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高血压,必须调整生活习惯

作者: 马静

合理饮食

民以食为天,合理的饮食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是稳定血压的关键防线。

减盐控钠:盐是高血压的“大敌”。摄入过多盐,体内钠离子浓度升高,会致水分潴留、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日常做菜要严控盐量,酱油、味精等“隐形盐”调味品也要少用,咸菜、腊肉等高盐食品偶尔尝鲜即可,减盐能降压、降心血管疾病风险。

蔬果增钾:蔬菜水果是天然“降压药”,富含钾元素,能促进钠排出,维持钠钾平衡以降压。建议每天至少摄入5份(约500克),颜色越丰富越好,像红苹果、绿菠菜、黄香蕉等。多彩蔬果不仅养眼,还能提供全面营养,多样化摄入利于更好控制血压。

粗细搭配:精米白面口感细腻,但长期大量食用不利血压控制。粗粮如燕麦、糙米等富含膳食纤维,能增饱腹感、减食量、促肠道蠕动、助降压。可将粗粮与细粮搭配,如煮饭加糙米或燕麦,做面包选全麦面粉,兼顾口感与营养,有益血压管理。

选肉有道:高血压患者吃肉要吃对。红肉如猪肉、牛肉脂肪含量高,过量食用易增重、升血压。应选择鱼肉、鸡肉等白肉,尤其是三文鱼、鳕鱼等深海鱼,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血液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利于维持血压稳定。

戒烟限酒:烟叶中有尼古丁和焦油成分,会刺激人们的神经,从而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增高。饮酒同样会刺激交感神经,加快心跳、收缩血管,致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最好戒烟限酒。此外,含大量糖分和添加剂的饮料尽量少喝,它们可能升高血糖、增加体重,间接影响血压控制,不利于健康。

科学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科学合理的运动是降低血压、促进健康的有力法宝。

坚持运动:运动是降压“良药”,需长期坚持。建议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快走、慢跑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选喜欢的项目坚持,让运动成习惯。运动前做好手腕、脚踝等关节热身,防损伤;运动后适当拉伸,帮助肌肉放松,减酸痛,保障运动效果与身体安全。

日常小动作:除规律运动,生活小动作也能降压。工作间隙伸懒腰、活动筋骨,可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看电视时做深呼吸,放松身心、减轻压力;睡前用40~45℃水泡脚15~20分钟,促循环、缓疲劳、助睡眠。长期坚持这些小动作,对降压有一定作用。

适度为宜:运动对调控高血压有积极作用,但需适度,勿盲目追求高强度。剧烈运动会使血压骤升,增加心脑血管意外风险。应根据自身状况制定运动计划,循序渐进增加强度和时间。运动中若出现头晕、心慌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就医,确保运动安全有效。

愉悦心情

情绪就像血压的“遥控器”,良好的心情是稳定血压的内在良方。

减压稳压:长期处于高压状态,血压易悄然上升。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需主动减压。可听音乐舒缓烦躁,阅读好书忘却烦恼,做瑜伽释放压力。每个人应依喜好和情况,找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保持心情愉悦,更好地应对生活挑战,维护血压稳定。

欢笑降压:笑声是最佳“降压药”。开怀大笑时,身体分泌内啡肽等有益激素,能放松身心、缓解紧张、降低血压。

平和控压:高血压患者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遇到事情别急躁。深呼吸,冷静思考,避免情绪过度波动。保持一颗平和的心,血压也会更加稳定。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要学会宽容和包容,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

规律作息

睡眠是身体自我修复和调节的黄金时段,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优质的睡眠更是稳定血压的关键因素。

充足睡眠:睡眠不足导致血压升高。成年人每天至少睡7~8小时,老年人不少于6小时。为保证睡眠质量,睡前可热水泡脚、喝温牛奶助眠,也可听轻柔音乐减压。此外,规律作息,避免咖啡因、酒精,营造安静舒适睡眠环境,均有助于优化睡眠,稳定血压。

优境助眠:卧室环境对睡眠至关重要。要保持安静,可用耳塞或白噪声机屏蔽噪声;保持整洁,减少心理压力。还需良好通风,调节室温。床垫要有良好支撑力,枕头适合睡姿,被子兼顾保暖与透气,依季节选材质。营造舒适睡眠环境,提升睡眠质量,助力健康。

午睡益压:条件允许的话,中午可以小睡一会儿,哪怕是10分钟,也能精神焕发,血压也会更加稳定。但午睡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半小时以内为宜。

定期监测

定期监测与科学管理是高血压防控的“双保险”,只有做到心中有数、应对有方,才能牢牢掌握血压控制的主动权。

备计测压:高血压患者家中应备电子血压计,其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适合家庭监测。每天固定时间测量并记录血压,便于医生了解状况、给出建议。必要时,医生会建议佩戴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设备,以获取全天候血压波动情况,更全面地掌握血压控制效果,助力科学调控血压。

定期体检:高血压患者除定期监测血压,还需全面定期体检,涵盖心电图、血脂、血糖等关键项目。心电图可查心脏电活动,发现心肌肥厚等问题;血脂检查评估胆固醇等水平,揪出血脂异常;血糖检查助早期发现糖尿病。这些检查能及时发现高血压并发症,预防潜在健康问题,守护患者健康。

遵医用药:高血压是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医生开具的药物,要按时按量服用,不要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即使血压降下来了,也不能随意停药,因为停药可能会导致血压反弹,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后果。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复诊,与医生保持沟通,根据血压控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