点;同时,增强活动策划能力,设计富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读写学习中。
(二)差异化教学
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应提供“读写可视化工具”,如思维导图、写作模板等。这些工具能够帮助学困生梳理知识结构,明确写作思路,逐步提高他们的读写能力,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取得进步。
(三)技术赋能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利用AI作文批改系统实现个性化反馈。该系统能够快速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指出语法错误、语句不通顺等问题,并提供针对性地修改建议。这不仅能节约教师大量的批改时间,使教师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教学指导中,还能让学生及时获得反馈,促进其写作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读写结合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显著成效,能够有力地促进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地。通过以读促写、以写带读以及项目化学习等策略的实施,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了协同发展。展望未来,相关研究可进一步探索跨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将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同时,加强家校共育的深度与广度,形成学校、家庭共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良好局面,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