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频发,竟是便便“迷路”进了阑尾

作者: 朱嘉琪 刘敏

你知道“羊屎便”吗?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干结且呈粒状石头样的“羊屎便”除了增加如厕的痛苦,对日常生活可能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殊不知,“羊屎便”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如果不加以重视,长此以往,可能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致命的后果。

50多岁的田大叔被反复发作的中上腹疼痛困扰了十多年,做了很多项检查都没找到病因,按照功能性胃肠病治疗,口服了很多药物,都没有得到根治,仍会反复发作。近2个月来,他的下腹疼痛较之前明显加重,久久不能缓解,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在家人的陪同下,他去医院完善腹部的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结果显示有阑尾粪石。这正是他腹痛频发的致病“元凶”。

阑尾粪石到底是啥

阑尾粪石是阑尾腔内积存的长时间无法排出的食物残渣或异物,经过长时间沉积和钙化后,形成的类似于石头般的坚硬物质。正常情况下,进入阑尾腔内的粪渣、食物残渣等异物可以经过肠蠕动自动排入肠腔内,但也存在肠内容物掉入阑尾腔内无法排出的情况,并因此形成阑尾粪石,堵塞阑尾管腔。

一旦形成阑尾粪石,轻则持续腹痛,重则诱发阑尾炎,甚至坏疽。阑尾具有参与体内免疫调节及调节肠道菌群的功能,阑尾粪石梗阻会刺激胃肠神经,会造成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及腹痛等胃肠炎症状,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阑尾粪石易堵塞阑尾腔,阑尾腔一旦梗阻,可使管腔内容物积存,内压增高,同时使细菌、毒素在阑尾末端不断生长繁殖、积累,最终导致阑尾充血、水肿,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急性阑尾炎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坏疽、穿孔,甚至危及生命。

很多人认为,阑尾是无用的器官,就算患上阑尾炎,也可以“一切了之”。事实上,阑尾并不是无用的器官,它含有大量的淋巴组织,发挥着重要的免疫功能。阑尾中储存了大量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当肠道内菌群紊乱时,阑尾会将这些有益菌释放出来,维护肠道微生物的平衡。阑尾切除术可能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如克罗恩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胆结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

形成阑尾粪石,该如何处理

单纯的阑尾粪石若不诱发炎症,可以暂时不用处理,有较小的概率可以被自然排出。然而,如果粪石堵塞阑尾腔,出现右下腹痛及局部压痛、反跳痛,并伴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同时存在寒战、发热等,就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根据消化专科医生的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传统的治疗方案有以下2种。

(1)保守治疗: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疗及对症治疗。不过,保守治疗可能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甚至可能会引发阑尾化脓、坏疽、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2)外科手术:①传统的开腹手术,技术非常成熟、效果显著;②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适用于惧怕手术、身体情况差,以及存在手术禁忌证的患者。

治疗阑尾粪石有新方法

在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下,超声引导内镜下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以其独特的优势,为阑尾炎患者带来了更为精准、安全、高效的治疗体验。在无痛麻醉的全程保障下,医生通过电子肠镜经患者的肛门逆行至阑尾开口处,然后在超声引导下利用导丝、导管、支架、取石球囊等辅助工具,对阑尾腔进行冲洗、扩张及粪石取出等治疗。这种治疗方式有以下优点。

实时观察,精准评估与治疗:借助超声的引导,医生能够在内镜下实时、清晰地观察阑尾腔内的具体情况。这种直视下的观察方式,使得医生能够更加准确地对病情进行评估,并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无论是阑尾腔内的炎症程度、病变范围,还是其他潜在问题,都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明确。

保留完整阑尾,降低手术风险: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该治疗术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保留完整的阑尾及其功能。同时,由于手术方式的微创性,外科手术的风险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术后疼痛即缓解,恢复快速:术后患者能够立即感受到疼痛的缓解,恢复速度也大大加快。无需经历漫长的恢复期,患者能够更快地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

全程直视操作,安全无创:整个治疗过程在消化内镜的直视下进行,确保了手术的高安全性。没有创口,不会产生瘢痕,不仅美观,还大大降低了感染风险。

适用人群广泛,特殊人群也可受益:这种内镜下治疗的方式适用于大多数人,包括低龄儿童、孕妇、备孕的特殊人群等。其微创、安全、高效的特点,为这些特殊人群提供了更为理想的治疗选择。

阑尾粪石,该从“源头”上注意

阑尾粪石的形成,除了自身的器质性因素,大多与不良生活习惯、长期便秘等因素有关。因此,若想预防阑尾粪石的形成,应该从“源头”上注意。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期调整饮食结构,注意饮食卫生。吃饭时要荤素搭配,不要暴饮暴食,更不要狼吞虎咽。叶片较多的食物,一定要清洗干净,避免吃进食物上残留的沙子、木屑等异物。

避免过量或空腹食用容易产生粪石的食物。例如,柿子、山楂中含有大量的鞣酸,容易使食物凝结成团;竹笋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难以被人体消化。

饭后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如跳绳、打球、跑步等,否则可能导致肠内容物掉入阑尾腔内,从而形成阑尾粪石。

多喝水、多运动,避免久坐,有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和排便。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发现有便意时应该及时排便,不要憋着。若有长期便秘的问题,需要及时就医,寻求合适的治疗方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