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98岁的妈妈做养老“搭子”
作者: 杜江茜 刘雨薇做好每一件事,过好每一天,在这种心态下,每天都值得期待。
刚刚63岁的梁建伟没有刻意计划过自己的退休生活。但当他和母亲结束了五天四夜的邮轮行,两人拖着箱子晃晃悠悠回到成都,看到小区里的银杏叶变黄,絮叨着年底可以去一处温暖的海边时,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和妈妈已是名副其实的养老“搭子”了。
“我们都喜欢热闹,喜欢耍。”梁建伟说这话时,他的母亲丁文渊正带着乒乓球拍准备出门。老太太身上有种旺盛的生命力,98岁的年纪,还保持着每天至少7000步的运动量。退休前,她在大学里教体育;退休后,她已然是成都“民间体坛”的常青树。79岁那年,她甚至在“Wilson”杯成都第16届业余网球公开赛中捧回了女子老年组亚军奖杯。
这对母子一起参加各种比赛,包括网球、羽毛球;也一起去过很多地方,包括平原、山野和海边。他们从不忌讳谈离别。“别人都说,妈妈能活到120岁、130岁。”梁建伟话音未落,一旁的丁文渊就接过话茬儿:“想不到那么久。我们要活在当下,活好每一天。”
老太太睡眠很好,基本上午9点左右悠悠醒来,然后先在床上做一套“起床运动”:蹬腿、抬手,再起床,选择当日的穿搭。她喜欢各种颜色的围巾,每天都会对着镜子系好花样,之后走到露台上,深呼吸,做一套广播体操。
这时,梁建伟已经起床了。他先准备早餐,然后安静地等着母亲,不催促,不打扰。有时老太太心血来潮,决定自己买菜做饭,母子两人就一起计划中午的菜单。
计划好,母亲斜挂着手机出了门。5分钟后,梁建伟也跟了上去。
梁建伟还是有很多担心。虽然买菜的地方距离小区不足100米,但是毕竟是在大马路边,人多车多。不过梁建伟一般不会打扰,只是默默跟着,看着母亲完成手机支付,提着菜走回家。这是他们的日常,不张扬的关心和适当的距离。当然,吵吵闹闹,也是日常的另一面。
“都是些鸡毛蒜皮。”比如,在厨房,老太太切菜,拿起菜刀就“当当当”麻利地下刀,他会在一旁心惊胆战地提醒:“慢点,慢点,慢点嘛。”一番“兵荒马乱”之后,午饭上桌。
“谢谢妈妈,今天做了一桌好菜。”显然,在提供“情绪价值”上,儿子是“专业”的。
丁文渊很多时候会让梁建伟感到震撼。
梁建伟第一次听到身边人想要捐赠遗体,就是从母亲这里。98岁高龄的丁文渊几乎没有生过大病,到现在都精力充沛。有一天,她很认真地对家人说,自己离世后,不用大操大办,她想把遗体捐给医疗机构,“发挥点最后的价值”。
不过再想想,梁建伟也不觉得意外,毕竟母亲从来就不是一个会被束缚的人,在近百年的人生中,她一直都在坚持做自己。
翻开相册,黑白照片是老太太的青春。年轻时,她梳着两条大辫子,自信骄傲,在学校事事争第一。父母为她定亲后,未婚夫不喜欢她抛头露面,不愿意她去男女混合的高中,感到束手束脚的少女直接登报声明婚约作废。
后来,丁文渊从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今成都体育学院)毕业,经过层层选拔,入选西南区女子篮球代表队。这个爱笑的姑娘和伙伴一起,坐了3天火车,到北京参加全国篮、排球运动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体育赛事。运动会上,她和前来采访的记者一见钟情。
丁文渊热爱自己的事业。从球队退役后,她进入大学教书。退休后,她先是练习羽毛球,后又改练网球。她学习使用智能手机、发微信朋友圈、打网约车、扫码支付。她的衣柜永远整整齐齐,因为她觉得老去的只是身体,而不应该是心理状态。
“坦然地活在当下,应该是妈妈教会我的最重要一课。”梁建伟两年前退休,身体健康,爱好丰富:钢琴、二胡、摄影……于他而言,每天是由很多小事组成的,每一件小事都很重要。“做好每一件事,过好每一天,在这种心态下,每天都值得期待。”
母亲80岁、90岁生日时,梁建伟为母亲制作了两本厚厚的影集。这些年,他还会随时拍摄下母亲的日常,制作成短视频。视频定格了老太太夏天在网球场上的奔跑,蓝天下在邮轮上的舞蹈,还有在陌生城市兴致来了随机加入路边广场舞队的欢笑。在一个爬山的视频中,老太太背着包,回头对着梁建伟挥挥手,喊:“伟伟,快点!”
这是梁建伟觉得最幸福的时候,“朋友们都说,我一个退休老头儿,还有妈妈在身边,被妈妈叫小名,很羡慕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