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脑血管健康,中医也可显身手

作者: 赵博洋

中药:辨证施治,固本培元

药物调理是中医维护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脑血管疾病的病机,主要使用具有以下作用的药物。

活血化淤类:丹参作为活血化淤的经典药材,其有效成分丹参酮能够显著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小板聚集,从而有效预防血栓形成,保障脑血管的通畅。临床上常以丹参片制剂形式服用,但具体用量和疗程需根据个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川芎则以其川芎嗪成分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的特性,成为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的良药,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如四物汤中,川芎发挥活血行气作用,助力气血运行。

平肝潜阳类:天麻作为平肝潜阳的代表,对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头痛等症状有显著缓解作用,同时能够调节神经系统,降低血压,减少高血压对脑血管的损伤。钩藤则通过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扩张外周血管,间接保护脑血管,使用时需注意后下煎煮,以保证药效。

滋补肝肾类:枸杞子富含枸杞多糖等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能够减少自由基对脑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熟地黄则通过滋阴补血、益精填髓,改善机体血液供应,增强免疫力,对肝肾阴虚导致的脑血管老化问题有预防和改善作用。

食疗:药食同源,滋养身心

食疗也是中医维护健康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我们可以为脑血管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促进其健康。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深海鱼油中的ω~3脂肪酸(如EPA和DHA)能够降低血脂,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对脑血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建议每周食用2~3次深海鱼类,如三文鱼、鳕鱼等。核桃也是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和维生素E的优质食品,每天食用2~3个,有助于维持脑血管健康。

活血通络的食材:山楂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血液循环。黑木耳则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能够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这些食材可以通过泡水、制作糕点或烹饪菜肴等方式摄入。

养生功法:动静结合,调和气血

中医养生功法强调动静结合、调和气血,对于维护脑血管健康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太极拳:以其缓慢、连贯的动作和全身放松的要求,成为调节气血运行、促进血液循环的优秀养生功法。通过身体的屈伸、旋转等动作,太极拳能够疏通全身经络,减轻脑血管压力,增强脑血管弹性。建议每周练习3~5次,每次30~60分钟。

八段锦:每组动作都有特定的功效,如“摇头摆尾去心火”能够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气血流通到头部。整套八段锦练习下来,能够平衡人体阴阳,使气血充盈,对大脑血管起到滋养和保护的作用。每天练习1~2次,每次约15~20分钟即可。

穴位按摩:简便易行,随时养护

穴位按摩也是一种简便易行、随时可做的脑血管养护方法。通过按摩特定穴位,我们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缓解身体不适。

太阳穴:按摩太阳穴可以缓解头痛、头晕等症状,促进头部血液循环。用双手食指和中指轻轻按压太阳穴,按压力度以感觉舒适为宜,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20~30圈,每天可按摩2~3次。

风池穴:是调节头部气血的重要穴位。按摩时,用双手拇指按在风池穴上,其余四指固定头部,轻轻按揉,每次按揉3~5分钟,能够起到疏风清热、醒脑开窍的作用,对脑血管健康很有帮助。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